第194章 第一次与大毛交易
作者:田边小草   后娘重生:爸,我妈三天没打我了最新章节     
    张秀花还在琢磨怎么养貂,没想到她很快就有一件貂皮大衣。
    这是1982年的第一场雪。十一月中旬,天地之间陡然变色,根据天气预报,知晓这边有雪,家家户户都开始闭门不出。除了在学校的孩子们没回来。
    继林和珠珠停课了,待在家里烤火。
    张秀花翻着日历。二狗去南方之前告诉她,他往年和大毛的人交易三次。第一次就是第一场雪的月底。
    也就是三天后。张秀花犹豫着要不要去!扛一粮食倒是不多,但是外面冰天雪地,她运过去,不得冻成冰疙瘩?!
    “秀花?秀花?”许春英在外面拍门喊她。
    张秀花打开门栓,风雪灌进屋内。许春英过来告诉她,今天不去送鸡蛋了。
    “雪下得太大,我担心路滑,回头再把鸡蛋给摔碎了。”许春英叹气。
    “好!”
    “现在鸡蛋产量多少?”
    “昨天还是6000,今天估计不到五千。”张秀花喂了大半年鸡,多少也能猜到大概数目。高峰期的时候是十月,最高的一天产量达到8028只鸡蛋。现在外面下雪,鸡冷,下蛋就不那么勤快。
    许春英点头,“等雪化了,一次全运过去。现在冬天,鸡蛋能放住!”
    张秀花笑着点头,“是啊!”
    许春英正要走,突然想起一件事,“绝妹还在卖鸡蛋吗?”
    之前她进城送鸡蛋时,遇到过绝妹叫卖,生意还挺好。要不是她帮忙遮掩,那个拖拉机手估计就认出绝妹了。
    “不卖了。下雪天,她没有厚棉袄,怕冻死,就没敢进城卖鸡蛋。”
    许春英点头,“这孩子心眼可真多。”
    “她生在那样的家,要是没点心眼,估计只有被吃的份!”张秀花倒是能理解绝妹。
    许春英仔细一想,她的话也有道理。
    许春英走后,张秀花决定去碰碰运气。之前二狗跟大毛交易得到的手表质量就很不错。兴许这次她也能碰到好东西。
    于是在月底这天,化雪了,两个孩子恢复上课,她让王二婶帮忙养鸡,自己一个人扛着粮食出家门。
    虽然河不算远,但是在夏天也就十来分钟,她愣是走了四十分钟才到地方。
    她走到二狗所说的地方,果然看到有一个大毛站在那里。
    估计他是从河对面走过来的,也不知二狗怎么会认识他!
    她走过去,打开袋子,露出里面的玉米。用中文解释,二狗没法来了。但是对方根本听不懂。
    他从自己随身带的包里掏出一样东西,递到张秀花面前。
    张秀花摸着这上好的皮子,“哪来的?是不是有人偷偷进深山打猎?”
    这皮衣里面全是毛,以她的见识,更像是紫貂。东北确实有紫貂。三十年后,一件紫貂大衣至少上万。这时候不知道多少钱。
    只是这世上有这么傻的人吗?这么贵的紫貂就换一袋玉米?!
    果不其然是她想多了,对方朝她伸了三根手指,又指了指玉米袋,意思是三袋玉米换这块紫貂。
    因为两人是第一次交易,不像二狗已经有了信任。对方从手指上摘下一颗金戒指。看样子应该是结婚戒指。
    他用手指比划,等粮食全部运过来,她要把金戒指还给他,然后他给他紫貂。
    因为语言不通,对方比划十几次,嘴里叽里呱啦说了一长串,张秀花才听懂。
    张秀花将玉米留在原地,接过他手里的戒指,示意他等等,深一脚浅一脚踩着厚厚的积雪回了家。
    她来回折腾三次才将三袋玉米搬完,然后将金戒指还给他,换回了这个紫貂。
    对比又比划手指,意思是半个月后再来第二次交易。
    他手指着玉米,意思是还要玉米。张秀花担心做“ok”手势对方看不懂,就狂点头。
    她拿着紫貂回到家,越想越觉得这皮毛真不错,棕褐色的毛柔软轻盈,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一点点紫光。
    这点皮毛不够做衣服,但是可以做成围脖。但还是太奢侈了。她不舍得。
    她将这个紫貂毛皮放进空间,想着以后等自己养貂,到时候凑足皮料做件貂皮大衣,那穿了才气派。
    之后的半个月,张秀花又用三袋玉米换回一只狐狸。是的,没错,是狐狸,纯白色的,还活生生的。
    也不知是天冷,还是怎么回事,蜷缩在对方怀里,可怜兮兮的。
    张秀花接过来,顺了顺它的毛皮,拿不准这是野生还是养殖。
    她抱着狐狸回到家,万一是野生的,她暂时先养着,到时候李建国给她弄了一个养殖的狐狸,她将两只狐狸配种,兴许能提高抵抗力。
    她还在盘算,不知不觉走到家后面,被人叫住。
    她寻声望去,原来是绝妹正蹲在她家屋后。
    “你怎么在这?!”张秀花疑惑看着她。
    “我是来告别的。”绝妹踩着厚厚的积雪走到她身边,她看到了张秀花怀里抱的狐狸,也没多问,先开口。
    张秀花疑惑,“这么冷的天,你去哪?”
    “我去南方打工!”绝妹身后背着个包袱,“我弄到了户籍,也攒够了钱。我明年就十五了,他们会给我相看人家。我不能再等下去了。”
    提起这事,张秀花也听王二婶说过,张家三丫头也说了人家。听说彩礼要了两百。男方已经四十岁,比三丫头大了一轮还多。
    这张家为了卖女儿,简直没下线。社员们都在鄙视张家,不愿跟他家来往。
    张秀花怜惜这些姑娘,可她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她叹了口气。
    绝妹朝她鞠了一躬,“多谢张姨帮我。以后我可能不会再回来了。”
    张秀花想说以后打工可能需要身份证,你还是得回来。可是现在第一代身份证还没出来呢。她又将话咽了回去,“那你多保重,在外面一定要小心谨慎。”
    “是!”绝妹转身往河边走。张秀花叫住她,“你怎么去那边?县城在相反的方向。”
    “我不能给他们希望。也不能绝了其他几个姐姐的路。”绝妹回头朝她笑了笑。
    张秀花一头雾水,什么意思?!
    她看着绝妹越走越远,走到河边,放下什么东西又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