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继东回家
作者:田边小草   后娘重生:爸,我妈三天没打我了最新章节     
    有才出了主意,但是招揽生意还得靠珠珠。
    珠珠年纪小,性格也活泼,村里小伙伴比较多。当然最主要的是她得上学,剩余时间得找人帮忙照看。
    很显然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在珠珠和继林身上。
    这两人当中,瑶瑶更愿意选珠珠。倒不是她偏袒偏自己的亲妹妹,而继林做事磨叽。本来放学后就只有一个小时,他还那么磨叽,本钱都捞不回来。
    珠珠为了不辜负姐姐的信任,满村敲着盆宣传。
    于是不到半个小时,全村的小伙伴们都知道这事。
    李建信家的俩小子吵着闹着也要坐雪圈。
    虽然之前瑞瑞把家里的铝盆给坐坏了,但是李建信依旧同意了。
    因为两小子拿积分换坐雪圈的机会。他不可能食言,于是只能掏钱。
    这次雪道更高更长,而且可以用粮食换。孩子们觉得这次更值。于是许多孩子排队过去玩雪圈。
    手里没钱没关系,谁家还没有几个红薯呢。偷偷往兜里揣两个就能玩一次。
    祥祥和瑞瑞很快就将自己好不容易积攒的积分花完了。
    他们倒是想拿红薯,但李建信向来把红薯放地窖。
    那地方孩子进不去。于是祥祥和瑞瑞开始暗搓搓出主意。
    当李建信去供销社卖豆腐时,两个小家伙把家里的毛驴拖出来,后面扎了个爬犁,也学着珠珠的样子满村吆喝坐驴拉爬犁。好处费也是一分一次或者用东西换。
    村里的小孩子们就像过年一样开心。驴拉爬犁沿着村子溜达一圈,只要一分钱或是两个红薯。
    孩子们玩得别提多开心了。
    村里小伙伴的钱是有数的,玩了驴拉爬犁就没钱玩雪圈,珠珠见到这个情况,又气又急。
    张秀花看在眼里,以为她会找那对双胞胎算账。谁知珠珠干了一件让张秀花都为之侧目的事情。
    小家伙让祥祥和瑞瑞和隔壁村招揽生意。带小伙伴过来坐雪圈,她按次给他们好处费。
    两个小家伙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于是他们改变路线,不再沿着村子溜达,而是跑去周家村晃悠一圈,一来一回算是一次。
    这年头小孩子们可玩的项目太少了。
    周家村也没人养驴,看到他们玩驴拉爬犁,周家村的小孩羡慕得不行。问大人要钱,坐上来。
    大一点的孩子,大人直接撒手不管;小点的孩子,大人不放心会跟在后头。
    祥祥和瑞瑞把他们带到有才新堆的滑雪场,看到这边有热闹可玩。这些孩子吵着闹着也想玩。
    滑雪肯定不行,但是雪圈还是值得一坐的。
    这些家长能让孩子坐驴拉爬犁,自然也不会吝啬坐雪圈。孩子们又玩了一个项目。
    经过他们回去宣传,这块很快聚拢周家村的小孩。
    晚上夜幕降临,珠珠开始盘点白天收到的物资。
    收到的红薯、玉米之类的全部跟妈妈换成钱,而后充数记在本子上。
    周末瑶瑶回来结账。
    瑶瑶没想到珠珠能想到这么好的主意,当即就分了两成给她,一成给了有才。
    她自己留下七成。还别说,小赚一笔。
    张秀花把孩子的互动看在眼里,问瑶瑶还要不要再承包雪圈。
    瑶瑶说不要,“这主意是珠珠的,我挣到一点,已经不错啦。”
    接下来四个孩子竞标,没人跟珠珠抢。
    因为珠珠私下里找到继林,等她拿下承包权,主跟继林一起合伙。而有才拿下管理权,也没空,只有珠珠和继林有时间,两人还抱成团,不帮他干活。有才自动退出。
    珠珠只花了一块六的底价就夺得雪圈一月承包权。
    张秀花问有才有什么感想。
    有才这回倒是学会了思考,“生意做成了,底下独当一面的大将有可能另起山头。”
    瑶瑶点头表示认同,“是啊,就是因为我全靠珠珠和有才哥出主意,而我只出钱,觉得这主意不长久。所以我就放弃了。”
    张秀花问珠珠什么感想。
    “我拉客太不容易了。一想到姐姐只出钱就能分大头,我心里不平衡。”珠珠叹气,“但是说好的事情也不能反悔。等她没有承包权,我就想拿回来,自己赚大头。”
    张秀花满意他们实话实说,她也没有说珠珠这做法不好。事实上珠珠已经很厚道了,没有半途就把生意抢到手。
    她告诉瑶瑶,“如果是一个精明大度的老板可能会拿话拢住珠珠,让她从情绪上得到满足,甘心继续为他打工。”
    瑶瑶羞红了脸,有点不好意思,“我嘴笨,不会说甜言蜜语。”
    “对。所以你只能放弃继续承包。”张秀花想到上辈子,她也曾去过继东的公司。
    有个销冠总是迟到早退,但是继东很惯着对方,问及原因,原来对方的销售业绩占公司的七成。
    继东就很大度,拿这个销冠当祖宗,什么事情都由着对方,时不时还会打电话关心对方。
    这件事倒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也让她们意识到其实做生意并不是那么简单。这里面有许多陷阱,如果不注意,就很容易就会被别人取代。
    转眼到了继东放假的日子。
    当然这时候小学也都放假了。只有初中和高中的毕业班还在坚持上课。
    继东是坐火车回来的,他穿着一件羊绒大衣,让村里人看直了眼。
    “这衣服真好看,呢子做的吧?”
    张秀花有点担心,“你冷不冷?”
    继东解释是羊绒,“不冷!很暖和。”
    张秀花摸摸他的手,确实不冷。不过他里面的毛衣有点小了。这还是她之前给他织的。
    她很会织毛衣,各种花色都有。
    张秀花最近又织了几件毛衣,每个孩子一件。她听李建国说继东长高长壮了,特地把尺寸织大一些,也不知道合不合身。
    继东接过毛衣,套在身上。
    “哎呀,这毛衣还是高领的?”王二婶啧啧称奇。
    “高领才保暖。”
    “居然还是白色的。也就只有孩子才能穿白色,不用做事。”王二婶看得起劲,也想给自家孩子打一件毛衣。拉着张秀花问这毛衣的针法。
    张秀花一五一十说了。等王二婶不再问了,她才看向继东,“合身。确实长高了不少。”
    之前继东比宝林矮一点,现在可倒好,已经比宝林高半个头了。
    继东瞧着毛衣花色很不错,尤其是高领这个概率还真没有,于是就问姑姑能不能找人多织些,他拿到首都卖。
    张秀花惊讶看着他,“你还想做生意?”
    “赚点零花钱。”继东大大方方道,“我还想给家里添点大物件。比如电话,以后想姑姑了,我给姑姑打电话。”
    张秀花拍拍他肩膀,“行!我找村里人帮忙织吧。”
    村里有不少女人都会织毛衣,那手法比她还灵活。
    她出创意,她们来织,确实可以赚钱。她以前怎么没想到!不过仔细一想,她一直也没闲着。
    “过完年,你才回首都,天气就转暖了。这毛衣还能卖得出去吗?”
    “不是今年卖,明年卖。高领毛衣很特别的,我在首都商场没见过。你们多织些,回头我一次多卖些。”继东已经想好了。
    张秀花恍然大悟,她特地找王二婶,问到十几个妇女的名字。
    她带着继东那件高领毛衣,让她们看针法。
    这些都是老手,针法自然没问题,唯一的难点是毛线。
    不过对她们来说是难题,对张秀花却不难。因为她空间就有不少毛线。她本人很喜欢织毛衣。上辈子也给继东、宝林、继林织过不少。要不是小孩子嫌弃她织的款式土,她也想给小孩子织。
    继东一回家,这个家就热闹了。
    他没有窝在家看书,而是跟着小孩子们一起到雪道玩耍。有才还在学校,没放假,他就拿着有才的雪鞋和滑板去玩。
    没想到学习上没费功夫的继东,运动时却是个废柴。
    孩子们玩雪圈时,眼睁睁看着他从上面滑下来,然后摔了一个屁股蹲。
    得亏张秀花知道他没有运动天赋,非要他在腰间系了枕头,摔倒时才没怎么疼。
    瑶瑶和继林咬耳朵,“我以为继东哥是天才,一定是无所不能,原来他就是个凡人。”
    说话时,她盯着继东,看到他笨手笨脚摔倒的样子忍不住偷笑。
    继林也是滤镜碎了一地,不过他还是给继东找补,“可能是他脑子转得比较快。身体却跟不上!”
    “我知道!这叫肢体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