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万年公主开口,赐婚!
作者:应天墨客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最新章节     
    秦羽自然不会拒绝。
    开什么玩笑?
    这小妞这么正点,自己岂有拒之门外的道理?
    荀彧派了两个侍女来伺候。
    蔡钰则是在秦羽的邀请下,坐在了他的对面。
    “蔡小姐乃是荆州大族出身。
    这次来,准备拿下多少代理权?”
    秦羽开门见山,身边的刘莹则是静静的倾听。
    同时,她也在打量着蔡钰,对蔡钰的各方面条件还都比较满意。
    “奴家听说江夏已经被黄氏拿了代理权?”
    蔡钰说道。
    秦羽闻言点头:“按道理来说,一个商户,最多能够拿下三郡代理权。
    黄氏现如今只拿下了一郡之地。
    荆州九郡,蔡小姐还有机会。
    不必着急。”
    秦羽轻声宽慰,但不经意间透露的限制信息让蔡钰皱起了眉头。
    “秦太守,一家只能拿三郡代理权么?
    我们蔡氏的商行遍布荆州各郡,完全有能力拿下整个荆州的代理权。”
    “那可不行,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平衡。
    你们蔡家一家独大,对我们没有好处。”
    秦羽的话十分干脆,也可以说是打直球。
    这种有恃无恐的商谈方式让蔡钰一时间难以应对。
    “秦太守为什么要制衡商户之间的关系呢?
    咱们并没有利益上的冲突。
    合作一旦达成,我们就是盟友,亦不会背叛...”
    “不不不,这中听不中用的话就不要说了。
    在我看来,这天下不仅商人逐利,人人都追逐利益。
    而在绝对的利益面前,口头的合作,甚至纸质的文书约定,都是虚妄。”
    秦羽不听蔡钰掰扯,什么合作盟友,谁跟是合作盟友。
    要么臣服,老老实实的当贩子。
    要么滚蛋,我扶持别人做掉你!
    就是这么简单。
    蔡钰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
    顿时有些生气。
    但当他看到秦羽那张不容商议的脸的时候,又心生无力。
    “夫君,蔡氏财力雄厚。
    其实,多于她们一些,也是可以的。”
    这时,刘莹突然开口。
    蔡钰眸光一亮。
    刘莹一看就是得宠的妻妾。
    她一开口,秦羽肯定要好好考虑一番的。
    她又怎么会想到,刘莹此时开口,也不过是看中了她这个人。
    “哦?公主有何见解...”
    秦羽神色惊讶,难道万年公主还会经商?
    “夫君不是担心他们一家独大,然后乱了物价么?
    其实还是没有足够的信任和约束。
    其实,联姻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妾身见蔡妹妹很是亲切,只是,不知蔡妹妹意下如何。”
    好家伙,刘莹才是直奔主题啊。
    蔡钰和蔡中此时则是愣在了原地。
    他们没有别的想法,只是脑海中回荡着秦羽的那一句称呼。
    公主!
    “您,您是...”
    “吾为当今陛下亲姐,万年公主。
    得幸为夫君所救,遂以身相许。”
    刘莹开口,蔡钰和蔡中闻言当即跪地:“贱商拜见公主。”
    “免礼。”
    刘莹轻轻挥手,两人这才起身,看向秦羽和刘莹的目光再次有了变化。
    蔡中是兴奋的。
    因为公主开口了。秦羽还敢忤逆不成?
    蔡钰也是兴奋的,她这一次来常山。
    其实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来放松一下心情。
    实在是蔡瑁那边,竟然打算把她嫁给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子!
    她经营家族商业多年,久未成家,但也不过二十二岁。
    让她嫁给刘表?
    她才不嫁!嫁给秦太守这样年少有为的帅哥哥不好么?
    虽然是做妾...蔡钰看向秦羽,芳心跳动。
    不知为何,从见到秦羽的那一刻起,她就不想再返回家族了。
    “妹妹可是有什么意见?”
    刘莹此时再次开口。
    蔡钰闻言当即回道:“全凭公主做主!”
    古人婚嫁不由己,一般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蔡瑁虽然只是她的兄长,但却是一家之主,便是父母之命。
    而蔡瑁的父母之命,和公主千金玉言相比,那就是个屁!
    “相公对蔡妹妹可还满意?”
    刘莹这才看向秦羽。
    蔡钰没意见了,那还要秦羽没意见才可以。
    “多谢公主。”
    秦羽抿嘴而笑,刘莹当即起身,从头上摘下一支金钗,插在蔡钰的发间。
    “既然郎情妾意,那便尽快全了礼数。
    就由蔡家商队代表蔡氏娘家,明日送妹妹出嫁,如何?”
    “谨遵公主口谕。”
    蔡中恭敬领命。
    而秦羽也大手一挥,除黄氏的江夏之外,荆州境内代理权,尽归蔡氏。
    商谈完美结束。
    一则消息传播出去。
    荆州蔡氏尽得一州代理权。
    蔡家小姐和秦太守联姻...
    小道消息不胫而走。
    而这个消息,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传到了徐州糜氏,冀州甄氏,宛城乔公的耳中...
    各方反应如何,暂且不说。
    且说真定城内,一路边小酒馆中,浑身破烂的荀攸摸出十枚五铢钱。
    “上壶清酒!”
    他快要被冻死了。
    身上也就这些钱了,喝一壶酒,暖暖身子,然后去寻自己的好大侄。
    酒馆小厮脸上带着笑:“这位先生,您是读书人?”
    荀攸看了一眼身上的长袍,轻轻一笑:“算是吧。”
    他从洛阳大牢里跑出来,四顾无人。
    路上找好友借了点盘缠,就收到了小叔叔的信。
    他对这秦太守倒是好奇。
    但进入常山之后也没有第一时间去黑风寨。
    而是四处巡视。
    亲眼所见,才是真的。
    如今,他没钱了,也该去领俸禄了。
    “先生来咱常山,可有为太守效力的打算?”
    小厮询问。
    荀攸闻言轻轻点头:“吾观常山境内百姓安居富足,人人面带笑意。
    无人不称赞秦太守的好。
    故而也有意投奔。”
    他没有对一个小厮隐瞒什么。
    而小厮听了荀攸的话之后,也是拍手一笑,他转身到了后厨,端来一壶温酒和一盘猪头肉。
    “先生未来一定要为太守分忧。
    这盘猪头肉是咱掌柜秘制,您尝尝。”
    小厮也没收钱,径直忙活其他。
    荀攸不解,看向周围,顿时有人道:“这酒馆掌柜当初险些被饿死,是秦太守给了他一冬天的食物。
    还送了火炉和木炭。
    他本身不识字,所以就用这种方法,引读书人去为太守效力。
    先生一看就是远道而来。
    此地距离黑风寨还有些距离,俺这里有些余钱,您拿着买件御寒的衣服。”
    隔壁酒桌上的一个汉子摸出十几枚铜钱,紧接着其余酒桌上也陆续送来了几十枚铜钱。
    “这...”
    荀攸大受触动,这多大民心,才能让百姓如此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