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靖安之勇
作者:山桔   武神伐仙最新章节     
    军寨中的混乱持续了约一日,
    直到夜晚时分,天边出现绵延不绝的车队才安静下来。
    军卒们争先恐后地趴在营寨边,眼里充斥着渴望。
    西军的待遇很好,但军纪也十分严明,没有上官的命令,不能随意出军寨。
    所以他们望眼欲穿,也猜到了那火把长龙是做什么的。
    那是他们的补给。
    军卒们都不是傻子,千里迢迢来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为的自然不能是看风景,定然是打仗。
    而打仗,便会有军资补给,否则何来奋勇杀敌之说?
    营寨大门大开,千余名西军军卒身骑战马,气势汹汹冲了出去,
    他们身穿黑甲,腰佩百炼长刀,头戴面甲,
    在这黑夜中显得肃穆异常,充满着神秘。
    马蹄敲打地面的声音绵延不绝,
    火把长龙中,贺老三眯起眼睛,看向远方那冲来的军卒。
    虽然知道那是西军,但他还是下达命令,丝毫没有以往的玩世不恭,反而面容严肃,充满威严:
    “戒备。”
    刹那间,百余名军卒从长龙中冲了出去,
    他们与西军一样,身穿黑甲,手握长刀,
    不同的是他们骑着的都是高头大马,显得他们格外雄壮,杀气凛然。
    而西军的宛马则要矮小许多,但马背上肌肉虬结,一看就耐力极好。
    西军的领兵之人是平西侯府世子种鄂,
    此刻他面前虽然只有百余骑,但其身上传来的漫不经心,以及那胜券在握的情绪,
    让种鄂心中阵阵不安,眉头紧紧皱起,
    这支军卒与他见过的军卒都不一样,
    他们似乎有着浓郁的自信,敢于向任何人挥刀。
    种鄂的瞳孔微微收缩,根据平西侯府家学记载,
    开国之初,平西侯府手下精兵无数,也是给人以如此感觉,漫不经心,对待敌人充满倨傲,但胜券在握。
    那是长久以来胜利的余威,军卒们见得多了,也就淡然了。
    那时的军卒几乎都是连续征战二十余年的老卒,个个以一当十,
    没想到,在如今靖安军身上...居然也有如此感觉。
    “这靖安侯不愧为兵法大家,世间操控士气第一人,如此练兵之法,是他自己开创?”
    种鄂心中无声自语,眨眼间二者快速接近,在不到半刻钟的时间便已经相隔百步。
    种鄂猛地抬起左手,其身后军卒速度慢慢放缓,最后一点点停了下来。
    而靖安军则完全不同,像是一辆突然停住的板车,
    没有任何缓冲的...就那么生生停了下来。
    以至于战马的蹄子高高扬起,军卒们的身躯被仰上高空,居高临下地看向这些西军,最后重重落下。
    这是靖安军每日必备的操练,骑兵作战在于灵活机动,进攻方向从来没有定数,
    若是察觉到有埋伏急速调转是常有的事,
    所以如何快速停止冲锋便成了必备的操练。
    靖安军中推行的是结合了草原骑术以及大乾骑术,配以特制的马鞍缰绳,独有的开创之法。
    如今施展开来效果也是极好,百余名军卒上来就给了千余名西军一个下马威,
    这样的骑兵之术,身处西北的军卒如何见过?
    先前那些军卒并不知道来人是谁,但见到他们如此精湛骑术,
    顿时明白了什么,在如今大乾,除了曲州,没有任何一支精通如此骑术的军伍。
    这里是...大乾西北,靖安军驻地。
    是了,白日高高悬挂的日头,夜晚大如磨盘的月亮,还有这遍地的沙石黄土,他们早该想到的。
    “西军总兵种鄂。”
    贺老三上下打量一下他,此人戴着面甲看不出年龄,但听声音应该很年轻。
    “如此年轻就是总兵了?看来是公子哥啊。”
    心里想着,贺老三毫不示弱地朗声开口:
    “靖安军百户贺老三。”
    “仅仅是一个百户?”种鄂此时有些发愣,从先前的调配来看,此人及其部下的骑兵战法极为出众,比之他西军中的精锐也丝毫不差。
    没得到...才是一个百户?
    这时,后方的军营中又冲出两骑,皆是骑乘高头大马。
    一人为英气勃发的武恒,一人为充满威严的平西侯。
    很快,他们来到近前,贺老三顿时抬起手臂拱手高喊:
    “武大人,属下幸不辱命,带来了军资粮草。”
    武恒见到那长龙一般的队伍,心中顿时松了口气,实在是西军的状态让他迟疑,
    如果军队要维持现在这种状态,那这仗也不用打了。
    “辛苦了,侯爷还有什么交代的吗?”
    贺老三顿时上前,从身上的铠甲中抽出一封包裹严密的书信递了过去:
    “武大人,有书信一封,请务必交给平西侯。”
    武恒点点头:“嗯...多亏你了,劳烦你带着军卒帮助西军的人装卸军资,他们长途跋涉,我等靖安军也要有待客之道。”
    贺老三嘿嘿一笑,露出一口黄牙,丝毫没有刚刚的威风:
    “那是自然了。”
    他回过头看向身后军卒,大手一挥,发出一声大喝:
    “走,弟兄们,卸车,快一些,争取今夜再跑一趟。”
    如今北乡城已经施行宵禁,若是能在天亮前赶回北乡城,
    还能再一次装卸满军资偷偷出城,做到无人察觉。
    若是白天出城的话,就太过显眼了,徒增烦恼。
    见贺老三带着军卒离去,平西侯苍老的声音自面甲后传来:
    “百闻不如一见,靖安军果然名不虚传,一个百户就有如此战阵能力,本侯佩服。”
    “老侯爷说笑了,此人也是靖安军中的佼佼者,跟随靖安侯爷经历了不少战阵,若不是此人识字不多,早就是千户了。”
    武恒笑着解释,同时递出了信件。
    他现在是靖安军的一员,有人夸奖靖安军,他自然极为高兴。
    “哦?靖安军中的千户必须要识字吗?”种应安有些诧异,这在大乾军伍中可不多见。
    “那是自然,靖安侯所下军令极为详细,若是领军千户看不懂地图,不能理解其中意思,那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弟兄们的大好性命。
    更何况,军中人人都识字,军令的传达将更为简单有效,对于军卒的战力也有很大提升。”
    种应安面露思索点了点头,这武恒说得没错,
    军令下发需要他这个主帅操心,而军令实施则需要千户百户,若出了岔子,难免南辕北辙。
    “嗯...靖安侯治军有方啊,种某佩服了,
    好了,现在信件也到了,军资也到了,我等先回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