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再下一城】
作者:任猪飞   香江之狼最新章节     
    1984年的春节来临。
    山顶道1号别墅里,人气旺盛起来。今年林家一起过年的有李翠娥、林正杰、林嘉萱、关嘉慧、马雅文、马美茵、林文栋、林文毅,再加上关嘉慧肚子里四个月的孩子,以及马雅文肚子里可能不到一个月的孩子。
    林嘉萱因为在读大四,即将毕业,所以也特地请假一周回来过春节。她毕业后,直接回港去泰富洲际海景酒店工作,职位是营销部普通职员。
    贴春联、挂灯笼,喜气洋洋的除夕节开始,两个两岁多的小家伙一直跟着林正杰,高兴得不得了。华夏人刻入骨子里的传统风俗,体现得淋漓尽致。
    春节,不管是海外的华人,还是华夏人,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林正杰亲自用毛笔在写对联,而他的毛笔字才练习不到五年时间,但已经有一定的造诣。自从他有钱后,他开始读古书、学传统,目的当然是充实自己。不仅仅如此,林正杰还会流利的英语,懂日语、汉语、法语、意大利语。
    之所以学习这些,是因为他穿越后拥有一个发达的大脑,以及他也想多学一些技能傍身。
    “爸爸,我也想学写字!”林文栋奶声奶气的说道。
    在香港,普通人家有称呼自己的父亲‘老豆’,富裕人家有称呼自己的父亲‘爹地’,当然‘爸爸’也是比较普遍的称呼。‘老豆’是粤省人的叫法,‘爹地’是洋化家庭的叫法,但林正杰一直要求子女叫‘爸爸’、‘妈妈’。
    林正杰抱起林文栋,笑着说道:“来,我教你!”
    随即,他高兴的借林文栋之手,写出一副对联来。
    待放下林文栋,林文毅马上也说道:“爸爸,我也要!”
    好小子,上道!
    林正杰二话不说,抱起林文毅,又写出一副对联。
    此时一家人纷纷围了上来!
    林正杰对两幅对联很满意,这叫父子同心,打算挂在正门和后门上。
    “美茵,你也来写一幅!”林正杰朝着马美茵说道。
    马美茵很开朗的说道:“林叔叔不准笑话我!”说完,大方的接过林正杰手中的笔,写了起来。
    林正杰站在一旁看了起来,他和马美茵不是亲生父女,但也胜似父女,毕竟马美茵五岁就认识林正杰,已经六年多的时间,林正杰也视她为自己的女儿。
    之所以一直不换称呼,是想给马美茵一个自己的选择。
    “good,写得不错!”
    “真的嘛?”
    “当然,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马美茵高兴的挽起林正杰胳膊,很自然,没有丝毫的距离感,就像亲生父亲一样。
    这一切被马雅文看在眼里,她知道‘父女俩’一直关系非常好,但也是时候该正式给女儿再改姓和改称呼的时候。她可不想自己的儿子们,和这个姐姐有距离感。
    于是,马雅文决定先找婆婆商量一下再说。
    凭借林正杰、林嘉萱的关系,马雅文就觉得,若是自己的女儿以后进入亚洲证券,也能成为自己的帮手,还能为弟弟们接班做出帮助。
    当然不排除女儿就不能接班的可能性,但马雅文认为――林正杰的种,一定是非常优秀的。
    今年的春节,因为已经换成独幢花园式别墅,家里的佣人和安保也采取了轮班制,有人伺候一大家子。
    除夕夜的晚上,林正杰、关嘉慧给值班的佣人发完利是,一家子便开始享用晚餐。
    席间,林正杰也是喝起了茅台,不过是出口版本,相信比国内的更正宗一些。
    “妈,我祝你身体健康,越活越年轻!”林正杰笑着向李翠娥敬酒道。
    李翠娥今年也才四十七岁,虽然年轻时吃过一些苦头,特别是眼睛,因为长年累月从事裁缝工作,视力受到一些影响,不过好在儿子发达得早,她40岁后就不用工作了。
    “好好,我也祝你事业越做越大,心想事成!”李翠娥高兴的提起酒杯,脸上一直挂在幸福的笑容。
    养这样一个儿子,她是从来没有想到的。当初,她儿子虽然很争气,读书很努力,但没有上大学;好在儿子因为懂英文,反应灵活,在机器维修上很有天赋。当时她还以为,儿子能很快成为一个厉害的机器维修师,到时候找老婆也不是问题。
    没想到,儿子就做了一年半的机器维修,就突然靠着炒股发达了,然后儿子一直在创造奇迹。
    不管怎么说,她确定这就是她的儿子。如今她的孙子都已经两个,今年又有两个或者三个,她自然非常高兴。
    随后,一家人开开心心的享用年夜饭起来。
    吃完年夜饭,大家又打开客厅的亚视,一起看电视。
    李翠娥就试探性的问道:“美茵,你是想叫‘林叔叔’好,还是想叫‘爸爸’好?”
    昨天儿媳妇既然给她通气,加上儿子现在也没有女儿,且又和这个女娃相处愉快,那她打算做主促成这件事。毕竟,林家也对她不薄,该姓林的时候就得姓林。
    马美茵紧张的看了一眼林正杰,随即发现林正杰示意她走到自己身边,连忙高兴的坐过去。
    林正杰笑着说道:“你怎么想就怎么说,我是很尊重你的意见!”
    马美茵已经11岁了,也算是开始懂事的年龄。
    “我想叫爸爸,因为我一直在心里这样叫你!”说完,马美茵抱着林正杰,有些期待和忐忑。
    她自幼就没有爸爸,第一是亲生爸爸也不看她,第二是马雅文也不希望她和郭家有关系。
    林正杰说道:“好,那以后就叫我爸爸,哪天我带你去改姓林。”
    一时间,大家纷纷祝贺。
    林正杰也很满意,他以前是担心不是亲生的养不熟,但经过六年的相处,他和林美茵关系是真的不错。
    既然如此,就认下这个女儿。
    他不是吝啬和死板的人,这个女儿以后若是有真本领,一样可以在亚洲证券获得重用。
    春节过后。
    2月7日,星期二。
    港府宣布由泰富集团联合中巴的合组财团,以4.3亿港币的价格,获得地铁金钟二段站上盖发展权。
    一时间,引起巨大的舆论。
    不是因为泰富集团中标的原因,而是这个价格实在太低了,要知道当初恒隆在1982年底希望港府将补地费减至14亿港币,港府都不肯。
    如今倒好,泰富集团联合中巴的财团,仅一个零头的价格,便获得这个标的发展权。
    当然另外也充分证明,如今香港前途未明,地产市道不景的事实。
    泰富集团。
    林正杰得知中标后,也终于松一口气。他最怕的就是投暗标,最喜欢的反而是拍卖。投暗标有些考验人,给价太高会让人嘲笑,作为大亨还是很在意的;价格太低,又不可能中标。
    好在一般投暗标也是有一点依据的,那便是市场行情作为依据。
    此次仅以4.3亿港币中标,也让林正杰非常满意,第二名信和领衔的财团为3.8亿港币,两者相差不算很大,可以接受。
    这样一来,在巅峰时期每平方尺2.6万每平方尺,如今仅以零头6000港币港币每平方获得。
    这幅面积达到6.9万平方尺,可建商业楼宇104万左右的商业地皮,就被泰富集团拿下。
    当然,这个项目泰富集团仅占60%,中巴占30%,地铁公司占10%。
    其中地铁公司虽然占股10%,却不出资金,它是以地皮入股;至于补地费,那是港府索要的更改土地性质费用。
    翌日,林正杰代表泰富集团,和地铁公司签署合同。
    地铁公司主席唐信高兴的说道:“林先生,早有耳闻你的大名,以及你在商业地产领域的实力,如今我们第一次合作,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这个唐信,自地铁公司成立以来,一直是主席,见证了香港地铁公司的发展。
    香港地铁公司虽然是政府背景的企业,但实则是一家盈亏自负的独立企业,港府为了支持香港地铁的发展,会给予地铁公司沿线的土地,作为地铁公司的发展基金,还有会担保地铁公司向各家银行贷款。
    至于地铁公司获得获得的沿线土地,则还需要向港府补地价,毕竟港府不可能放弃如此大的蛋糕。而地铁公司获得的,便是分享站上盖的利润。
    一开始,地铁公司占股很大,像李家成合作的两个站上盖,地铁公司获得了51%的股权;后来建筑费和补地费大增,地铁公司的股权就减少,毕竟开发商也不想当冤大头。
    直到目前,发展地产项目中,地铁公司一般占股20%,商业地产更是只占了10%。
    林正杰回应唐信道:“虽然我们是第一次合作,但我相信泰富和地铁公司会有机会继续合作的!”
    唐信以为林正杰在说――地铁二段后面的几个站上盖,但也没有拒绝,而是说道:‘当然,地铁公司的大门是敞开的,大家都有机会!’
    林正杰自然不是想争后面的站上盖,他的意思将来‘机场铁路’站上盖,不过也没有解释。
    随后,唐信说道:“这次泰富集团投标中,声明讲斥资10亿港币建筑一幢一流的摩天大厦,是港府和地铁公司非常钟意的,不知道有没有具体的方案?”
    此次泰富中标的原因,不仅仅是4.3亿的标价,因为评标的指标,还有建筑大概方案。泰富集团申明拿出10亿作为建筑费,建筑一流的摩天大厦,这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林正杰随即说道:“具体方案还没有,毕竟还没有聘请一流的建筑设计师。但大概方案已经出来了,是我的一个创意想法。”
    随后两人聊了聊,唐信大赞林正杰的方案非常好,能成为中环最靓的大厦之一。
    这个签约仪式,顺利的完成。
    接下来,林正杰打算马上聘请美国的建筑师来设计,因为美国建筑师更擅长摩天大厦的设计,而欧洲建筑师更擅长的是欧式建筑。
    外观造型,当然是按照林正杰的意思来,也就是模仿前世‘重建的纽约世贸大厦’。
    这样一来,未来‘泰富集团中心’将足以和汇丰银行大厦、中银大厦、长实大厦,一争高低,中环称雄。
    陈伟忠来到林正杰的办公室。
    “老板”
    林正杰抬起头,说道:“我打算让你担任中巴、九巴的董事局主席,你做好准备,我会安排你在三月份当选。以后,由你代表泰富集团对这两家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督。”
    中巴、九巴的布局已经基本上完成,是时候将事情给属下了,毕竟林正杰现在是身兼四家上市企业的董事局主席,事情太多了。
    目前,中巴除了参股‘泰富集团中心’三成股权外,还从去年10月开始购入工业大厦,作为投资。
    因为林正杰知道,工业大厦还有一波行情,特别是红、荃湾和葵涌的工业大厦,预计到1987年股灾前,有70%左右的升幅。至于到了1987年股灾后,由于香港转型服务型经济,以及工厂迁往内地的因素,工业大厦再无大的长势。当然,以后的工业大厦也可以改建写字楼,港府后来又允许工业大厦更改性质为‘综合工业级办公室楼宇’的新慨念,不至于物业不值钱的可能性。
    中巴除了‘泰富集团中心’和工业大厦的投资外,后面还会参与母公司泰富集团的商业地产项目,毕竟只要有现金流,就可以进来参一股。
    这样一来,中巴的后续发展已经确定下来,自然不需要林正杰再兼着董事局主席。
    九巴也是一样,斥资9.6亿港币买入金门大厦,支付出6亿港币出头后,账户上的近4亿资金,也正常性的找机会收购物业,目前进展还算不错。
    总之,两家巴士公司已经转型为‘多元化发展企业’,以后靠着收租都能十分滋润。
    陈伟忠也没有‘客气’,回应道:“好的,老板对两家巴士企业的愿景,我已经明白,保证两家公司按照您的想法执行下去。”
    他明白,老板希望两家巴士企业要经营好巴士业务,提高服务质量,不要给人可乘之机,这样泰富集团就可以垄断香港的巴士业务。
    当然,那些小巴不算在内,香港的小巴是在1967年发展起来的,当时左冷禅烧巴士,导致两大巴士业务一度停摆,一些小巴便非法运输起来。事后,香港政府给予这些小巴正式的牌照,就发展到如今。
    “嗯,两家巴士已经多元化完成,后续只要坚持不冒进,便可以逐步发展壮大。至于巴士业务,本身也还在增长,利润也是非常可观。”
    “好的”
    林正杰记得,香港一家巴士业务在90年代初期,也能创造1个亿的利润。这样算下来,两家巴士业务都能创造2亿多的利润,更不要说,现在两家巴士公司都已经投资可观的物业。
    陈伟忠离开后,林正杰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两家巴士的事务交给手下后,他的担子确实轻松不少。
    而现在,林正杰还担任着港灯的主席,后面还会新收购企业,他会一步步交给手下去打理。但在这之前,他必须将这些企业带领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