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九个花和尚
作者:横界   带着老婆回五代最新章节     
    独院,是营长住的,从东南角的大门进去,前面是照壁,左手是倒座房,可用作库房和马厩;右手是值房,给值守的下人用。
    向左转过照壁,眼界就开朗起来:正房五间,一明两暗,东西厢房各两间,东南角是茅厕。
    李继岌特意去看了茅厕,因为这个茅厕跟现在的绝不相同。
    它不是旱厕,是用陶土烧制成的抽水马桶,也就是利用空气排空以后的虹吸效应,冲掉污物。
    下面的下水管道,直接通往外面的低处,在那里修建了巨大的粪坑。
    所有住户的生活废水都会排进这十多个粪坑当中,避免了院子里会出现不该有的气味。
    坑里的废物,都会在来年春天被运送到田地里,作为肥料。
    韩克庄正在蒲州带领两个营的子弟军,训练两万多投降的原河中军,自然没有回来。
    但他那个老婆,却早就得到了消息:自家的大棒槌汉子不仅恢复了营长的职位,还代理团长!
    那就至少是一个独院了!
    这特娘的,老娘还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所以,她今天也找了个理由跑出来,看看营长级别的新房子。
    但是,簇拥在世子身边的人太多,她根本进不去。
    当世子一行看完房子出来,管事的又要把大门锁上,这郑娘子就发飙了:“世子!民妇有话要说!”
    李继岌停下来,看着围拢着的的百姓,说道:“谁有话说,过来说!”
    郑娘子挤开众人,跪倒在李继岌面前,说道:“世子,俺是哪个,那个韩克庄的婆娘,先前是世子赐婚给我们的。”
    李继岌心里暗笑:这对狗男女,倒真是不让人省心!
    于是说道:“本世子记得你,你且说来。”
    郑娘子:“既然世子下令,营长的院子不花钱,我家韩克庄也是营长,那就有我家一个院子。
    可是,民妇现在也没见到院子是什么样的,天天急得吃不下饭。
    恳求世子,这建好的房子能不能先不要上锁,让我等百姓长长见识,也能传扬世子恩德!”
    “卧槽?这女人有些见识!”
    然后问张瓘:“这些房子,一直都不让人看吗?”
    张瓘马上就明白了,不让人看是错的,应该敞开了让百姓参观,才是宣扬世子爱民的绝佳机会。
    于是说道:“本来计划世子满意以后,才让百姓观瞻。
    若世子不满意,还要整修,不便百姓前来,以免世子蒙尘,于世子声名不符。”
    李继岌笑道:“你倒是谨慎,也好,这院子本世子很满意!
    从现在开始,独院以下的房子就放开,让百姓都看看,高级军官的院子就不必了!”
    围观群众顿时欢呼,但欢呼声犹在耳边,却没了人影,都奔走而去,看自己的房子去了。
    李继岌满感心怀:百姓是最容易讨好的了,但凡点滴小恩,就能收到不尽的回报!
    此时已是919年的十月,李继岌走在人工河岸边,岸边树叶枯黄,平添萧瑟;
    冷风吹过,已经荡不起微有薄冰的河水涟漪。
    但河岸两边,仍然有人在劳作,试图把眼前的一切修建的更好。
    回到王府,李过分来了,还领着八个人,说道“世子,我把师兄弟带来了,有八个人。”
    李继岌看着眼前高矮胖瘦、面容各异的八个人,叹道:“你这几个师兄弟,都没你顺眼!”
    八个人都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站着,还是标准的军姿。
    李过分说道:“我师兄释不忠、释无信、释少德,释假义;我师弟释寡耻、释难廉、释反智、释枉礼,带我共九人,拜见世子!”
    卧槽!
    这都是什么名字啊!
    李继岌道:“先不说其他,可这些名字也太客气了,不如改成释补忠、释务信、释昭德、释嘉义、释卦痴、释南联、释凡智、释望礼”
    八大金刚行了佛礼,齐声说道:“善哉,善哉!”
    李继岌问道:“你们几人想做本世子的亲卫还是想去军中?”
    李过分说道:“他们本是在庙中苦修,听闻小人召唤,故而前来。
    这些师兄弟武功上佳,有的熟读兵书,有的内外兼修,有的胸怀韬略,有的善理民政,请世子酌情安排。”
    李继岌笑道:“就没有一个正经和尚的吗?”
    这时,被李过分称为大师兄的释补忠说道:“世子,僧人本该度己度人,普度众生,但如今天下大乱,想要做到这些,已然不可能。
    只有天下安定,才有僧人可作为的条件。
    我等自愿为世子效命,等世子一统天下之时,我等便重归佛门,那时才可教化众生,宣扬我佛!”
    对啊!兵荒马乱的,饭都吃不饱,佛祖能管这个么?
    李继岌说道:“大师兄说的对。
    本世子准备开办一个书院,主要教授算学、化学、开物、军事、体能、修养、韬略、经济、民政等,你们那几位能胜任河中课目?”
    大师兄释补忠说道:“回世子,我等无才,似乎只能胜任体能和修养两课。”
    李继岌笑道:“那已经很好了,你等负责体能和修养,我负责算学、化学、开物,然后请我祖母刘太妃负责军事和韬略,让赵季良负责经济,燕国公负责民政。
    在书院建设完成前的时间里,大家及早准备授课内容,以免到时抓瞎。”
    李继岌又通知周光辅和李彦卿,让他俩在各自军中找两千人,条件是:18岁到25岁之间、识字、体格强壮、没有家人、无赌钱好色酗酒等不良嗜好的人。
    这些人挑选出来后,要在各自军中重点培养,要派遣得力的人手,考察他们的品性和德操,锻炼他们的体能,教授他们行军打仗的基本常识。
    等书院建成后,世子将亲自挑选出总共一千人,放在书院中,亲自授学。
    一年以后,这些人将会作为军政两个方面的人才,得到重用。
    对于李继岌的命令,周光辅和李彦卿自然不敢疏忽,按照李继岌的要求,仔细筛选。
    将来这些人有了出息,那自己就是他们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