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发现身份
作者:有钱的兔子   军婚甜蜜:八零辣文女配她多胎了最新章节     
    刚才大家跑的急,只听那老太太叫了一声,并没往心里去。
    现在细想一下,老太太喊的好像是大猫啥的。
    这个年代叫狗的不少,什么二狗啊,狗蛋啊,叫猫的却不多。
    就连他们村,也都是叫狗的,没有叫猫的,只有姜老太家的儿子叫……
    “大毛!”
    男人惊叫一声:“刚才老太太叫的是大毛,是咱村的姜大毛。”
    知道 那两个人是姜大毛和姜老太之后,这一切就都说的通了。
    别人才不会砸狗洞住进姜瑜家呢。
    也只有姜老太和姜大毛这两个不要脸的能干出来这种事儿。
    “可他们两个不是在局子里蹲着呢吗?”
    “难道他们两个是越狱出来的?”
    大家慌了:“那咱们把人弄丢了,会不会说咱们包庇他们啊?要是知道他们是谁,说什么也得给他们送到派出所去。”
    “咱们不会被连累吧?这姜家人就和臭狗屎似的,谁沾上谁倒霉。”
    “这件事咱们必须烂在心里,谁都不准说出去,咱们全当没有遇见过他们,免得被他们连累。”
    有人说出建议,其他人忙不迭的点头:“对,这事儿必须烂到肚子里去,不然咱们都得被牵连。”
    往回走的路上,几个人商量好了说辞,免得说的不一样被人怀疑。
    而躲进山里的姜老太和姜大毛,两个人窝在背风的地方将就了一宿,谁也不敢合眼,生生熬到天亮。
    夜里风大,两人穿的也不多,冻的两人清水鼻涕直流,不住的打着喷嚏。
    比生病更难受的是挨饿,两个人饿的浑身虚软,抓心挠肺。
    “娘,再坚持一下,咱们去镇上要点吃的。”
    姜大毛扶着姜老太,两个人缓慢的朝着镇上走去,他们一定要等到姜雪来接他们,把他们带走过好日子。
    时间如白驹过隙,眨眼间大家已经穿上了半袖。
    这一个多月以来,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高村的女装店。
    自开业以来,店里客流量每天都是爆满的状态。
    毕竟这里的衣服特别漂亮洋气,而且价格比百货大楼便宜不少,来这里又不用看售货员脸色,店里的售货员笑脸相迎特别热情,还会根据她们的身材和气质,给她们搭配衣服。
    而且啊,在店里还能化妆,买衣服满二百就能免费化妆,小姑娘们的手艺特别好,看着妆容很淡,但化完之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特别漂亮。
    现在不止是黄县,就连外地的,都会跑到这边来买衣服,有些没时间过来的,就会让亲戚朋友代买。
    姜瑜赚得盆满钵满,张老板已经往这边发了好几次货,包括自家工厂的尾单,全都给姜瑜发了过来。
    姜瑜也没想到服装生意在农村还这么好做,她只招了王小丽一个人,第一天开业,她和王小丽还算忙的过来。
    结果第二天屋里人就爆满了,姜瑜只好把宋盼归喊了过来,眼看还是忙不过来,她又给赵雪琴打了电话让她带着张毅妈妈赶紧过来。
    一天下来,她们累的和狗似的,浑身肉疼。
    姜瑜觉得这么高强度的工作,能把人累死。
    和宋盼归商量了一下后,打算把大院里那群女人叫来,让她们三班倒。
    反正现在夜市还没搞起来,她们闲着也是闲着。
    比起算账,这些女人更喜欢和衣服打交道,女人爱美,在这里可以看各种各样漂亮的衣服。
    老板为了让她们形象好,还特地给她们好好打扮了一番,别提多美了。
    这家服装店,一直都对外称宋盼归是老板。
    宋盼归是姜瑜的好朋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儿,再加上上次村里人说夜市老板是姜瑜父母,这些人更是不敢得罪姜瑜。
    其实知道夜市老板是姜瑜父母的时候,大家对姜瑜的心情特别复杂,那对夫妻一看就是老实巴交的农村人,怎么可能想出来那么多点子。
    倒是姜瑜,经常在大院里做好吃的,飘出的香味能馋死人。
    所以这夜市肯定是姜瑜搞起来的。
    人家能摒弃前嫌给她们提供工作,显得她们更不是什么好东西了。
    尤其是想到她们针对姜瑜的模样,一个个的更是心里难受的不行,见了姜瑜都想躲着。
    臊得慌啊。
    但姜瑜对她们的态度,和对别人一样,这才打消了大家不安的心理。
    碰到姜瑜也能说上两句话了。
    店里的化妆师是姜瑜找的村里的女孩子,她们年纪大了,不想和小孩子坐在一起读书,就想识几个字,不是两眼一抹黑的文盲就心满意足了。
    更何况过几年她们就要议亲了,到时去了婆家,人家又不可能娶个媳妇儿回去供媳妇儿上学。
    姜瑜尊重她们的想法,但并不想她们年纪轻轻就踏进婚姻的坟墓,一辈子围绕着男人孩子灶台转。
    所以她想出了化妆的点子,如果把化妆当成一门手艺,以后她们可以去给新娘化妆,还可以收费带学徒,只要肯吃苦,肯定会挣到钱。
    让她们现在在店里给人免费化妆,其实也是在让她们练手,见的人多了,画的多了,千人千面,她们化妆的技术肯定会提升的很快。
    女孩子么,对化妆,衣服根本没有抵抗力。
    这些女孩也都是在爱美的年纪,所以在这方面特别下功夫,除了一开始给客人画的时候比较紧张之外,越来越游刃有余。
    姜瑜也没让她们白干,每天管吃管喝还有工资,虽然不如店里售货员高,但也不少了。
    更何况,随着服装店名声鹊起,她们给顾客们画的妆容,也很快在黄县引起了巨大的潮流。
    港风妆容这种小县城没人会画,县里也有专门给人化妆盘头的地方,但那些妆容特别一言难尽。
    所以这种清淡的人人都能画的妆容,受到了大家的追捧,名气大,那些要搞活动的老板,就找到了服装店,让店里的化妆师去给他们的模特化妆。
    姜瑜也没想到,只是偶然出现的一个点子,也只是为了让女孩子们有口饭吃的点子,会让这些姑娘们用化妆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十几年后,这些在美妆行业很有名的大佬们,始终不忘当年姜瑜的教导之恩,每次提起恩师时,都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