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尔等太让朕失望了!
作者:南风听雨   翻云覆雨:从攻略尤物女帝开始最新章节     
    唐韵默然。
    又让陈言那家伙料中了……
    片刻后,她才摇摇头:“母后所言甚是,此事不算干预朝政。”
    一旁,于都终于忍不住了:“陈郞中他不过入京数日,便能建造此等王公府宅?不知他府宅在何处?”
    太后看向他:“于大人尚不知晓此事?陈言所住,便是福宁街那栋地运福宅!”
    刹那间,议事房内众人全都懵住了。
    好半晌,韩兆坤才喃喃地道:“难怪他能将宴会的时间知道得那么清楚,安排下那般毒计……”
    原本他一直没太想通的关键一环,此刻终于明白。
    但却仍然难以置信。
    那可是地运福宅!
    怎会落进陈言的手中?
    这几天他们一直在设法打听宅子的主人是谁,但其主人只要出门就是坐马车,根本看不到模样长相。
    而上门打探时,也总是吃闭门羹。
    就算有时对方那个美丽动人又天赋异异禀的丫环开了门,也从不给好脸色,三两句话没说完就急着关门,连问也没时间问。
    若非此时太后说起,他们仍不知道宅子的主人竟然是陈言。
    不过,但若真是如此,那陈言这罪过可就大了!
    纵然是这些朝廷大员,想的都是拿到那宅之后,立刻将之进行改造。
    毕竟地运地运,重点是在“地”,只要宅子仍在那块地上,那无论是九间九架的王公府宅,还是七间九架的朝廷官邸,都仍然能享受到风水福荫。
    可姓陈的居然就那么堂而皇之住进去,妥妥找死呀!
    “众位大人,觉得陈言此罪,该当如何办?”太后不再看唐韵,目光扫过众臣。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没有回答。
    自然心里是巴不得治了陈言的罪,但个个都知道皇上寄信陈言,都不愿意当这出头鸟。
    “太后,请恕老臣直言,陈言有功于社稷。”
    蓦地,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说话的是秋官尚书范明德。
    太后纤眉轻蹙:“这么说,范大人是觉得因为他有功,所以就只能坐看他僭越了?”
    范明德摇了摇头:“臣是想说,陈言有功于社稷,圣上是半点没有亏待他,加官进爵,御令金牌,可说是该赏的都赏了。既然有功必赏,那就该有罪必罚!”
    他一开了口,众人顿时纷纷附和。
    “对!范大人所言甚是!”
    “若是就此纵放,那日后他必更加骄狂!”
    “国有国法,国法不遵,何以为国!”
    ……
    一时间,议事房内人声鼎沸。
    唐韵冷眼看着他们,心中已然明白太后为何这个时间过来。
    皆因是想借朝中众臣集体施压,逼自己不得不依律处置陈言!
    但太后深居于宫中,消息不可能这么灵通。连众大臣都不知道地运福宅的主人是谁,太后不可能知道。
    除非,是有人告诉他。
    而如今众臣中唯一知道此事的,便是黄良阁!
    人圈外面,黄良阁仍是一语不发,但眼底闪过一抹得色。
    好一会儿,众人的声音才小了下去。
    太后紧紧盯着唐韵,道:“皇上,莫非到了这刻,你还要袒护此人?”
    唐韵轻吁一口气,说道:“母后,你说得没错,僭越之罪不可轻放。”
    太后喜道:“这么说……”
    唐韵微微一笑,再道:“不过陈言并没有僭越,因为地运福宅,并不是他的。”
    这话一出,众人愕然。
    太后蹙眉道:“皇上难道是认为哀家所言不真?”
    唐韵摇头道:“不,母后确实没说错,如今陈言是住在地运福宅中。但,那宅子只是其主人借他入住而已。只是借住,那又何来僭越之事?”
    韩兆坤诧异道:“那宅子的主人是谁?”
    唐韵从容不迫地道:“便是朕。”
    太后失声道:“什么!哀家为何不知此事?!”
    唐韵淡淡地道:“因为先帝将此宅传给朕时,并未将此事告知任何人,除先帝与朕外,再无人知晓。”
    议事房内完全安静下来。
    黄良阁更是瞠目结舌,打死也没想到,事情竟会如此发展!
    其他人震惊以外,反而终于彻底明白,为何陈言此前只是区区一方县令,入京也没几天,竟然就能拿到那宅子。
    合着那宅子的主人根本不是他啊!
    良久,太后脸色数变,才道:“不是哀家不信皇上,我大周所有房产,均有房地契。皇上若真是那宅子的主人,想必手上也有地运福宅的房地契罢?”
    唐韵喝道:“黎蕊!”
    一旁的黎蕊会意,立刻自贴身衣兜内取出一个纸封,打开后,取出数纸纸契,双手呈递给唐韵。
    唐韵将那纸契往桌上一放,道:“房地契在此,母后或诸公谁若想看,请看罢。”
    太后忍不住拿起那几张纸契,翻看了一遍,花容色变:“这……这……”
    于都等人不需要去看纸契,只看太后脸色,就晓得绝对无误,无不惊愕。
    “地运福宅竟真的是皇上所有?!可如此重要的宅子,皇上怎会让他住入?”好一会儿,太后才缓过来,忍不住道。
    “当初陈言入京,无处可住。”
    “朕因他立下大功,便暂时让他住入此宅。”
    “只待日后他寻得合适的住处,再行搬出。”
    唐韵淡淡地说道。
    范明德心思机敏,小心地问道:“恕微臣愚钝,陛下怎会随身带着这些?莫非是早就知道会有人提出此事?”
    这话提醒了其他人。
    房地契随身携带,确实不正常!
    唐韵意味深长地道:“不错,朕早已料到会有人这么做,故将契书携带在侧。朕便是想瞧瞧,有多少人会为礼制之事,置家国于不顾!”
    众人大惊,不过还没来得及反应,太后已露出愠色:“皇上何有此言?众人不过奏他僭越,纵然有误,也是因此前并不知道实情,与家国何干?”
    唐韵玉容生寒,道:“告诉朕,陈言当真今日便被夺官入狱,你们谁人可替得他,应对粮灾之事!”
    这下连太后都张口结舌,答不上来了。
    唐韵寒声道:“如今百姓粮灾未解,你等不思解决之法,却揪着一个未经证实的罪名不放,本末倒置,莫过于此!尔等,太让朕失望了!”
    这话虽是对众臣所说,她也半眼没看太后,但太后却听得脸上一阵青一阵红,一时作声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