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6章 这曲儿有点古怪
作者:南风听雨   翻云覆雨:从攻略尤物女帝开始最新章节     
    “你可知姬楚是哪里人?”陈言沉吟了一会儿,忽然问道。
    “知道,他是燕地朔城人氏。”姜仞答道。
    “燕地?他是燕王封邑那边的人?”陈言讶道。
    “不错,我曾比对他的口音、生活习惯、衣着打扮甚至来往之人,均无问题。”姜仞慢慢地说道。
    “你比对?”陈言意外地道。
    “当初他投宁王时,我已是宁王的心……心腹。”姜仞说到这里,大概是话说太多,又艰难起来,有些断续,“故而宁王让我去……去确认他可靠与……与否。”
    “你且休息罢。”陈言看他这模样,知道今日已难再问,遂抛下一句,转身出了屋。
    张大彪已经到左近调了一队京兆卫过来,守在刘氏医馆外面,禁止任何人去那抓姜仞。一听说是陈言要人,当值的京兆卫连个犹豫都不带,屁颠屁颠地就来帮忙。
    与刘望叮嘱一番后,陈言才坐上马车回府,一路上不断头脑风暴,反复思考前后一切。
    宁王肯完全信任姬楚,一定程度上是姜仞这个讨厌姬楚之人帮了大忙。
    他既然讨厌姬楚,自然不会替后者在来历上作假,从而让宁王更加相信姬楚。
    但清夫人给出的期限是不到十天,而燕地离此相当之远,让林广派人去查的话,十天之内,未必查得到多少有用的消息。
    一时间,陈言也不禁有些头大。
    清夫人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一把是她改变命运的极好机会,因此没有任何退让的打算。
    不从她,就要拿唐韵和他自己的未来冒险,而且还是个大险。
    难不成,只能向她屈服?
    到了文昌台官署,陈言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奋笔疾书。
    倒不是写他的演义故事,而是将燕王、益王、宁王、姬楚、张移、公孙城……等相干人等,全部写了出来,厘一厘整件事。
    如今没什么头绪,唯有用笨办法来试试,看找不找得到点灵感。
    捣鼓了一个时辰,倒是把事情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越理越清,可究竟宁王和姬楚可能有什么失败后的安排,仍是没辙。
    真正关键的地方,还是姬楚、公孙城和张移。
    这仨投靠宁王是关键转折点,那之后宁王的大计才正式形成。
    而且这大计应该是看到唐韵登基,才开始设计的,不然后续撺掇燕王谋反之事根本无法办到。
    陈言盯着姬楚、公孙城和张移三个名字,半晌眼珠都不动一下。
    两个死的,一个活的,活的这个看样子是审不出啥来了,死的两个,张移,陈言与他接触不多,了解颇浅。公孙城倒是接触得多一些,不过也好像没透露过什么可疑之处。
    等等,公孙城死的时候,好像叫了一个女子的名字,或者说称呼,叫什么妩娘。
    而且因为中毒时失去意识,唱了个曲儿。
    失去意识时还能完整唱出来的,自然是记忆深刻到了极致,几乎近于本能。
    想到这里,陈言忽然一震。
    大周这个时代,可不是音乐泛滥的时代,每个人一生能听到的乐曲相当有限。
    而还有曲词、可以拿来诵唱的,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很多人半辈子听过的曲子,都是父母长辈唱的。
    但奇怪的是,公孙城出生长大的地方,是在江州益扬。
    益扬是个大城,乃是益王的封邑。其地繁荣,名人名曲也很多。
    当初陈言搞县文工团时,专门研究过大周各地的音乐、舞蹈等文化。
    青山县原本就相当于一个移民为主的县,原住民不过几千,全国各地的人都有。陈言为了研究这些地方的音乐舞蹈文化,曾经向许多人求教过。
    其中就包括了益扬城。
    至少在他听过的益扬小曲儿里面,没有这种曲风。
    那曲子当时陈言因为觉得曲风陌生,还有意地去记了一下,大概还记得调子和曲词。
    “华华倾兮森盖,洨洨覆兮良檽……”
    “祈娥神之舞绝,拜英仙之歌罢……”
    “江兮波盈,月兮皎缺……”
    ……
    益扬是个临海的城池,小曲的曲风其实还挺豪迈开阔,像这种有些华丽的曲词,确实不像是出自那里。
    而公孙城离开益扬之后的经历,是一片空白。
    难不成这曲子是他在那期间记下来的?
    那所谓的“妩娘”,又是何人?
    哎,刚才应该跟姜仞问一问公孙城的,可惜当时只想着姬楚,忘了这事。
    看来一会儿或者明日,得再去找他问问。
    “咚咚咚!”敲门声响了起来。
    “什么事?”陈言回过神,问道。
    “大人,有个叫路正的人,说大人让他过了晌午来这找您。”外面传来秦央的声音。
    “知道了,让他进来罢。”陈言随口道。
    不多时,弄部大牢那狱卒路正,战战兢兢地走了进来。
    一入屋,他见到陈言,连忙拜倒在地:“小的见过右仆射大人!”
    陈言淡淡地道:“起来罢。”
    路正连忙爬了起来,陪着笑脸道:“大人,小的来这是……”
    陈言打断他的话:“一会儿本官写封举荐书,带你去吏部。”
    路正原本心中忐忑,不晓得陈言认不认账,想不到他竟然如此直接,大喜道:“小的多谢大人!”
    大周的入仕多为举荐制,其中包括地方举荐和上官举荐。
    通常情况下,每个部门内部的职位,会由该部内的上官举荐。比如刑部的官儿,就由范明德负责,别部的人纵然举荐了他部的官,也常会被刷下来。
    譬如何进尧如果将户部的官员举荐去做刑部的官,刑部会用尽各种办法将其刷下去,避免自己内部系统被外敌渗入,影响了自己这方朋党的权力。
    这一点,即使路正只是个狱卒,也很清楚。
    但陈言不同。
    虽然皇上已经将六部部分职能独立出来,但文昌台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另外那部分职能上,都仍然是六部的上司。
    所以陈言这个如今的文官之首肯举荐他,而且还只是个举荐一个从七品的官员,除非吏部拿到他干过违法乱纪之事的铁证,否则这司狱之位他便是大有希望!
    只能说,高官就是高官,任性!居然这么儿戏便真答应帮忙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