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住一晚自己的四合院儿
作者:大漠流风   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最新章节     
    一大早,大春儿就开始忙碌起来。
    两位领导一起来,说不是来视察工作的,大春能信吗?
    这让大春儿觉得应该足够重视才行。
    前一天下午,就把办事处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大春满意地看着整洁一新的办公室,仿佛听到了领导们倒背着手夸奖的声音一样,心里美滋滋的。
    准备好了一切后,大春儿带上了两个兄弟,来到火车站等着接站。
    见了钱亦文和王秉春,大春儿一招手,那两个人赶忙接过了他们抬着的旅行袋。
    大春儿问道:“钱总,王哥,您二位辛苦……
    “咱先去办事处看看?”
    “去你家吧。”钱亦文琢磨了一下后,说道。
    “嘿嘿……”大春儿一声憨笑,“钱总,是您的家……”
    钱亦文一笑,说道:“嗯嗯,是我的家……”
    “大春儿,那两家的东西,都搬出去了吗?”
    大春儿一脸得意:“早都搬出去了,我都给您收拾利索了。”
    王秉春问道:“多大个院子呀?住两三家?”
    “不太大,就一个小四合院……”钱亦文一边上车,一边说道。
    大春儿也说道:“王哥,不是两家。
    “加上租户,拢共六七家呢。”
    老王感慨了一句:“卧槽!那得多乱哪?”
    院子里,另外两家房门虚掩。
    推门进屋一看,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一点东西都没有了。
    只有大春儿的正房里,还有些桌椅板凳没收拾走。
    就连煤炉子都还在那里,旁边还给有一摞蜂窝煤。
    大春儿他爸还真是考虑得挺周到的,连暖壶都给留下了。
    大春儿一脸憨厚地说道:“钱总,我爸爸说,您来收拾房子的时候,肯定是不能先置办家具。
    “这些旧东西就不拿走了,您别嫌弃,就先将就着用吧。
    “等您拾掇利索了,家具都置办齐了,这些破烂玩意儿当劈柴就行了。”
    钱亦文说道:“老爷子想得还挺周到的。
    “等我们收拾完了,有用的你就拿回去吧。”
    大春儿嘿嘿一笑:“我爸爸说,这些东西也不方便往四楼上边搬……”
    看来,老头儿一定是觉得这些东西没法和他的楼房匹配,所以压根儿就没打算要。
    摸着一张包了浆儿的条桌,钱亦文心中暗想:看这颜色,看这木料,还有做工,该不会是宫里或是哪个王府里流出来的吧?
    钱亦文转对王秉春说道:“姐夫,够宽绰吧?”
    “够局势!”老王四处看了一圈,问道,“今晚咱不会是要住这儿吧?”
    “有啥不好?”钱亦文说道,“我住正房,东宫西宫随便你挑!”
    老王横了他一眼:“你才娘娘呢……”
    大春儿说道:“钱总,还是去办事处住吧。
    “这儿没个行李不说,而且天儿冷,咱们还得自己捅煤球炉子。”
    钱亦文说道:“没事儿,你王哥啥都会。
    “让他烧炉子,我出去买行李去。”
    大春儿说道:“哪用得着你去,这片儿我最熟了,我去买。”
    大春儿拎着两套行李回来的时候,俩人还真把煤球炉给引着了。
    大春儿看着二人都没沾上煤灰的手,十分佩服。
    竖起了拇指说道:“您二位是怎么做到的?”
    钱亦文一指王秉春:“你王哥出的主意。”
    王秉春一脸得意地说道:“拿一块蜂窝煤,去和邻居换一块通红的煤球,多简单的事儿?”
    “哎呀!”大春儿不免惊讶,“王哥,您连老燕京这借火引子的事儿都门儿清?”
    王秉春看了一眼大春儿:“比鸡毛换糖还难吗?”
    大春儿挠了挠脑袋,嘿嘿一笑:“出去吃饭吧,带是上次那个烤鸭子。”
    “大春儿,别出去吃了,咱这不是有家吗?”
    太贵,钱亦文不想让大春儿破费,而且坐在家里的感觉还是比坐在那儿好。
    入夜,三个人围坐在桌边,吃着大春儿买回来的一堆燕京特色。
    喝的,是大春儿爸特意留下来的两瓶好酒。
    好酒,再难喝到了吧?
    问了问办事处那边的事儿,钱亦文对大春儿说道:“明天,还得麻烦你开车,送我们去一趟香山。”
    听钱亦文提起香山南麓37号,大春儿满脸兴奋。
    当日,在那屋子里,他以办事处主任的身份,收获了许多尊重。
    后来回访时,那两个企业的人还拐弯抹角地探问过,到底和领导啥关系。
    大春儿遵照钱亦文的意思,即便是被灌醉了,也什么都没透露。
    “行!明天一早我就来接你们。”大春儿答应道。
    钱亦文把大春儿的自得看在眼里,心里犯起了核计。
    琢磨了一下,嘱咐道:“大春儿,对那些企业的人,咱得态度好点。
    “领导把路给咱铺好了,接下来,咱就得拿自己当个生意人和人家相处。
    “可千万别让人觉得咱有骄人之气。”
    大春儿明白钱亦文话里的意思,当下点头说道:“放心吧钱总,不会让您失望的。”
    想了想,大春儿又接着问道:“钱总,办事处刚建好,您也不想着去瞧一眼?”
    钱亦文拍了拍大春儿的肩膀说道:“有你在,我还去看啥?
    “你帮我买两张后天去羊城的车票,就行了。”
    大春儿说道:“没问题,保证明天晚上之前,给咱们送过来。”
    大春儿走了之后,王秉春问道:“你这都整几处窝棚了?
    “我有点不太明白,你到底想在哪儿落脚。”
    钱亦文想了想说道:“落脚,还是得在三合堡,还是得在吉春。”
    王秉春不解地问道:“人家都奔着大地方,你咋还老惦记着回去呢?
    “既然不想出来,你买这么大个院子有啥用?”
    钱亦文看了看王秉春,说道:“这不是寻思着来来去去的,有个落脚的地方嘛。”
    王秉春说道:“两万多块钱,就买个破院子落脚?
    “有那两万多块钱,都够住半辈子宾馆了!你是咋想的?”
    钱亦文看了看王秉春,没言语。
    老王还年轻,修为尚浅。
    有些话,和他说了,他也理解不了。
    住宾馆划算,谁还买房子干什么?
    大春儿走了之后,老王喝了小半斤的二锅头,
    ……
    香山南麓37号。
    大春儿开着车,带着钱亦文和王秉春一路盘山而上。
    三人下车后,钱亦文上前按响门铃。
    一个三十几岁的中年妇女隔门相问:“同志,你有事儿?”
    钱亦文躬身向前,微笑答话:“王嫂,我姓钱,从淞江来。
    “您不认识我了?
    “我和领导约过的……”
    宰相门人三品官,这个门里的每一个人,都值得他尊重。
    王嫂一笑,打开了门:“想起来了,想起来了!
    “领导交待过了,快进来吧。”
    钱亦文转身,见王秉春正和大春儿从后备箱里抬出旅行袋来。
    到了门口,王秉春停住了脚步,对大春儿说道:“大春儿,我看这沿途的风光挺好的,你带我四处转转吧。”
    大春儿一脸茫然,看了一眼离自己不到两米远的房门。
    但王秉春已经把袋子放下了,他也只好松了手。
    老王对钱亦文说道:“我俩转一圈儿,一会儿在门外等你。”
    说完后,转身走了。
    大春紧赶了两步,磨叨了一句:“有啥好转的?再往上,就不让走了……”
    王秉春说道:“不要紧,那咱往回走。
    “你带我去蓝靛厂、火器营儿看看。”
    大春儿一边回头回脑,一边问道:“那破地方有啥好看的?”
    “去见个朋友……”
    “谁呀?你咋没说过呢?”
    “你不认识,松老三!”
    大春儿闻言,忍不住浑身一抖。
    你是哪个时代的人?怎么还认识松老三……
    王嫂叫了两个人出来,把大旅行袋抬了进去。
    王嫂对钱亦文说道:“领导说,他书房安静,请您去那儿。”
    钱亦文笑了笑,躬身说道:“那就麻烦王嫂了。”
    书房门外,王嫂轻轻敲了敲门,得到应声后,退了下去。
    “领导好!”钱亦文微笑着走进屋来,“没打扰到您吧?”
    正在悬腕挥毫的领导,顺手指了指桌边的椅子:“说什么打扰不打扰,这不正在等你嘛!快请坐……”
    领导放下手中的笔,擦了擦手。
    对钱亦文说道:“我听你大爷说,昨天就到了,怎么没来这里住?”
    钱亦文说道:“领导,昨天到京的时候,已经挺晚了。
    “没敢来打扰您,就在办事处住了一晚。”
    瞄了一眼领导的字,钱亦文说道:“领导,您这《受禅表》还差一行了,为什么不写完呢?
    “正好也让我从旁学习一下。”
    领导抬眼看了看一直没有落座的钱亦文,重又操起了笔。
    “好,那我就写完它。”
    领导一边润笔,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问道:“小钱,你知道这《受禅表》的来历?”
    钱亦文说道:“略知一二。”
    “说说看……”
    “领导……”钱亦文说道,“这是汉献帝让位给曹丕的时候,为了体现曹魏的仁心而立的碑。”
    “知道是谁写的吗?”领导问道。
    钱亦文说道:“领导,据说这块三绝碑是王朗撰文、梁鹄书写、钟繇镌刻。”
    领导停了笔,抬眼看了看钱亦文。
    钱亦文低头看去,因笔锋停顿的缘故,一笔悬针竖变成了“短粗胖儿”,还积了许多的墨。
    钱亦文赶紧拿起一旁的小块儿宣纸,盖了上去。
    “接着说啊……”待钱亦文取走了纸,领导又开始蘸墨落笔。
    钱亦文略一沉吟,说道:“领导,我就知道这些。
    “还是路过中州的时候,恰巧走到了书家楷模钟繇的故里,听当地人说的,别的就不知道了。”
    我们平常说的“楷模”,还真的就是来源于把楷书写得非常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