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三十六厂,真要完了?
作者:大漠流风   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最新章节     
    回程的时候,老周受邀坐进了钱亦文的车里。
    英子想通过这个打头的,了解一下情况。
    “周师傅,这一天咋样啊?”英子问道,“能抵得上工资不?”
    “没抵上……”老周说道。
    英子和钱亦文对视了一下,问道:“差多少啊?”
    老周兴奋地说道:“没差多少!
    “今天早上不是耽误了一会儿吗?
    “要是不耽误那一会儿,肯定比工资多。”
    “那就好……”钱亦文念叨了一句。
    “周师傅,待会儿你通知大家一声,明天早点走,能多出点活儿。”英子说道。
    老周答应一声,犹豫了一下,问道:“董……董经理,咱还用不用人了?”
    英子回头问道:“周师傅,你的意思是?”
    老周憨笑一声:“我听林场长说,咱这山上又有宿舍又有食堂的……
    “我寻思着让我家那口子也来,我俩就不来回跑了。
    “能多干不少活儿。”
    英子说道:“周师傅,嫂子她不是身体不好吗?”
    老周说道:“我也不指着她出多少力,帮我倒腾倒腾草,总还行吧?
    “这山清水秀的,没准儿对她的病有好处呢。”
    英子痛快地答应了下来:“行!那你就让她来吧。
    “就是这地方交通不方便,你得把常用药都给她带上。”
    老周的神色,黯淡了下来:“啥常用药啊!
    “索密痛和安乃近,就是常用药……”
    看手写的字,这个就是去痛片。一千片一瓶,产自65年。是百姓常备药,没精神的时候,也可以吃一片。
    钱亦文听得真切,心里好一番不是滋味儿。
    这,就是为国家贡献了毕生力量的林业工人和他们的家属……
    老周的话,说得一车人都沉默了。
    钱亦文从后视镜里看去,大爷的神色尤其黯淡。
    自打当上菜农后,这种神情大爷少有。
    三十六厂的兴衰荣辱,大爷可说是见证了整个过程。
    从家家日子富足,到衰败得为炊米愁;
    从工人家属都趾高气昂,到提起话儿来都羞于报自己的家门……
    大爷,有没有点儿责任?
    老周说完之后,又沉浸在马上就要脱离窘境的喜悦中。
    丝毫没留意到大爷的变化,但刘景升看出来了。
    他想打破这个僵局,可犹豫再三,没找到合适的话。
    最终,还是钱亦文先开口了:“大爷,今天带了些啥菜回来呀?”
    “都给山上留下了,就带回来点豆角子。”大爷淡淡说道。
    回头看了一眼刘景升和老周,大爷接着说道:“你和周师傅拿回去吧,两家也够吃几顿的了。
    “就在你们身后放着呢,下车的时候别忘了。”
    刘景升说道:“钱老,你这么大岁数了,莳弄点小园子不易,自己留着吃吧。”
    大爷说道:“你们拿回去吧,好歹能省点买菜钱。
    “我这三天两头就来一趟,缺不着菜吃。”
    到了公司门口,大爷执意把一袋子豆角塞到了刘景升手里:“你家要是不缺菜,就都给老周吧。”
    说罢,转头就走。
    钱亦文说要送他,都没回头。
    钱亦文和刘景升说了几句话。
    一回头,发现禇再良已经斜背着小挎包走远了。
    “连饭都不吃,这么晚这是干啥去了?”钱亦文问英子。
    英子说道:“他说去买东西。”
    看着禇再良行色匆匆的背影,钱亦文皱了皱眉头。
    怎么又添了个神叨叨的毛病?
    这么晚了,能买啥东西?
    难道说春城还有鬼市?
    回到公司,英子从食堂打了饭菜,一家人围在办公桌边。
    纪兰凤揪扯了一下钱珊的衣服,说道:“这孩子跟气儿吹的似的,这衣服又小了。”
    钱亦文看了一眼,说道:“妈,那明天你和英子抱着她去买几件吧。”
    纪兰凤寻思了一下说道:“要不,回一趟三合堡?
    “钱多那时候的衣服还都留着呢,拿来一样穿。”
    钱亦文咧咧嘴说道:“妈,买几件能花多少钱?
    “那衣服早都过时了,别给她穿 了。”
    老太太白了他一眼:“一个小孩子,她还能挑啊?
    “你小时候穿的,不都是你那几个姐姐穿剩下的?”
    大姐穿完二姐穿,三姐穿完了,才能轮到他……
    钱亦文想到这些,皱了皱眉头,自己的童年啊!
    老太太又接着说道:“哪儿哪儿都得花钱,你儿子又要钱了!”
    钱亦文看了一眼小嘴频动的钱多,问道:“又要钱干啥呀?
    “一天天的,除了吃就是花钱。”
    钱多停住了筷子,指了指钱珊:“没她花钱多!她吃的都比我多。”
    钱亦文说道:“来,你说说,她这么小,怎么能比你吃得多?”
    钱多有点怒了:“我能上学,她还啥也不能干,还净吃好的……
    “吃点奶粉,我都得偷……”
    “哎呀,你他妈还有理了!”钱亦文骂了一句,看向了老妈。
    纪兰凤说道:“要给老师买礼物。”
    钱亦文撂下了筷子,这股风气,这时候就有了吗?
    这是要排座次了吗?还是又到教师节了?
    那边,钱多一边嘟嘴嚼着东西,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老师……要走了……
    “给老师买礼物……不少钱……”
    “咋回事儿啊?”钱亦文问老妈。
    老太太说道:“一共就那么两个半老师,又走一个……”
    “再走一个,这不是没人教了吗?”英子问道。
    纪兰凤说道:“有,我看那个天天开门锁门的老太太都上手了。”
    钱亦文听了,哭笑不得。
    看来,三十六厂的幼儿园,这是也要完了……
    英子叹了口气:“刚去的时候,还三十多个孩子呢。
    “现在,总共就剩十多个了。”
    钱亦文说道:“不行就换个地方吧。”
    “这附近就这一个幼儿园,往哪换?”
    钱亦文想了想,也是。
    这前前后后,方圆几里住着的,都是三十六厂的人。
    这时候还没有私立的学校,可不就这一家吗?
    “明天,找他舅舅去!”钱亦文突然想到了董树果,“让他舅舅给想想办法。”
    制鞋厂,总不至于也像三十六厂一样吧?
    人民群众,可是谁都得穿鞋的。
    英子说道:“明天,咱不是还得去柞树沟吗?
    “咱俩跟两天,看看情况,去羊城的时候,也放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