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底层劳动人民的心声
作者:大漠流风   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最新章节     
    钱亦文知道,老妈向来节俭。
    就算她想买补品,宁肯拎个大肘子回来,也不能买这玩意儿。
    老太太说道:“你大姐和你大姐夫来了。”
    “大姐夫?”钱亦文问道,“是王伟峰,还是赵奎中?”
    “王伟峰。”
    钱亦文心中暗笑,大姐倒是时常来,可是王伟峰太忙了。
    既得安抚民心,又得关心自己头发……
    “媳妇儿,走,回访一下。”
    领导都是无事不下乡,来了必然是有事儿。
    坐进王伟峰的办公室里,钱亦文笑道:“大姐夫,这些天,头发见长没有啊?”
    王伟峰摘了帽子,钱亦文扫了一眼,奇怪地问道:“大姐夫,这些天没去祖教授那儿?
    “这头发怎么感觉比我走的时候还少了呢?”
    王伟峰叹了口气:“几天一趟,没断了去。
    “可是,厂里的烦心事儿太多,想长出头发来,难哪!”
    王伟峰的难处,很多很多很多……
    三十六厂,就像一匹快要瘦死的骆驼。
    在瑟瑟寒风中,步履维艰,等着变成一堆白骨。
    三十六厂的人都知道,王伟峰很难。
    但所有人又都不得不难为他。
    谁让你是主心骨了呢?
    王伟峰现在是一心想离开这个穷坑,可他几次的人事调动都没有获批。
    亏空太大,已经摆到了明面儿上。
    想“净身出户”,工人们坚决不干。
    听王伟峰说了半天,钱亦文皱起了眉头。
    王厂长的嘴里,不是工人们天天闹,就是他这个领导当得有多难……
    “大姐夫,能有多大亏空啊?”钱亦文一语直击要害。
    眼瞅着都要完犊子了,还说这些有什么用?
    眼下的问题,无非两点:怎么回事……怎么解决……
    王伟峰说道:“实欠工人工资,七百多万……”
    英子听了这话,吃了一惊:“七百多万!咋这么多?”
    王伟峰愁眉苦脸地说道:“你算呗……
    “一个工人一年按五百算,五千多工人,一年就二百多万。”
    钱亦文想,这得是好几年没发过工资了,才能够他那七百多万的数儿。
    “大姐夫,那你想到什么办法没有?”钱亦文问道。
    王伟峰说道:“这不是就想出一个办法,想调到别处去。
    “哪怕降个级都行,可就是不批准。”
    钱亦文轻咳了一声:“大姐夫,我没问你自己的事儿。
    “我问的是怎么处理三十六厂眼前的事儿。”
    王伟峰两手一摊,连脑袋都懒得去挠了。
    钱亦文倒是开始挠头了。
    和王厂长说话,不太容易凑到一个频道上了……
    又聊了一会儿,钱亦文起身说道:“大姐夫,我回来还没上山去看看呢。
    “我明天回来的时候,咱俩再聊。”
    送钱亦文出门的时候,王伟峰犹豫了一下,说道:“兄弟呀,你回去帮我琢磨琢磨,看有没有啥好办法。”
    钱亦文答应一声,心想你说了这么半天,好像就这句话有点用。
    ……
    次日,钱亦文带着英子和大爷,一起赶往了柞树沟。
    路上,大爷问道:“王伟峰跟你说啥了?”
    钱亦文说道:“大爷,他让我帮他想想办法。”
    “想出来了吗?”
    “这不是正在想吗?”
    大爷叹了口气:“唉!那么个空壳子,都分给大伙儿,一户都分不上一百块钱……
    “要是真有啥分,还至于连工资都发不出去吗?”
    钱亦文问道:“大爷,据你所知,三十六厂现在最值钱的是啥?”
    大爷想了想:“啥也没有!就是地皮够宽敞。
    “可总不能一家分点儿,像我一样种菜吧?”
    地皮!
    钱亦文突然灵光一闪,看向了英子。
    “瞅我干啥?”英子好奇地问道。
    “瞅你咋的?”
    钱亦文嘿嘿一笑:“董总,你的房地产公司成立了以后,有没有兴趣建设建设家乡?”
    英子想了想,大概明白了钱亦文的意思:“你要在三十六厂搞房产?”
    “不行吗?”
    英子皱皱眉头:“咱这边能行吗?”
    钱亦文拍了拍方向盘:“安得广厦千万间……
    “天下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房子。
    “这么大个省会城市,卖房子还成问题吗?”
    英子说道:“人家丁纪洲能来吗?”
    钱亦文说道:“咋不能来?
    “三十六厂这地理环境多好,正符合他的要求!”
    英子咧了咧嘴,心中掠过渔圳和羊城的繁华。
    钱亦文说道:“媳妇儿,你看,我给你整几句词儿——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半小时直抵城市核心;
    “依山傍水,远离喧嚣,养生怡情难得的园林盛景……”
    大爷打断了钱亦文的话:“你要说傍水,我还信,咱好歹有个快要干了的莲湖。
    “可是,哪依山了?”
    钱亦文遥遥一指,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
    大爷瞪大了眼睛:“你可真敢说!
    “离着一百多里,你都敢依?”
    钱亦文笑道:“大爷,文案就这样……
    “这话要是让开发商说,比这还得没边儿!”
    英子担忧地说道:“我看,丁纪洲未必能来……”
    几天的了解,英子看得出来,丁纪洲对地产来说,是个行家。
    他对渔圳和羊城,也非常感兴趣。
    而感兴趣的原因,不外乎是人家那边的大环境。
    真让丁纪洲到春城一看,这差距这么大,人家还能投资吗?
    “媳妇儿,我有信心能劝得动他!”
    钱亦文说完后,又改口道:“我有信心,你能劝得动他!”
    大爷听了一会儿,开口问道:“咋的?你们俩要盖房子卖?”
    英子说道:“大爷,在渔圳那边都已经和别人合伙了。”
    听了英子的话,大爷没作声。
    这是侄媳妇儿说的,这要是侄小子说的,说啥都得来上两句。
    眼前的摊子,守好了就行了,老想那些没谱的事儿干啥?
    城西有个地方,不是盖了商品房了?
    几百块钱,就能买一个方块,谁能花那钱?
    听说,现在还闲着一半儿呢。
    英子问钱亦文:“那你打算怎么打动丁纪洲?”
    钱亦文想了想说道:“我得把情况先摸清楚,再去和他说。
    “今天,咱先不想别的,看看山上的情况再说吧。”
    钱亦文一边说,一边把车停在了路边:“媳妇儿,你来开一会儿。”
    英子一边下车,一边一脸不情愿地说道:“又拿鸭子上架……”
    钱亦文说道:“不练,咋能出手呢?
    “等你练成了,我给你整个敞篷的。”
    大爷听了,问道:“四轮子呀?”
    钱亦文笑道:“四轮子,大四轮子……”
    mclaren,是四轮子的一个品牌。听说,卖得不怎么好……
    翻过一道山梁,远远可以看到柞树沟了。
    爷俩都开始张望起来。
    老头儿的注目点,是他的菜地。
    又有一个星期没来了,阎经理最近也不知道在忙啥,就是抓不着影儿……
    钱亦文看到的是,山坡上黑压压的一大群人。
    看样子,这些天是又有新人来了。
    周师傅两口子正在院里捆着草。
    见钱亦文和英子下了车,赶忙跑了过来。
    “嫂子,你咋又来了呢?”英子问道。
    周嫂子笑着说道:“拿了两回药,老教授说,山上空气好,就别在家了。
    “说戴上点口罩,对别人没影响。”
    一边说,一边按了按嘴上的口罩,礼貌地向后退了一步。
    钱亦文看到,周嫂子的面色,好了许多。
    更重要的是,眼里有了光芒。
    英子递过两包草药:“嫂子,又给你带了点药。”
    “又让你们花钱……”
    周嫂子一边接过药包,一边回头对老周说道:“这回,说啥都得给人家钱了。”
    老周憨憨一笑:“给,这回得给。”
    钱亦文说道:“周师傅,之前买的保肝片,得花钱。
    “这个,是我自己配的。
    “药都是自己饮片厂的,没用外抓药,没啥成本。”
    老周说道:“饮片厂的药材,不也是花钱来的吗?”
    “没多少钱……”钱亦文说道,“周师傅,要是非要给,那五毛钱的猪胆钱你给我就行。”
    五毛钱?
    周师傅和大家一起笑了起来。
    周嫂子看了英子一眼,说道:“你等着……”
    说完了,转身跑回屋去。
    不一会儿,周嫂子像个小孩子一样,举着一棵悠悠秧儿跑了出来。
    递给英子后,说道:“董总,这黄悠悠可甜了。
    “本打算今晚拿回去给儿子吃的,你尝尝。”
    黄的,更甜些……
    周嫂子的热情和笑容,钱亦文都看在眼里。
    一个肺结核病人,就像三十六厂一样。
    伸把手就救活了,放任不管,可能就没命了。
    从周嫂子身上,他找到了解决三十六厂问题的方法。
    想了想,钱亦文对周嫂子说道:“嫂子,你过来,咱俩单独聊聊……”
    周嫂子愣眉愣眼地看了一眼钱亦文,向前走了两步。
    “嫂子,要是现在三十六厂能把欠周师傅的工资都补上,再给你们一家寻找一个稳定的来钱道儿,你愿意吗?”
    周嫂子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愿意……我愿意……”
    底层劳动人民的心声!
    钱亦文想,这句“我愿意”,远比王伟峰的形势分析要实惠得多。
    “三十六厂,能有钱给我们发工资吗?”周师傅小心问道。
    钱亦文反问道:“周师傅,如果厂里想到了办法,但得变卖点家产。
    “你说工人们能不能有意见?”
    老周想了想说道:“都不能说啥!”
    钱亦文点了点头,心里明白了。
    周师傅夫妻俩,虽然不能代表三十六厂所有人,但想法很具代表性。
    少跟我谈他妈的情怀!
    我都要饿死了,这时候说啥都不如来一袋苞米碴子管用。
    周师傅掂了掂手里的药包,不好意思地说道:“你们说会儿话,我给你嫂子把这药熬上去。”
    看着周师傅急匆匆地进屋了,钱亦文想:你看看,是不是到什么时候命都是最重要的?
    钱亦文对英子说道:“走,咱们去看看刘师傅……”
    林久胜和刘景升见了钱亦文,放下了手里的活,走了过来。
    “回来啦?”刘景升打着招呼。
    “嗯!”钱亦文答应了一声,“刘师傅,耽误大家一会儿,我有点事儿要和大伙说。”
    刘景升一声吆喝,人群聚拢过来。
    钱亦文的想法,再一次得到了验证。
    工人们虽没从钱亦文的口中听到究竟要卖啥,但也没人提出疑义。
    他们都知道,三十六厂还能有啥值钱的东西?
    就算有值钱的东西,不卖,难道还能是他们的吗?
    卖了,也是拿来给他们发工资,谁能说啥?
    人群散去,钱亦文对刘景升说道:“刘师傅,我拜托你个事儿。”
    刘景升说道:“啥拜托不拜托的,有事儿你就说话就行。”
    钱亦文说道:“刘师傅,回三十六厂,让我姐给你提供一份全员名单。
    “你组织些人,帮我逐个了解一下,这个思路能不能贯穿下去。”
    “这都不用问!”刘景升说得很有把握。
    钱亦文说道:“刘师傅,别的!
    “你忘了第一天来这儿的时候,送钱不是还有人不乐意吗?”
    刘景升想了想,点了点头。
    啥人都有,啥事都得防着点儿。
    英子问道:“刘师傅,大伙儿对现在的待遇还满意吗?”
    刘景升嘿嘿一笑:“董总,有啥不满意的?
    “舍得出力的,这一个月下来,准挣五十多块钱!”
    英子笑着问道:“那刘师傅你能挣多少啊?”
    “我?”刘景升说道,“就四十多吧。”
    英子瞅了瞅刘景升的大体格子,问道:“刘师傅,你怎么还没挣过他们呢?”
    刘景升憨憨一笑:“这帮人,心眼子贼多。
    “一到地头儿,先把最荒的垄都占上了。”
    英子笑道:“刘师傅,那你不会也多长点心眼儿?”
    “嘿嘿……我能和他们抢吗?”
    钱亦文说道:“刘师傅,以后你就把重点放到管理上。
    “你就算一根草都没拔回来,我也按收入最高的那个人给你发工资!”
    刘景升连连摆手:“可不用可不用……
    “啥也不干,还多拿,让大伙儿看着不好。”
    钱亦文重重拍了拍刘景升的肩膀。
    别的不说,这真是个好的带头人!
    三十六厂要是让刘师傅当厂长,没准儿落魄不到这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