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人物小样:三妯娌
作者:大漠流风   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最新章节     
    某个冬天,妯娌几个坐在炕上,各自忙碌着。
    二大娘正在纳鞋底儿,一条麻绳拽得仿佛要生了烟一样;
    四婶一边理着手里准备打袼褙用的碎布,一边把一天来发生在三合堡的大小事情讲给两个嫂子听;
    纪兰凤正在完成一只41号鞋的总装工作。
    这道工序很重要,关系到穿鞋的人的舒适感。
    一个不经意留下的线头,都可能会磨脚……
    一到了冬天,做鞋成了东北一景。
    利用冬闲,女人们得把一整年要穿的鞋都准备出来。
    像老钱家这几位勤快些的,会积累得更多,几年都穿不完。
    “三嫂,你儿子一天天的总在外边跑,见的都是有头有脸儿的人物,你给他做这么多鞋,他能穿吗?”
    老广播汇报完一天的工作后,开始和纪兰凤拉起家常。
    纪兰凤停了手上的动作,眯眼笑道:“他说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走得稳行得正,踏踏实实走天下……。”
    “啧啧!”二大娘撇了撇嘴,“再好还能有那铁掌踩在地上咔咔响的大皮鞋好?”
    纪兰凤白了四婶一眼:“你懂个六!人家出门穿皮鞋,回来就换这个,说是图个舒坦。”
    纪兰凤何尝不知道,她做的鞋和儿子所走的路已经不匹配了。
    但,只要儿子不嫌弃,她就得做几双放到那儿存着。
    出去要面子,回家了连里子都不用要,舒舒服服最重要……
    ……
    三位老人,忙她们的。
    我们且来聊聊她们(这可能会牵扯出许多的题外话)。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女人,特色鲜明。
    就如三位老人一样,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干脆。
    也许外地人对于东北女人的印象,就如某音上看到的某鹅、某盈、某赤赤一样,一句话出口,直接干塌半边天……
    其实你们错了,有时候能怼塌整个天……
    文中的三位老人,又性格各异,也是都有原型的。
    二大娘和四婶有原型,纪兰凤更不用说了。
    我想不必多说,单从她能拥有名字这一点上,大家也能猜得到。
    你们不知道的是,笔者甚至差不多用上了她的真名。
    二大娘的描写,略有些平淡,原因是她在生活中也是如此。
    四婶则是十足的热心肠,也许拥有“老广播”这个雅号的人,大抵如此。
    甚至,有一年三合堡里来了一个和商宝莉一样的人,被老老少少的光棍们轮流光顾,四婶就曾感慨:这他妈不是糟践人吗?
    她一生无儿无女,最终和老头儿攒下的一点不算多的家产都留给了侄子。
    可是,生活中他能有一个钱亦文一样的侄子吗?
    得到侄子的照顾,也许是想强调亲情的作者,刻意的美化……
    纪兰凤的生活点滴,在三妯娌中要多很多。
    你看,二大娘被钱亦文骗回来后,就没怎么出过镜;
    自打钱亦文离开了三合堡后,四婶也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
    这不难理解,主要是因为笔者掌握了太多关于纪兰凤的素材。
    甚至包括她时常把钱珊叫成英子,这都是事实。
    还有,她怒骂生产队长的事儿也是事实,且几乎一字不差。
    连她剥葱时的动作和想法,都不是杜撰的。
    ……
    妯娌三个正一边忙活着,一边看着电视,突然一道雪亮的光照在了窗上。
    纪兰凤第一个抬眼,朝外边看了看,立马起身下地:“可不跟你们闲扯了!
    “我老儿子回来了,我得给他整口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