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封赏风波
作者:九龙玄宫塔道的老曾   穿越之赵云传最新章节     
    虽说自己临时起意,收赵云为徒,虽没有履行过师父的职责,但是好歹也是有些师徒名分。
    卢植看着一群大臣,不停的贬低赵云。再也忍不住,不顾皇甫嵩和朱儁的阻拦,硬是出列为赵云鸣不平。
    “哦?爱卿啊!你有什么要说,听说赵云是你徒弟?有什么就直说!”
    灵帝终于看到有人站出来,不是为了贬低赵云,阻拦自己的,当场高兴的说道。
    “陛下,老臣对赵云的封赏不做反对,也不做同意,全凭陛下旨意。”卢植恭恭敬敬的说道。
    “哈哈!此行此话朕爱听,你接着说。”
    卢植的话虽然没有拍马屁的成分,但是一向被各个世家压迫已久。
    今日难得有人说,一切听从自己的安排,顿时高兴不已。
    但是其他大臣就不一样,暗中将卢植和赵云拉到了宦官一党,暗骂卢植马屁精。
    “陛下!老臣方才听有人说,赵云杀敌数万不留俘虏,还筑京观,认为这手极其段残忍是吗?”
    卢植盯着方才的大臣说道。
    那名大臣听你,理直气壮的说到:
    “没错,难道不残忍吗?我大汉乃仁义道德之邦。哼,怎能给如此莽夫、屠夫封侯。”
    “是吗?那请问我大汉讲尽仁义道德,这数十年来,边境年年遭遇侵犯,胡人是否有和边疆百姓,我大汉一名讲过仁义道德?
    他匈奴惨杀我大汉子民,掳我大汉人口物资,侵我大汉领土,他们仁义了吗?他们就不残忍了吗?”
    卢植越说越激动,红着脖子怒声说道。没错,胡人何曾和大汉子民讲过仁义道德,他们又何曾不残忍。
    不带众人说话,卢植又继续怒声道:
    “赵云千里驰援雁门郡,破敌五万,诛杀左贤王于罗夫。又不辞万里追击代郡逃军,与定襄一举破敌。击杀匈奴王爷,俘虏匈奴王子,杀敌数万!此等功绩,在场何人敢不认?边界立碑,筑京观,壮我大汉之军威,扞我大汉之尊严,有何不可?又又和不妥?”
    “这……那……!”
    这名大臣支支吾吾,不知该说什么,偷偷的瞄了一眼袁愧,没想到袁愧此时脸色铁青,看来也是愤怒不已,只好缩了缩脖子,退到一旁,不敢再说话。
    “哼!”
    卢植冷哼一声,对着皇帝拱手道:“老臣方才言语过激,望陛下恕罪!”
    “朕恕你无罪,你说的对!今日这个候,朕封定了!”
    灵帝此时红光满面,一双“龙”目盯着众臣,不怒而威,亲自拍板定案表态道。
    “来人!”
    “奴才在!”
    “拟旨,赵云杀敌有功,扞卫大汉。封其为征北将军加冕“冠军侯”,望其能如霍去病将军一般,为大汉解决边患,开疆扩土扞卫大汉。”
    “陛下英明,奴才遵命。”张让立即拍马屁道。
    “陛下三思!“冠军侯”乃汉武帝专门设立,意义非同凡响,恐怕不妥。”
    袁愧出列说道。
    “不妥,不妥,有何不妥,就这么决定了。”
    “这……。”
    这让袁愧尴尬不已,这起来不是,不起来也不是。
    这冠军侯虽然没什么实权,只是一个挂职。但是好歹也是个侯爵,还加封征北将军。
    这倒是让何进很不爽,自己身为大将军,虽然不曾东征西。但是黄巾之乱时,自己也出了不少力,也扞卫了汉室尊严,别说封侯了,什么好处都没捞到。
    “陛下,如今定襄虽然已经平定,又是我大汉边境,不可无守将,不知陛下该如何任命。”
    袁愧出列拱手说道。
    “陛下,臣觉得赵云适合,经过这一战,臣觉得只有赵将军镇守,匈奴必定不敢南下。”
    一名大臣立即上前附和道。
    “阿父,你觉得呢?”
    “陛下!奴才既然诸位大臣都如此说了,那便让赵云继续领常山郡一职,兼定襄。
    毕竟常山还有数十万百姓嗷嗷待哺,把赵云调走早已百姓造反怎么办,堂堂侯爷镇北将军,也不能遣到定襄这种小县城任职吧。陛下你觉得呢?”
    一些大臣还想反驳,但是又不知怎么反驳。相信张让虽然是宦官,但是这话也没道理啊,
    谁愿意去接收常山那些百姓,这可是个烂摊子,谁接谁倒霉。搞不好哪天又出个什么道什么教来,自己说不定就等着掉脑袋了。
    “嗯,好就依你所说,各位爱卿没什么要说的,那便便退朝吧。”
    刘宏说了一句,便不管面目睽睽的各个大臣,转身离去。
    早朝后
    灵帝红光满面的,哼着小曲走进后堂。他已经忘记多久没试过,自己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决定了。
    这些世家似乎早已经忘记,这天下是他刘氏的天下,他们只是臣子而已。
    “阿父啊!日后与这个赵云多多亲近,这些世家已经越来越不把朕放在眼里了。”
    “奴才遵命。”
    ……。
    赵云还不知雒阳那边,已经对于他做了封赏,甚至还让他管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此时他正在指挥士兵打扫战场,将所有匈奴尸体集中在一起筑京观。田丰耶清点缴获物资,将缴获的物资统统打包。
    经过了几天的时间,终于处理完毕,望眼看去定襄小城。荒败不已,到处都是战斗的痕迹,破烂的房子。
    “主公,一切准备完毕,是否撤退?”
    田丰问道。
    “撤吧!时候不早了!先回雁门和张辽兄弟道个别,立碑一事还需要拜托张岱兄弟呢。”
    赵云带着众人那还回到雁门,张辽、张岱两人,纷纷上来道贺赵云此次大捷。
    对于张辽来说,此次赵云可算是狠狠的,为并州出了一口恶气。
    多年来,并州连年遭受匈奴鲜卑袭击,年年出征,年年讨伐,但是从未有过如此大胜。
    众人相见,难免一番客气不在话下。赵云在雁门休整了几日,赵云让田丰将名单交给张岱,将立碑一事委托给张岱处理。
    当然酬劳那肯定是少不了,如今边疆战士,物资兵器短缺。赵云决定把一部分缴获的物资,交给张岱和张辽处理。
    对于立碑一事,张岱十分愿意。晚上张岱再次找上自己的堂弟张辽。
    “文远,你觉得赵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