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找问题
作者:熬夜的神   重生1983,从卖小龙虾开始最新章节     
    出了门的刘文斌,碎碎念的走了,然后进了财务室,便和王姐一起下了楼。
    不给我发摩托车,我借用一下行吧!
    别以为我不知道,现在这台,和过几天抽奖的那台,都是给厂里配的,他作为副厂长,有权支配。
    “小温,小温,摩托车我用下,我带王姐取钱,等会要去发工资的。”
    正在一起一停的温荣金赶紧从车上下来,把车交到刘文斌手里。
    厂里女工,看到王姐下来,都一脸兴奋的围了上来。
    “王会计,王会计,我只干了十五天,有多少钱?二十块有了吧?”
    “......”
    “......”
    说话的太多,七嘴八舌的,王姐一句都没听进去。
    只是笑着从包里拿出几张纸,然后递了出去:“正好,你们把这个工资告示,贴在机关楼前的公告栏上,上面有明细,自己找自己的哈,我现在去取钱,都给我让一下啦!”
    女工们接过纸,王姐挤出人群,然后坐着刘文斌的车扬长而去。
    “都别抢,都别抢。”
    “我看看哈,这是一组的,一组组长,来拿你们组的工资单。”
    “这是二组的,二组王姐?”
    “三组李姐?”
    “四组?”
    “五......”
    “都别吵,都别吵,机关的工资单也在这,我看看哈,哟,销售部,昂?销售部才组建的都有工资,才几块钱啊,看来是一天一块钱。”
    “还有两块钱奖金!”
    当下,这个女工看了眼自己这组的工资单,果然,在最后一项里,也有两块钱。
    立马喜上眉梢,然后也不看机关的工资了,开始认真念起自己这组的工资。
    听着楼下吵闹的声音,李星锋再次站在窗口。
    从女工们的表情里可以看出,她们对这个工资标准是满意的。
    每个人都喜笑颜开。
    不少人还嚷嚷着让请客!
    “刘组长,刘组长,刘组长!”女工里爆发出一阵欢呼。
    “请客,请客,请客!”
    刘组长是哪个,李星锋以前不知道,但是今天认识了。
    刘组长是个四十多的女性,此刻被女工们围着,有些面红耳赤的。
    看样子是个能踏实干活,但不善言辞的。
    李星锋扒拉开窗户朝着楼下喊了一嗓子:“你们啊,差不多得了,刘组长都是辛苦钱,你们别起哄了,你们二百多人,刘组长这点工资怕不够你们吃的。”
    “等展销会结束,厂里摆长桌,开大席,我请你们吃。”
    “但是,这个大席,是有条件的。”
    李星锋卖了个关子。
    厂里的危机,还需要这些女工的配合,所以请大家吃饭,并不是一时兴起,这是他想到办法后,第一时间就决定的。
    “厂长,啥条件啊?”
    “是啊,是让我们加班还是干啥?”
    “加班?加班那是让你赚钱呢,肯定不是加班,厂长,到底是啥?大老爷们痛快给个话,别娘们唧唧的。”
    “哈哈哈哈!”
    “你们别这么说,厂长年纪还小,可能还不是个男人......”
    “哈哈哈哈!”
    “人家娃娃都两岁,说不定比你家老王厉害,哈哈哈哈!”
    比老王厉害?
    嗯?
    信息量有些大啊!
    厂里女工荤素不忌,开起玩笑来,完全不管李星锋是不是厂长。
    李星锋立马拉上窗帘。
    工厂生活就是这样,大家好的和一家人一样。
    尤其是这个年代的工人都挺质朴的。
    该忙的都去忙了,李星锋索性走到财务室,财务室就一个小姑娘在。
    “厂长?找老板娘么?去设计部带孩子了,我去喊!”
    “不用,把袜子厂的档案给我找一下,79年到现在的,然后把这段时间的销售进货清单,也给我找一下!”
    厂里所有的档案,都保存在财务室的里间。
    小姑娘麻溜的按照李星锋要求 把东西都找了出来。
    “厂长,看完了按照顺序归档啊,上面都是有编号的,别搞丢了。”生怕李星锋不懂,还专门提了一嘴。
    李星锋自然明白,这些东西,年底审计的时候都要的。
    或者将来他不再承包了,也是需要离任审计的,只不过会重点查他在位时候的单据,但往年的也属于会计资料,很多都是需要保存二十年的。
    李星锋点了点头,然后抱着一摞文件夹出门了。
    再次回到办公室,李星锋取出一个本子,准备记录一些他需要的重点。
    老周说他得罪人了。
    他重生以来,早就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子,再加上在这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各方面政策都是莫能两可,他又怎么会轻易得罪人。
    如果不是他得罪人,多半就是因为厂子的原因了。
    一个还能吃到计划任务的袜子厂,不说赚钱了,养活工人应该是不难的。
    但是生生被经营成了这样,以前他没多想,只是认为是历任厂长经营不善。
    但是老刘说过一句话,他们以前,也只是能拿到计划内的原材料。
    开玩笑么,这个袜子厂的硬件条件,单独拿出去,放在一般经济落后的省份,都能是支柱产业了。
    一个支柱产业,还都只能拿到计划内的物资,那不是在开玩笑?
    那一百台提花机,两百台缝纫机,都是好东西。
    在广州他又不是没见识过,好多民办的小厂子,都还是家庭式的作坊。
    他这个厂子,价值连城都不为过。
    难道是有人之前也想承包,被他截胡了?
    亦或是?
    李星锋整理思路,开始翻文件。
    79年的文件不多,先从资产开始看,只有提花机,还有一些袜子生产的其他配套设施,缝纫机十台。
    人事任命,直接略过。
    原材料进厂和生产销售清单,也完全没有问题。
    厂里经营正常,上交折旧,一年的利润有五万块,可以说是毫无亮点,中规中矩,放头猪都行。
    毕竟受到计划调配的嘛!
    随后,李星锋开始看下一年的,1980年,政策有了变化,袜子厂人事任命没有变化,资产没有变化,同样这年的原材料和销售依旧没有变化。
    袜子厂依旧一滩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