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背后小动作
作者:飞小猪   官运亨通:重生村官,扶摇直上最新章节     
    方凌开车到西平县城的时候刚好到了下午上班的时间。
    他先给县委组织部的部长俞允元打了一个电话。
    还好,俞部长在组织部办公室。
    方凌二话不说,开着车就去了县委县政府,顺便在县委县政府门口的商店里买了一包华子。
    这家商店的老板是个中年男人。
    见方凌只买一包烟,诧异的问:“你不是去里面找人办事的吗?”
    “是啊。”
    “小伙子,你这一看就不是求人办事的态度啊。看到这块牌子了没有?”老板指了指旁边的一块硬纸壳。
    高价回收烟酒!
    方凌看了看手里的那包华子,扔在老板手里:“刚买的,1万块回收了吧。”
    老板脾气还挺好,也不说什么,直接拿出了一条华子,递给方凌:“来,老哥教你怎么求人办事。这一条,你说多少钱就多少钱,送给你要求的人。当然,人家肯定是不会收的,你就塞给他,告诉他不要就来这里退,人家就懂了,事也会给你办好。”
    唉……
    算了,我又不是纪委的……
    方凌瞬间觉得无趣了,抓起老板手里的那包华子就走了。
    老板摇了摇头:“嘿,这年轻人……”
    方凌直接来到俞允元的办公室,坐下后就把烟拆了,递了一根给俞部长,然后找火机给他把烟点着。
    俞允元也很配合,抽了一口烟后问:“说吧,找我什么事?”
    “嘿,俞部长,您这话说的,我就不能来您这坐坐吗?”
    “坐坐是吧?”俞允元笑了,“那你在这坐着吧,我去忙了。”
    说完站起身就走。
    方凌连忙拉住俞允元:“别啊,我还真有一件事要找你帮忙。就是我在长平乡不是弄了个挂点驻村制度吗?”
    “我已经知道了,这是好事啊。哦,还有你们那个内部的主任副主任轮岗制其实也不错。”俞允元夸奖道。
    反正是内部轮岗,在组织部备案就行呗,反正材料又不用组织部做,无所谓了。
    “我挂点的那个村吧,很落后。现在他们想种点东西发家致富,他们找到了我,我寻思着看能不能找农业局要点政策支持。”
    方凌将他的来意说了出来:“我这不是不认识农业局的局长嘛,所以想请您帮忙引荐一下。”
    “小事。”
    俞允元听到他的来意后,马上就掏出了手机,然后给农业局的庄志坚局长打了个电话。
    “行了,你直接去农业局找庄志坚局长吧。”
    “谢了,下次请俞部长吃饭。”
    方凌立马离开了县委组织部,前往西平县农业局。
    俞允元看到方凌匆忙的身影,很是欣慰的笑了。说真的,他确实很看好方凌的前途……
    有俞允元的介绍,方凌到了县农业局后直接就去了庄志坚的办公室。
    庄志坚已经五十多岁了。
    在农业局局长的位置上也坐了有好几年了,说实话,他已经知道自己当官当到头了,就准备退休了。
    因此农业局的很多事情都是农业局的副局长在做。
    总之他现在就比较清闲。
    庄志坚接到组织部俞允元部长的电话后就对方凌很好奇。
    毕竟能让俞允元亲自介绍的人,来头肯定不会小。可是他想破脑袋都没有想到县里或者市里有哪位大佬姓方。
    直到方凌到了他的办公室,庄志坚还想根据方凌的相貌看看是哪位领导的后辈……
    “庄局长,冒昧打扰。”方凌又掏出烟,然后给庄局长点上。
    庄志坚点了点头:“刚刚俞部长在电话里说你有事找我?”
    “是的。”
    方凌随即将螺形村准备搞农业种植的事情说了出来。
    “你说你想在螺形村种植芦笋?”庄志坚惊讶的问。
    “是的,庄局这里有政策?”
    庄志坚想了一下,有点不确定的说道:“好像有,但具体的我不是很清楚。这样,我帮你问问。”
    “好,感谢庄局。”
    随即,庄志坚就用内线电话开始问农业局的其他人。方凌就在一边坐着等消息。
    没多久,庄志坚挂了电话,对方凌点头道:“正好有。”
    方凌眼睛一亮,暗暗握了握拳。
    有政策就好,有相关的政策,那就不用担心资金和技术以及后面的销售问题。
    随即,方凌就在庄志坚的办公室里询问起芦笋种植的相关政策支持。问过之后才知道,芦笋种植是阳安市目前对接长三角地区菜篮子工程的菜品之一。
    今年才刚刚加入。
    但是想要成为菜篮子工程的供应地,也需要先申请。
    “庄局,您的意思是我还需要去市农业局申请将长平乡纳入菜篮子工程的供应地吗?”
    方凌大概明白了庄志坚的意思。
    也就是说阳安市的确有他说的那种收购商提供芦笋种植技术,但前提条件是得成为菜篮子工程的供应地。
    否则的话就享受不了这样的政策。
    方凌对阳安市的菜篮子工程有所了解,市里有规定,想成为菜篮子工程的供应地,原则上必须以乡为单位申请。
    简单点说,你要只是一个村申请的话,人家压根就不带你玩。
    庄志坚没有立马回答,而是想了想,然后才道:“你说的芦笋种植是今年新加入的品种,所以种的地方不多,如果你仅仅只是申请建芦笋种植基地的话,我觉的一个村也是可以的。反正你先去试试,不行到时候再说。”
    说着,庄志坚又将方凌引荐给了市农业局的一个副局长。
    方凌谢过庄志坚后,又往市里赶去……
    而在长平乡,时刻关注方凌动向的邓向民很快就打听到了螺形村要种芦笋的事。
    下午还没有下班,邓向民就去找季鹏了。
    “季乡长,你认识芦笋不?”
    季鹏正在办公室做圩镇的规划,他已经找到了发展长平村的方法,那就是投资改造长平圩,这是快速拉动长平村gdp增长的有效办法。
    听到邓向民的话,他有些没反应过来:“什么笋?”
    “芦笋!”
    “没听说过。”
    季鹏低下头,继续搞他的规划。
    “哎呀,季乡长,你就先停下吧。我跟你说,我打听到方凌乡长要在螺形村建什么芦笋种植基地?我听都没听过什么芦笋,更别说见了。”
    未知的东西往往容易让人发慌。
    邓向民就是如此。
    “你管他呢,好好发展你的紫杉村不就行了。”
    然而,邓向民却摇头:“不行,万一方凌乡长要到了政策支持呢?我在县农业局和市农业局都有朋友,我要打听一下。”
    说完,他就当着季鹏的面打电话,打给他县农业局和市农业局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