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先生有交代
作者:方寸山下   1976步步生莲最新章节     
    杜佳杰误会了,来的人是杨颖……曲卓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特意没给俩人介绍。
    在他看来,不介绍说明不重要。但在杜佳杰看来,不介绍是臭小子心虚。
    杜佳杰不是村口大妈。作为一名性格内敛的知识分子,尽管心里好奇到爆,但还是很有“眼力见”的,表情没任何异样的走了……
    “快接着,勒死我手了。”杨颖把两袋东西塞给曲卓。
    “呦,这是…劳军来了?”曲卓接过确实有点份量的两袋东西。
    “感谢你呗。给你添麻烦了。”杨颖搓了搓勒红的手,进屋后不大好意思的说:“本来我哥也想来的,可他脸皮薄,抹不开面子。”
    “没事儿呀。我这人起床气有点大。那天刚睡着就被吵醒了,有点……替我跟他道个歉。”看在人家姑娘带着东西过来的份上,曲卓态度非常好。
    “怪我俩太着急了。”杨颖脱去大衣搭着床边坐下:“我爷爷可有意思了,嘴上教训我们不仔细乱花钱,第二天就喊了好几个老伙计到家里下棋。
    你猜怎么着?下棋是假,显摆炉子是真。”
    “是显摆你和你哥的孝心。”曲卓捧了一句。
    杨颖被捧美了,满脸透着笑的说:“炉子确实好。不接烟筒屋里都没什么味儿,还干净。比烧煤强太多了。”
    “那是你家用的油好。我这儿就不行了,不接烟筒能熏死人。”
    “这样呀。”杨颖稍一犹豫,大气的说:“以后你这儿的油我管了。他们说接烟筒的话,不少热量都白白跑出去了。”
    曲卓还真想搞点纯度高的煤油,一滴就行,但不打算占杨颖的便宜。摆手说:“不用。我这屋小,你弄多了离火源太近,放着不安全。弄少了三两天就烧没了,总得折腾。”
    “是,你这屋也太小了。”杨颖抬头看了眼低矮的顶棚:“用我帮你找个大点的地方吗?”
    “我爸给我留了个小院儿,这两天忙着复习没空收拾。等考完试就搬过去了。”
    “哦~”杨颖点点头,又说:“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你别客气。”
    “放心,我这人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客气。”
    “那太好了。”杨颖顺杆就爬:“那我也不跟你客气了。”
    “嗯?”
    “这炉子……”杨颖用小皮鞋轻轻踢了下煤油炉的散热网:“我爷爷那几个老伙计都喜欢,你再帮忙搞几个回来呗?”
    “……”曲卓表情僵住,一副无力吐槽的模样。实际上心里在评估这笔买卖的风险。
    “求求你帮帮忙吧。”杨颖双手合十柔声软气的撒娇。
    “我就说嘛。你哥怎么不好意思来。感情……”
    “哎~呀~”杨颖抓着曲卓的袖子摇晃:“我爷爷牛皮都吹出去了,你就帮帮忙吧。”
    “大姐!”曲卓胳膊稍稍用力甩开拉扯:“你哥不都猜到了嘛。这玩意是船员偷偷夹带回来的。你以为进货呢?要多少有多少。”
    “eng~~~”杨颖吭叽了一阵,抽冷子问:“你朋友那还有几个?”
    “我哪知道。你爷爷答应出去几个?”
    “赵爷爷家两个屋,还想给兰子姐弄一个……”杨颖扒拉着手指头嘀咕:“王爷爷家孩子多,要…五个吧……孙爷爷要两个。刘爷爷……嗨呀~十五六…你照着二十个搞吧。肯定还有别人也想要。”
    “想你都别想,我估摸最多也就十来个。”曲卓果断舍了一部分送上门的钱,只为减少后续可能的麻烦。
    “啊?才十来个?不够分呀?”杨颖可怜巴巴的吭叽。
    “那怎么办?要不您安排条船,咱今晚就出海进货?”
    “唉~”杨颖长长的叹了口气,推了把曲卓:“你快去问,一共能搞到几个。”
    “你再急也得等到晚上。不是说了嘛,我朋友那白天没人。”曲卓一副被打败了的模样,担心的问:“你爷爷知道炉子哪来的吗?”
    “我哥说,他托南方的战友帮忙搞的。”
    “行吧,千万别把我卖了。”
    “放心吧。对了,我哥说不能让你朋友白忙活,一个炉子给他加十块钱,怎么样?”
    “五块就行。他不用往外地折腾,就过下手的事儿。”
    “行,给加五块!”
    “唉~愁死个人。出事了我哭都找不着坟头!”
    “不能呀,没人敢查我爷爷他们。肯定不会给你的大好前途留下污点。”
    见曲卓还是皱皱着脸不情不愿的,杨颖抓起大衣果断告辞:“说定了啊。你用功吧,我明天下午再来。”
    ————
    漂亮姑娘风风火火的走了好一阵,曲卓忽然间笑了。
    在刚才的某一个瞬间,他还以为杨颖对自己有意思呢。这会儿才忽然反应过来,撒娇卖萌软声细语,只不过是人家姑娘习惯性的,达成愿望的手段罢了。
    自嘲的笑了笑,曲卓收敛情绪,继续斟酌还没真正动笔的论文。
    一篇本科论文罢了,八千字左右就搞定了。阐述的也是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期的技术成果。
    真正要注意的是,在阐述cmos技术优势,以及“预测”未来会占据绝对主流的应用前景的同时,不要表露出过于超前的东西。
    曲卓要资料,查找数据支撑的引用文献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目的是,看看眼下相关技术推进到了哪一步。以防止论文中出现“未卜先知”的情况。
    国科院主管半导体方面的领导,显然对曲卓这个天降人才很重视。下午上班后接到杜佳杰的电话汇报,两点来钟一个叫宋帆的年轻人就找上门了。
    说是“年轻人”,也有三十多岁了。很瘦,脸色蜡黄,感觉刮阵风都能给吹倒了。是小王先生带的研究生,眼下在半导体研究所挂职。
    宋帆敲开门,自我介绍后很客气的询问曲卓,需要查阅哪些文献和资料。
    曲卓说了自己的需求后,宋帆想了想:“所里的资料室应该能找全。走吧,我带你去。”
    “谢谢,添麻烦了。”曲卓客气了一句就要出门。
    “你带着点本和笔。资料室的东西想借出来得领导批准,最好抄录。”宋帆提醒。
    “哦~好!”曲卓回屋拿上本和笔。
    俩人随即出门一番倒车,三点多点到了跟清华一街之隔的半导体研究所。
    门卫处做好了登记,宋帆带着曲卓进到科研楼。再次登记后,上楼到了资料室。
    资料室管理员是位看面容有五十多岁,个子不高有些佝偻,头发几乎全白了的,挺和善的大叔。
    宋帆说明来意后,大叔打量了下曲卓,笑眯眯的问:“你是曲久平的儿子吧?”
    “是,伯伯好。”曲卓赶忙鞠躬问好。
    “叫叔叔就行,我比你父亲小两岁呢。”大叔见曲卓错愕,脸上的笑容变大:“我姓刘,叫刘长河。跟你父亲共事过几年,算是很谈得来的朋友。还去过你家几次呢,不记得了?”
    “长河……叔?”曲卓惊了,好容易才把眼前这位看着已经年过半百的“老人”,跟“曲红旗”记忆中一位个子不高,但很有精神,很风趣的叔叔对上。
    赶忙再次鞠躬问好,心里暗暗琢磨:“这位到底经历了什么,怎么老成这样?”
    “长成大小伙子了。你父亲要是活着,肯定高兴。”刘长河满眼欣慰,轻轻拍了拍曲卓的胳膊,问:“你都要找什么资料呀?”
    曲卓报出需要查的东西,又不大好意思的说:“我要写一篇关于nmos和cmos技术对比,及应用前景的论文。可……71年72年以后,几乎没怎么看过国外最新的技术进展。想补一补,以免闹笑话。”
    “好~等着吧,我这就去给你找。”刘长河点点头,示意曲卓去旁边的借阅区等着,转身进到资料室里面……
    半导体研究所的资料室规模不小,足有二十几个巨大的手摇式轨道文件柜。刘长河看着苍老,但记性很好。对各种资料的归类和位置了如指掌。
    一趟一趟的看似很慢,但前后不到半小时,就把曲卓需要的资料全都搬出来了。
    所里有规定,除非领导特批,下班前借阅的资料必须全部归档。宋帆知道曲卓现在复习任务很重,没太多时间来查阅文献。
    便主动帮忙查找抄录需要的资料,曲卓则快速翻阅73年后,所里收录的国外mos管方面的技术文献。
    宋帆笔头功夫非常好,抄录资料飞快,稍显秀气的小字既工整还清晰。抄录的间隙,余光扫了下同样在快速翻阅文献,同时摘抄记录的曲卓,不由得小小的惊讶了一下。
    曲卓翻阅的基本都是国外搞回来的资料原本,纯英文的。他抄录的同时,已经把部分内容翻译成中文了。
    通过翻阅速度和抄录速度,宋帆就知道这小子的英文底子不是一般的好。
    要知道,眼下的半导体研究所,除去几位有留学背景的。可以快速无障碍查阅国外原版资料的,压根找不出几个。
    他不知道的是,曲卓抄录只是做做样子。翻看资料的同时,就已经完成全篇“收录”了。
    资料属实有点多,虽然紧赶慢赶,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根本抄不完。刘长河稍微冒了点风险,安静的在旁边一直等到了六点多。
    见曲卓和和宋帆快抄完了,找来了一张牛皮纸帮忙把抄录资料的信纸本仔细的包起来,叮嘱曲卓:“下雪了,回去的时候慢一点。”
    “哎,谢谢刘叔。”
    曲卓鞠躬道谢,跟宋帆快速离开资料室下楼……这个点儿了还亮着灯,一旦被人看到了上来询问,容易给刘长河惹麻烦。
    出了科研楼,宋帆看着满天飞舞的雪花,对曲卓说:“我带你去食堂吃口饭吧。”
    “不了,我得赶紧回去。三十号就考试,时间太紧了。”曲卓一副焦急的语气。
    实际上他不是急,而是猜测食堂这会儿应该有不少便宜爹的熟人。他实在懒得应付那些熟悉的陌生人,能少点麻烦就少点吧。
    宋帆知道曲卓的时间真的很紧,理解的点点头:“行,我送你回去吧。”
    “不用,这片我很熟。去北大那边坐32路就回去了。”
    “那我送你去大门口。”宋帆陪着曲卓往大门方向走。
    路上表情有些不自然的左右看了看,小声说:“老师…呃,王守觉先生?”
    “嗯,知道。怎么了?”曲卓问。
    “他,让我给你带个话。”宋帆的表情越发的不自然,说话的时候左瞅右看的。
    “先生说什么?”曲卓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