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烟台关前
作者:小小书生可笑   一切从童子功开始最新章节     
    “赵将军,不要着急!眼前的烟台关和之前的那些城池、关隘不同!
    你带领士兵们后退三里安营扎寨,让士兵们休息吧!
    行军那么久,又连续进攻了一天一夜。
    虽然士兵们有轮换休息,但在这烟台关下又怎能休息好?
    虽然我也不想,但做好陷入持久战的准备吧!”
    朱承武再次给赵兴汉强调,让赵兴汉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朱承武明白赵兴汉心中想的是什么,又在担心什么,但现在朱承武只能先让赵兴汉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实际上,赵兴汉能在一天一夜久攻不下后,才来找他,已经出乎朱承武的意料了。
    毕竟以之前的摧枯拉朽…
    赵兴汉的耐心和忍耐度还要超过朱承武的预料。
    “明白!侯爷!”
    赵兴汉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眼前的烟台关又有什么特殊的,但听着朱承武再次的强调,赵兴汉也明白了,或许朱承武这位福安侯之所以不出手,非是不想,实是不能。
    “高总管,烟台关之内的暗探和死士全部陷入沉睡状态,不要激活,避免无谓的牺牲。”
    朱承武转头,看向高要。
    在久攻不下后,高要就又往烟台关内加派了为数不少的暗探、死士,那时候朱承武只是感觉到了不对但还未完全确定,故此也就没有阻止。
    现在确定后,朱承武当即让所有暗探、死士陷入沉睡状态。
    “明白!侯爷,烟台关之内的水已经深到了这个地步了吗?”高要躬身抱拳。
    同时,高要也提出了他的疑惑。
    让所有暗探、死士陷入沉睡状态,这可是前所未有之事。
    “烟台关之内的水,远比你想象得更深!
    就算是让所有暗探、死士陷入沉睡状态,最后能保下几个,都还是未知之数!
    毕竟佛门的阿赖耶识可不讲究证据,只讲究对他们的恶意!”
    朱承武说着,再次抬头看向不远处的烟台关。
    眼中有好奇、忌惮,更有跃跃欲试。
    佛门!
    少林寺~
    这横跨大明、大宋两大王朝,同时成为两大王朝江湖武林中泰山北斗的绝顶大势力终于动手了。
    不过,他们居然没有选择和明王联手,这却是出乎朱承武的意料。
    “佛门的阿赖耶识?
    侯爷,您是说,烟台关内有佛门高手在内?”
    高要听懂了朱承武话语中透露出来的意思,心中一震。
    赵兴汉、崔宗彦、李世杰等人也是瞳孔张大,互相对视了一眼。
    难怪朱承武这位福安侯迟迟不亲自出手。
    原来是佛门啊!
    佛门!
    这可不是好惹的!
    大明王朝江湖武林中,将武当少林共尊为泰山北斗。
    武当在前,是因为前有三丰道人一人横压大明江湖,后有大明朝廷扶持。
    在三丰道人羽化后,武当实际上就失去了对少林寺的实力压制。
    单论本身的真正实力,少林不仅不在武当之下,甚至更在武当之上。
    更何况,谁知道一旦彻底激怒大明少林寺,大宋少林寺会不会派高手支援。
    “不仅是佛门高手,烟台关内应该还有佛门大阵!
    差一点连我的灵觉都被瞒了过去!
    少林寺这是下了血本了啊!
    看来三丰道人时期,以少林寺为首的佛门是憋屈担忧坏了,哪怕是过去了数百年,一旦发现有类似三丰道人的,也要倾尽全力,防范于未然!”
    朱承武的双眸还是盯着不远处的烟台关,语气中透露出对前辈先贤的赞叹。
    从少林寺现在的如临大敌,朱承武已然再度窥视到了当初三丰道人的无敌之势。
    “少林寺?
    佛门高手?
    佛门大阵?
    大哥,烟台关内真的有这些吗?
    少林寺若是真的想对您这个武道传奇出手,为何不趁着您成就宗师之前,在过去三年中找个机会围攻徐州城福安侯府?
    在您成就宗师之前,他们得手的概率不是更大?
    而且就算是现在动手,他们又为何不和父王联手?
    你别是感应错了?”
    一直站在朱承武身边的朱秀敏提出了她的疑问。
    至今为止,朱秀敏等人未发现一丝一毫少林寺等佛门高手的踪迹。
    在感觉到不对之后,朱承武就让人把朱秀敏和崔淑筠带到了他的身边。
    带来朱秀敏,是为了保护她。
    带来崔淑筠,则是为了借助她炼神一道的敏感特性,佐证一下朱承武的判断。
    “前往徐州城,在福安侯府动手?
    敏安,你太看低武道传奇的份量了,也太高看少林寺的实力了!
    徐州城被福安侯府经营得很好,想在徐州城布下针对我的佛门大阵,就算是少林寺也很难做到!
    没有佛门大阵相助,再加上我地利在手,就算是多位宗师联手,也很难有较大把握留下我!
    一旦不能彻底留下我,他们围攻福安侯府,又逼得我彻底没了福安侯府的牵挂,那后果就算是少林寺也无法承受。
    别忘了,武当派压得少林寺喘不过气的那几十年,江湖中人私下是怎么称呼武当派的。
    三丰道人和他的七个挂件…
    若是逼我太甚…不能杀死我,又让我彻底断了牵挂,那…
    倒是少林寺为何不与父王合作,这却是我也猜不透的!”
    朱承武对少林寺为何忌惮武道传奇,却又为何在过去三年中不针对他的理由有所猜测。
    但朱承武对少林寺为何这么忌惮他这个武道传奇却又不与明王合作却是毫无头绪。
    无论怎么想,和明王合作都是消灭他这个潜在威胁成功率更高的办法才对。
    与少林寺毫无仇怨,却被少林寺争对和忌惮。
    这一波,朱承武属实是受到了上一位武道传奇三丰道人的“牵连”。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挖坑后人也要绕道。
    这是社会发展中所不可避免的。
    “三丰道人和他的七个挂件…大哥,你把大名鼎鼎的武当七侠、武当派的诸位祖师形容成这个样子,武当派的人知道后,可不会轻易放过!”
    朱秀敏忍俊不禁的轻笑了一声。
    表面是上笑,实际上却是朱秀敏在用这种方式掩盖她内心的尴尬。
    原来是大哥心中,包括她在内的福安侯府众人仅仅只是挂件和累赘而已。
    听大哥的意思,如果不是有着福安侯府这些挂件在,他会更加让人畏惧,更加让人害怕。
    “敏安,不用多想!挂件也有大用处!
    就如同三丰道人,如果没有那些挂件在,他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宗师,和剑魔独孤求败、九阴黄裳等人一样。
    但是有了这些挂件,三丰道人立马就升华了!
    武林泰斗势力的立派祖师,一人横压武林的武道传奇!
    要想求得身前身后名,有些时候实力重要,但是后辈徒子徒孙的吹捧、宣传同样重要。”
    朱承武终于是反应过来了,他刚刚如此说话容易打击朱秀敏等一众侯府中人的士气。
    他们会认为朱承武不需要他们。
    所以,朱承武马上进行了改口补充。
    直来直去久了,朱承武说话做事是越发不圆滑了。
    但如此生硬的转折,又有多少人会听不出来呢?
    “烟台关之中确有若隐若现的佛门气息,侯爷的感觉没错!侯爷选择不进入烟台关是对的!”
    崔淑筠感受到了现场的尴尬氛围,插嘴说道。
    一句话将话题拉了回去,将朱承武刚刚的“失言”揭过。
    “侯爷,烟台关中有针对您的佛门大阵和佛门高手,您不能随意出手,现在怎么办?”
    看见崔淑筠插嘴,崔宗彦闻弦歌而知雅意,将这个话题引向深入。
    现在到底应该怎么办,确也是崔宗彦现在想知道的。
    “你们放心攻城,只要我不进入烟台关,烟台关中隐藏的佛门高手和佛门大阵是不会发动的。
    毕竟把我‘吓’跑了,他们的一番辛苦谋划可就彻底白费了!”
    朱承武看着烟台关的双眸中透露出几丝冷意。
    少林寺,还真是“主角”当惯了啊!
    朱承武不去找他们的麻烦,他们却因为受迫害妄想症,主动来寻朱承武的晦气。
    等朱承武进京,把手中的事情忙完,朱承武一定要满足少林寺的愿望,完成三丰道人因为“旧情”而未完成之事。
    “一定要攻城吗?侯爷!我们可不可以直接不管烟台关,从其他路绕过去!
    毕竟我们的目的不是占领城池、领地,而是到达京城。
    而且我们走得本就是一条有进无退之路,不用考虑保障退路的问题!”
    赵兴汉看了看眼前染满血色的烟台关,又看了一眼退下来准备安营扎寨休息的士兵们,向朱承武如是建议道。
    福安侯府本次进京,携带的士兵不多,仅仅只有五卫约两万五千人。
    这一路上虽然随着战斗的进行,俘虏了诸多降卒,导致他统领的人马已经从两万五千人变为了四万六千多人,人数激增了差不多一倍。
    但最开始的那两万五千老卒损失不小。
    刚刚招降的降卒只能打打顺风仗,攻坚还是要靠最开始的两万五千老卒。
    如果在烟台关继续打下去,赵兴汉从徐州城带出来的老卒必将损失更多。
    到时候军队的战斗力必然下降!
    这对之后的路程不利。
    而且继续在这烟台关下死磕,不仅是老卒,降卒死亡得会更多。
    毕竟战斗一起,为了尽量降低老卒们的伤亡,降卒不可避免的会被派上去消耗守城士兵的箭矢、武器和体力。
    这些降卒可是赵兴汉好不容易争取留下来的。
    最开始,朱承武本不打算收纳降卒,毕竟他这次的目的只是为了带一部分力量进京。
    是赵兴汉找了诸多理由,废尽诸多口舌,才让朱承武松口的。
    若说赵兴汉最开始从徐州城里带出来的两万五千老卒是从徐州城附近省府近十万驻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那这些降卒就是这一路上,赵兴汉从数十大城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优质士兵。
    只要给赵兴汉时间,赵兴汉有把握将这些降卒训练得不比那两万五千老卒差!
    到时候手里有了数万精锐大军,赵兴汉才算是真正的有了安身立命之本。
    哪怕这一辈子再也无法成就宗师,但靠着这一股力量,赵兴汉觉得他也封爵有望。
    毕竟像他现在遇见的可以在十数省府,数十大城中挑选优质士兵的情况可是很少见的。
    到时候他再在这数万精锐大军中优中选优…
    赵兴汉觉得到时他完全有机会拉起一卫媲美赵氏虎牙卫和千里豹骑的绝对精锐。
    要知道虎牙卫和千里豹骑可是赵氏数十年积累,才训练出的绝对精锐。
    每一个士兵都是入流级别以上的武者,每一个总旗、副总旗及以上都是一流高手,若是再加上小宗师级别的主将…
    一卫这样的绝对精锐,若是算计得好,足以绞杀普通宗师。
    只可惜想在分心练兵、战阵的情况下,还将自己的武道修为推到至少小宗师的级别实在是太难了。
    赵氏最出色的两个天才将领赵金虎和赵金豹都未将自身武道修行到小宗师的境界。
    这就导致了这理论中的足以绞杀宗师的绝对精锐存在破绽。
    没有小宗师战力在,没有人能短暂纠缠住宗师,让士兵们围攻绞杀。
    而引入其他小宗师战力,因为不是同吃同住的主将,无法和士兵们达成高度默契,也很难成功绞杀宗师。
    可以说,赵氏的困境,除了始终没有新的镇族宗师产生外,最出色的几位军事天才始终无法成就小宗师,也要占一定因素。
    而赵金虎和赵金豹做不到,不代表赵兴汉他做不到。
    赵兴汉自认他是有很大机会做到的。
    要知道他曾经可是有一丝希望成就真正宗师的潜力天骄。
    虽然因为“天魔解体大法”潜力大损,但靠着赵氏和侯府资源,将内功积蓄到一流巅峰之境还是大大有可能的。
    至于大成级别的绝技?
    赵兴汉刚刚成就一流时就被朱承武传授《先天罡气》,当年前往崔氏接亲时已然入门。
    现在又过了三年多,赵兴汉的《先天罡气》已然小成。
    小成已成,大成还会远吗?
    赵兴汉觉得《先天罡气》大成已然不远!
    而且退一万步来讲,就算赵兴汉成就不了小宗师。
    培养出这样一支绝对精锐,对他的嫡子赵士林来说,也是一个托底。
    万一赵士林突破宗师失败,还有成就小宗师,掌握这样一支绝对精锐的路可走。
    一个掌握了一卫绝对精锐的小宗师,其地位不比真正的宗师低多少!
    有着这样的打算在,又好不容易说服了朱承武让他挑选收拢降卒,赵兴汉怎能容忍这四万多精挑细选的老卒、降卒就这样白白损耗在烟台关下。
    所以哪怕是不可能,赵兴汉也要建言争取,力求保下最多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