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居然还活着吗
作者:张果仁   穿越农女,反派他过分强大最新章节     
    清晨
    宋老太今天教了简单的拳法,宋圆圆不用再天天踢麻袋。
    整个赵家沟村都很安静。
    徒弟们的放假时间都来给她砍柴了,她就又给他们放了一天假。
    好久没下地,宋圆圆背着锄头陪宋老太下地除草。
    农田里,除了沤的农家肥,也没别的养分可以提供,就只能靠农人勤快一些,常常打理,别让杂草抢了庄稼的养分。
    宋圆圆沉默地锄地,比之前更加认真,更加虔诚。
    宋家现在只剩下两块地,一块水田,一块旱地。
    水田种的油辣菜,等明年油辣菜收了就种谷子,旱地种的麦子,麦子收了可以种上大豆和红薯。
    锄完地回家,宋圆圆躺在祖奶奶时常躺的躺椅上。
    她没有去问宋老太,昨日的赵小三是故意还是有意。
    明明前几天见面,还是个怯弱的孩子。
    吴爱花理所当然的霸凌,差点让她断送了性命。
    而老实人沉默的反抗,却如此的振聋发聩。
    原来,这世间并不是非黑即白,不是她还小就可以宽宥所有的错误。
    “哗啦哗啦”
    一阵木柴倒地的声音。
    “不是跟你们说了,今天休息,不需要砍柴吗?”
    本来以为是两个徒弟,打开门,却是拘谨的赵小三。
    看到宋圆圆出来,她眼神躲闪,慌乱跑开。
    宋圆圆没有叫住赵小三。
    她继续躺到椅子上,听着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哗啦哗啦”。
    直到第五次,宋圆圆再次打开了门。
    见她拔腿要跑,宋圆圆开口喊住她。
    “我们家不收柴。”
    赵小三捏着满是补丁的衣角,急急地道:“我不要卖钱,就,就是送给你的。”
    看宋圆圆沉默,她又道:“谢谢你没有跟他们一样看轻我。”
    宋圆圆不知道说什么,从荷包里拿出一文钱递给赵小三。
    赵小三拿着铜板,觉得烫手。
    她还是被嫌弃了吗?
    她默默转身,不敢让眼泪掉下来,她不能哭。
    “喂,我明天需要采红果洗了串,你有没有空?”
    赵小三惊讶地转身,眼里还包着的眼泪变成了闪闪的晶光。
    “有空!我还会爬树,可以上树摘果子。”
    “好,记得早点来。”
    宋圆圆说完就关了门。
    门外的赵小三摊开手心,看着那一文钱,开心地哭了。
    后来,宋圆圆还是能听到“哗啦哗啦”的声音,那天一共来了十趟。
    被霸凌的老实人,光明正大的反抗有什么错呢?
    糖葫芦的买卖开始稳步进行,宋圆圆又开了一个预订模式。
    每次要多少串提前一天预订,这样,可以精准的控制好数量,不至于造成浪费。
    找赵启光定的盆已经到了,宋圆圆又开始折腾起了红薯。
    两个徒弟忙完了糖葫芦就是洗红薯,红薯山也开始慢慢的矮了下来。
    九月二十,村里的人带回了消息,盘踞青阳县十多年的陈县丞和赵县尉落马了。
    村里处处都是此事的议论声,直感叹,新来的郑县令真是活青天,下次郑县令再来村里,可一定要好好招待。
    宋圆圆听了,也只是笑,坏人落马是好事。
    只是,郑县令越来越顺了,她父亲身死的真相,郑县令还会在乎吗?
    这之后,宋老太去了一趟县里,具体去干什么,宋老太没说,她回来只说,父亲的事朝廷会有消息的,让他们稳住,不要着急。
    接近九月底,京都第一股寒流来临,郑远安八百里加急送到京都的信件,终于从燕相的书房,到了御案上。
    怎么把一个小人物的苦难,利用到极致,成为两个党派博弈的最佳筹码,再也没有比这群晋国权利中心的人懂的了。
    早朝
    大殿里,高高的龙椅上,一身明黄色九爪龙袍的帝王,凝眉翻看着桌上的书籍信件,越看眉心越皱越深。
    大殿下,站着晋国的肱骨大臣,当朝左相燕亭生,户部尚书郑郁川,御史中丞柴可敬,门下侍郎封似忠,护国公向常胜,吏部尚书石丛义。
    皇帝内心烦躁,却不能表露出来,“来人,把陶蓊给朕宣来。”
    陶蓊是宦官,虽然得弘景帝喜爱,但自古以来,宦官不能参政。
    皇帝稳坐钓鱼台,不骄不躁,甚至慢慢喝茶,翻起了宋康写的教材。
    大殿上的肱骨大臣们不卑不亢。
    沦为配角的其他大臣神神在在。
    不多时,陶蓊到了。
    他塌肩低头,进殿跪拜,仿若在跪拜神明。
    弘景帝被肱骨大臣联合逼迫的不适感,瞬间得到了释放。
    “你上前来。”
    弘景帝的声音依旧不悲不喜。
    “是。”
    陶蓊顺从上前。
    一份奏折劈脸扔下,“你看看你那狗屁侄孙惹出来的好事!”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一场君臣,两党的博弈悄然展开。
    那天的朝会持续到午时,陶蓊因管教不严被禁足一月,常五被剥夺恩荫资格。
    护国公之孙向恒信,虽为另一事主,但未对当事人造成伤害,但也因两人之故造成了洪州解元陨落,同样取消恩荫资格。
    至于那个可怜的洪州解元,虽然举人死后追封是头回,但也不能用完就扔,不过是追封而已,根本不值一提。
    这场博弈,看似双方各打了五十大板,对燕相一党而言,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陶蓊那个老贼一向滴水不漏,太过滑溜了一些,又这么一次失算,总会有下一次。
    而且,圣上还赐了宋解元之妻诰命,若说宋康的追封,朝堂上还有异议,那么宋康之妻的诰命却是整个朝堂都认可的。
    朝堂里的人都知道,圣上是因前御史中丞柳庆阳柳大人,才给柳氏赐的诰命。
    不论是哪个党派,还是中立的,谁不愿侍奉的天子是个有人情味的?
    念旧很好,谁都有退下去的那一天。
    百官退朝。
    陶蓊默默走在人后,他脑中回想着圣上的话:陶蓊啊,你看看你造的孽,这宋康的行文跟你的文风跟你如此相似,可惜了。
    文风与他相似,姓宋……陶蓊默默捏紧了双手,居然还活着吗?
    “哎呀,陶大人啊!”
    一个圆滚滚的人打从后面挪了过来。
    “护国公!”
    陶蓊弯腰作揖,姿态放得很低。
    护国公跟个弥勒佛一样,笑眯眯地拍拍陶蓊的手臂,又略带嫌弃地拿出手帕狠狠擦手,随手扔掉帕子。
    “陶大人啊,你看,这天意不可违啊,你以前孑然一身多好,这老天一知道你要过继,都不乐意了。”
    护国公伸手准备拍陶蓊的手,快近了,又收了回来,背在身后,往前走。
    “所以啊,注定不能有后的人,就不要做无畏的挣扎了。”
    完蛋玩意,让他造谣老子绝了他的后,那脚下去多少力道他能不清楚,哼!
    看着护国公的背影,陶蓊袖中的手捏得更紧了。
    陶蓊回了府,招来了侄孙常五,一巴掌打过去,“没用的东西,早跟你说了,做事要斩草除根!”
    常五捂着脸不敢反抗,“侄孙等下就派人去杀了他们。”
    他陶蓊为什么会有这么愚钝的后辈!
    “不必了,我自有安排!”
    “来人!给我盯紧孙少爷,若是放他踏出府门半步,你们提头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