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父子
作者:张果仁   穿越农女,反派他过分强大最新章节     
    抱着王小桃从医馆出来,赵启明和老拐一言难尽。
    王小桃身体确实不好,娘胎里带来的心疾。
    农户人家,就是男娃能养到这么大,都很是难得,更何况是个女娃。
    孩子没事,医馆的老大夫说是饥饱痨,喂了半碗糖水就醒了。
    也就是低血糖,通俗些,就是饿晕了。
    要紧的是她的心疾。
    恰好,药也是老大夫开的。
    老大夫说,算着昨天就该来了。
    又开了一个月的药,花了三两银子,糖水就当是送的。
    千叮咛万嘱咐,以后万不可耽误,恐有性命之忧。
    宋圆圆懂了,为何王小立在牢里那般焦急无状。
    小姑娘才五岁多,六岁不到。
    问她几天没吃饭了,她就只会睁着无辜地大眼睛说:哥哥不在家,没饭吃……
    王小立的事,老拐是知道的,王小立是昨儿一早就被抓的,这孩子应该还是前天吃了东西的。
    夭寿啊!
    带着小桃吃了一碗清汤面,宋圆圆也为难了。
    她家现在危机四伏,把孩子带回去肯定不可能。
    老拐一个四五十岁的单身狗,带孩子自然是不行的,赵启明?
    宋圆圆眼睛才转过去,他疯狂地挥手,全身上下都写满了拒绝。
    她倒是想把孩子扔给王小立,但是她好像跟县令也没熟到把牢房当自家后院的地步。
    那就只能去找王大海了,毕竟占着父亲的名分。
    等他们从赌坊的刀下把王大海薅出来的时候,宋圆圆已经佛了。
    眼前的男人胡子拉碴,目眦欲裂,双手成爪向上张开,配合着狂怒地咆哮上下挥着。
    “你们是谁?凭什么管老子!再过一会洪老大就要借银子了,老子就能翻盘了,你们尽敢坏老子好事!”
    王大海就像突然发狂的老狗,眼看着就要无差别伤人。
    老拐哪能让他得逞,手都懒得用,左脚朝胸一踢,右脚一勾,膝盖往下一压,王大海就老老实实跪在了地上。
    “啊啊啊啊,饶命,好汉饶命!好汉饶命!”
    王小桃捧着肉包子,一口接着一口,小脸吃得鼓鼓的。
    好似面前的王大海是一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
    王大海的儿子王小立,就因为王大海的诬告,如今困在牢里。
    再看看不管不顾,只想再回赌坊再赌一场大杀四方的王大海。
    父不像父,子不像子。
    “把他放了吧。”
    老拐和赵启明都看向宋圆圆。
    宋圆圆也不直接回答,问王大海,“你知道吗,如果我们去晚一些,你女儿可能要在家饿死了。”
    王大海猩红着眼,呲着牙,“谁让你们多管闲事,饿死活该,没人要的赔钱货,娘胎里出来就克老子!”
    老拐不忿,一脚踹翻王大海,抱起王小桃,一行人又离开了赌坊后的小巷。
    见几人真的放过他,王大海爬起来,身上的灰都没空拍,又钻进了赌坊。
    “现在去哪?”
    问话的是赵启明。
    “你先回作坊吧,剩下的我来处理。”
    跟宋圆圆相处得久,赵启明清楚,宋圆圆除了年龄上的劣势,比他们都有成算多了。
    嘱咐她有事喊他,就回了作坊。
    宋圆圆先坐上马车,让老拐去了一趟城门口,王小立的案子她不担心。
    但是他们有那么个爹,不把这个问题解决,留到以后总是个祸患。
    这个事情,要一劳永逸,还是得找郑郁舟帮忙。
    郑郁舟和县尉孙启都在南城门。
    南城门城墙和防御工事都是完好的,跟北城门那垮垮塌塌的样子比起来,说是上等县的城墙都不为过。
    南城门如今官兵把守,能出不能进。
    初到南城门,宋圆圆也是惊了,乌压压的一片,全是衣不蔽体的流民。
    赵家沟村进县城都是走北城门,北城门那边也有流民,数量不多。
    要么被官府安置了,要么就是住到了地藏庙下边那块棚户区。
    宋圆圆到的时候,郑郁舟已经忙完了一阵,正撸着袖子,叉着腰大口喝水,哪还有之前儒雅的样子。
    宋圆圆走上前去,王小桃也亦步亦趋地跟着。
    她本来是让小桃待在马车上的,结果这孩子也不说话,就盯着她看。
    真的,老受罪了。
    爱跟就跟着吧。
    “郑世叔。”
    “圆圆?你怎么来这了?”
    “我想以世叔的名义买两个人。”
    宋圆圆把王小立和王小桃兄妹的事说了下。
    郑郁舟挥挥手,“就这么点小事还要你专门跑一趟?
    你让魏四直接给你办了。
    郑吉这两天要跟着我忙衙门的事,走不开。”
    王家兄妹的事情,左右还得等到王小立无罪释放才能操作,宋圆圆也不那么着急了。
    索性问起了流民的事。
    “这边怎么这么多流民啊?不是说受灾的是北边吗?”
    她看着这么多的流民,心态早已从震惊转变成狂喜,还要刻意压下嘴角忍不住要扬起的弧度。
    人啊,多多的人。
    人代表什么?
    劳动力,消费群体。
    都是银子啊!
    她好多想法没开始实施,也是缺人闹的。
    缺人,缺多多的人。
    看县衙也很为难的样子,她觉得她的小吃街好像有操作性了。
    郑郁舟哪知道宋圆圆的头脑风暴,说起这个流民,他也脑壳疼。
    他把水壶递给身边的衙役,他真是有倒不完的苦水。
    “是,这都是北边逃荒过来的。
    之前看咱们县穷,去了别的县。”
    “是说没听说南方有灾害,那怎么又来咱们县了?”
    “你别急,听我说,这事啊,咱们俩都逃不脱。
    县令大人说这流民的事都赖咱们,哎,我也不晓得做个好事居然这么难!”
    宋圆圆也没想到吃瓜吃到自己身上。
    “你还记得咱们作坊的糖糟粑粑吧?
    还有后来你们村里送来的红薯渣粑粑。”
    “不是都救济灾民了吗?”
    宋圆圆突然福至心灵,“您的意思是,这些流民,都是被这两个粑粑引来的?”
    郑郁舟给了宋圆圆一个,“你知道就好的”眼神。
    他伸展了下手臂,这当官真是比做生意难多了!
    看着乌压压的一片流民,都是人命啊!
    不管吧,怕饿着暴乱。
    管吧,那真就是狗皮膏药贴上甩不掉。
    按照这还源源不断有流民过来的架势,不说粑粑够不够了,把作坊填进去都不一定够。
    “圆圆啊,你主意多,你帮世叔想想,有没有办法安置这些流民?”
    说完,郑郁舟又自己收回。
    “算了算了,我也是急糊涂了,小孩子家家的,问你干啥。”
    “我有主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