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二三事
作者:张果仁   穿越农女,反派他过分强大最新章节     
    肖麻子家里父母都已不在。
    他嘴巴是个乖顺的,以前在外面也混得开,那些所谓的头头,都乐意赏他点钱。
    腿断了后,他把家里的粮食分了些给堂叔家,堂叔家的婶子就负责给他送饭。
    只是一条腿伤了,旁的事,也能拄着拐杖做,但是不宜多动。
    开春后,他已经开始在村里溜达了。
    收拾他,是迟早的事情。
    他就像暗地里隐藏着的一条毒蛇,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跳出来咬你一口。
    宋圆圆之前让王小立收集的信息,若她推断得没错,肖麻子简直罪恶滔天。
    但,拿贼要拿赃,她没有直接的证据。
    肖麻子腿瘸的这几个月,宋圆圆一直在发展自己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好在,结果比预期的更好。
    接连七天都是肖麻子没出门的消息后,迎来的是二月十二的县试。
    县试有四场,一场一天,第一天为正试,后三天为覆试。
    张寡妇和桂瘸子,还有赵文成一家提前一天就住到了县里。
    童路由苏刀峻陪着去了茂名县。
    也是机缘巧合,是一个府城来的客商认出了苏刀峻,原来苏家以前就是在府城开武馆的。
    苏刀峻如今是村学的武术先生。
    买一送一,捡到宝了。
    茂名县如今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裴家怎么说,在茂名县也是盘根错节的大族,怕他们心存报复。
    有个会武的陪着,至少踏实些。
    县试的第一天,苏刀峻就回来了。
    他是应童路要求,回来送消息的。
    裴家除了外嫁女,族人都被抓了。
    县令跟童路透了底,裴家惹了众怒,当年栽赃陷害,除了童家满门惨死,也让更多本来在灾难中可以存活的百姓,因为买不起高价粮,活活饿死。
    裴家男丁,活不成了。
    县试完后,就会判。
    童路从余吉利入赘裴家,就一直跟在他身边。
    先不论血缘关系,余吉利对裴家小少爷那是真心疼爱,用心教养的。
    若是余吉利不忍心,他作为原告,可以请大人宽宥,放那孩子一条生路。
    余吉利初闻此时,只讪笑着说了四个字:与我何干?
    照旧上课,照旧讲学。
    只是课中频频走神,李伯青都看不下去了,让他自去休息,接手了他的授课任务。
    宋圆圆是在院后的泡桐树下找到他的,他躺在竹椅上,脸上盖着一本书。
    宋圆圆走了过来,“老余,惆怅着呢!”
    余吉利一把拿掉脸上的书坐了起来,“我说你在我面前就不能稍微有点孩子样?”
    又看向她手上拎着的东西,脸皱成一团,“酒?”
    宋圆圆一笑,“嗯,十两银子一壶的竹叶青。”
    余吉利脸皱得更厉害了,他看着面前十岁的小娘子,还有什么是她不懂的?
    “酒留下,你人也可以走了。”
    余吉利神色虽然有些挣扎,精神状态还不错。
    “见利忘义!”宋圆圆抬脚走了两步又回头,“怕以后后悔的话,就去救,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余吉利自嘲道,“我救什么救,人家有亲爹呢。”
    这事也没什么好劝的,端看他自己怎么想。
    宋圆圆说不出孩子无辜的话。
    时代的律法没有这么健全,道德约束也远远不足,活下来的孩子家族被灭,不能科考,他怨不怨?
    苏刀峻当天晚上就返回了茂名县。
    余吉利跟李伯青两人喝完了一壶竹叶青双双醉倒,差点耽误了第二天的课。
    村里的几个作坊终于全部建好了,作坊要的就是一个功能区分明,干净宽敞,不用多余的布置。
    过了冬笋的季节,春天的小笋尖也冒了头,这几天,全村闲着的人都在山里拔笋、捡蘑菇。
    宋圆圆把泡笋的法子告诉了秦氏,除了没有辣椒,还别说,习惯了也没有什么。
    张寡妇也听了宋圆圆的建议,做了一批鲜笋酱和蘑菇酱。
    县试最后一天的时候,余吉利去了一趟茂名县,回来的时候,脚步都轻快了很多,至于他去干什么,宋圆圆也没有打探。
    不过三天,裴氏一族,女眷发没为奴,男丁皆斩于菜市口,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余吉利的便宜儿子也未能幸免。
    得到消息的时候,宋圆圆在县城指导美食城铺面归置。
    回到村里,余吉利依旧独自在泡桐树下,这一回他是坐着的。
    双手捂着脸,胸膛起伏,泪滴不断从指缝滑落。
    宋圆圆搬了张椅子,安静地陪坐在一旁。
    “你不知道,他生下来多么乖巧,软软糯糯地孩子,跟前跟后的叫我爹爹,怎么就,怎么就……”
    “我去找了林祯举,只要他承认孩子是他的,孩子就不会……他都答应了,孩子本来可以活下来,本来可以的……”
    宋圆圆一直陪坐到月上中天。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遗憾总是如影随形。
    后来,宋圆圆专门去让人查了余吉利上茂名县的事。
    林祯举对他极尽羞辱,甚至让余吉利跪地求他,这才答应把那孩子认下来。
    他确实派人去了,却被他夫人,裴家大小姐,林朗的母亲中途给拦了。
    余吉利的前妻小裴氏疯了。
    林祯举一家连夜搬离茂名县,不知去向。
    昔日,在茂名县被奉若菩萨的裴氏一族一夜倾覆。
    ……
    县试的成绩三天便可下来,赵家沟参考的三人纷纷榜上有名。
    县试和府试过了,才能称为童生,若府试不过,来年还要重考县试。
    县试、复试、院试皆过,才可得秀才功名。
    不过赵家沟村的人可不管这些,他们出发去考试都能放鞭炮,这考试过了怎么能不放?
    村子里热闹得跟过年一样。
    三个考生第二天就去了府城备考府试。
    赵启兴已经辞了锦绣坊的账房工作,如今管着宋圆圆手下的一大摊子事。
    村长赵宗茂和赵小翠她爷爷赵宗盛是亲兄弟,村长有三子,分别是赵启兴、赵启旺,赵启达。赵宗盛有一子,赵启发。
    如今,兴旺发达都在她手下做事了。
    二毛他爹如今也从府城回来,跟着赵启兴,成了分账房,主要管着村里作坊的账目。
    宋圆圆东插一杠子,西挥一榔头的产业,终于渐渐理顺。
    赵启兴的算学能力,李伯青和余吉利皆是自叹不如。
    科举是要考算学的,这一直是李伯青的短板,他如今只要有闲暇,只要赵启兴在村里,那就跟蜜蜂见着蜜似的,围着他问问题。
    宋圆圆干脆拍板,学堂里面单独增加了算学一门课程,宋康的教材又派上了用场。
    宋康之前编写的教材,已经不适合如今的赵家沟村,但是对王小立如今收拢的那批孩子,却是大有裨益。
    宋圆圆已经跟余吉利商量好,每五日会给这群人上一天课,当然,束修另算。
    这人,现在在银钱上十分斤斤计较。
    当然,这都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