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历史是成功者的历史
作者:程姑娘   回到唐朝当侦探最新章节     
    “崔相,这大可不必啊,我知道出去的路,再说还有他们跟着。”
    崔知温哎呀一声,说:“没关系,我正好闲来无事,陪你走走。”
    “真的无事?”
    “真的无事。”
    陆巡乐呵呵地笑着,由着崔知温陪着自己走。
    “令爱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多调理调理身子,元气自然也就会恢复,但是还是得注意循序渐进,不能贪功冒进。”
    面对陆巡的叮嘱,崔知温是一个劲地点头。
    陆巡笑道:“在崔大人面前班门弄斧了,您莫要怪罪。”
    崔知温突然就拉住了陆巡的手。
    “陆巡,你给我交个底,你对雨晴是什么感觉?”
    崔知温显然是从来没有做过这类事情,他自己的老脸上也写满了娇羞的古怪模样。
    陆巡显得很窘迫,这叫什么话,什么叫什么感觉。
    “朋友?大财主家的千金?大概就是这样子吧。”
    “我是说感觉,就是心与心的那种,男女之间的那种。”
    崔知温不想听陆巡胡扯,不过他也担心是自己表达不准确造成了陆巡的误解。
    所以他又强行解释了一下。
    陆巡早就知道崔知温是什么意思了。
    可他的确是对小女孩没什么兴趣。
    “不好意思啊,没感觉。”
    听到陆巡的话,崔知温的脸色非常难看,“陆巡,你对小女有救命之恩,雨晴又是个非常懂事和乖巧的孩子。”
    “懂事?乖巧?”
    陆巡觉得这两个词用来形容崔雨晴可能不太合适吧。
    顽皮和瞎胡闹应该更适合健康状态下的崔雨晴。
    ……
    果然,崔知温的脸色已经死灰般似的。
    “确实,雨晴的脾气不太好,但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我相信她是会成长的,是会长大的。”
    “干嘛,你该不是想撮合我俩吧?”
    崔知温立刻说:“当然不是!”
    ……
    这下轮到陆巡无语了。
    这老头,拒绝的也太果断了吧。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对她没意思,就千万不要给她希望,她年纪还小,不知道什么是爱情。”
    陆巡觉得崔知温一定是疯了。
    “陆巡,答应我!”崔知温双手捧着陆巡的手,说道。
    “行行行,我知道了,真是服了。”陆巡骂骂咧咧地答应了下来。
    崔知温这才放心。
    他还是比较信任陆巡的人品的。
    只要他答应过的事,应该就不会食言。
    “陆巡,大恩不言谢,还是那句话,日后能用得到我的地方,只管提要求。”崔知温说。
    “放心吧,我会的。”
    崔知温不太习惯于对人表示感谢,可能是因为一向都是别人来求他办事,对他道谢。
    反之他却从未求过什么人。
    陆巡算是第一个吧。
    “对了,正好问你个事。”
    “什么事?”崔知温很高兴,因为他不太喜欢欠人情。
    如果陆巡一直不提什么要求,他可能每天都会睡不好觉。
    到时候女儿康复了,他自己倒是要变成神经病了。
    所以面对陆巡的请求,他求之不得。
    “长安城有什么比较有名的书院吗?藏书比较多的那种,最好是有汉代时期的文献的地方。”
    ……
    崔知温有点无语。
    陆巡说:“你不知道吗?”
    崔知温说:“知道是知道,可这有什么好帮忙的,你直接问我不就行了。”
    “是吗?”
    ……
    崔知温以为陆巡会提什么过分的要求呢。
    结果只是想找个地方看书吗?这根本就不算是帮忙吧。
    “阳平书院吧,这算比较好的,还有正德书院,院长是我的好友,也是从文渊阁退下来的大学士,藏书很多,也有很多古籍孤本。”
    “这两个书院对外人开放吗?”
    “当然不会,书院的书,当然只会提供给他们自己的学子阅览。”
    “那你还得帮我个忙,帮我搞个通行证之类的,我想进去看书。”
    ……
    崔知温觉得有点受伤。
    陆巡提出的要求,连一个小小的正五品大学士都能帮到,何必要跟他说来呢。
    “帮个忙,我急需。”
    “不是,我这个样子不是因为难办,”崔知温发现陆巡好像误会了他的意思,“我是觉得你需要的帮忙,只是看个书而已吗?”
    “嗯,我看你家好像没多少藏书。”
    ……
    “我们崔氏的藏书都在鄢陵。”崔知温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免得被陆巡看不起。
    陆巡说:“算了算了,不管在哪,你得帮我。”
    ……
    崔知温的心在哭泣。
    “包在我身上,你什么时间有空,我亲自引荐你见一见徐学士。”
    “行,明天吧,明天一早,我来找你。”
    “好。”
    崔知温答应下来,随即他又意识到陆巡一个从来没有什么文化底蕴的人,怎么会突然想要看书呢。
    他想到了女儿说过的话,他问道:“陆巡,你是想要找哪本书?”
    陆巡本来就没有打算瞒他,便说道:“大概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那时候的吧,我之前对黄巾起义不太了解,只是因为涉及到玄君,所以才知道点皮毛,我需要了解张角这个人的生平过往,最好是从穿开裆裤的时候开始了解。”
    “啊?”
    崔知温见过对曹操感兴趣的,见过对刘备、诸葛孔明感兴趣的。
    却从未见过有对张角感兴趣的。
    成王败寇,历史是不会记住这些昙花一现,连称霸一方都没有达到的失败者的。
    陆巡问:“能找到关于他的记录吗?”
    “我得帮你问问,我不确定。”崔知温如实回答。
    “没关系,先问问吧。”
    说回了玄君和张角,崔知温又想到了一件事。
    “陆巡,问题出在玄天观,我要不要向圣上启奏,要求拆了那道观?”
    崔知温竟然在征求自己的意见,这倒是让陆巡有点受宠若惊。
    看他一本正经的样子,倒不像是在开玩笑。
    陆巡说:“算了吧,没有证据的。”
    “竹林阁不就是证据?”
    “没用的,我猜测崔雨晴那一次是因为误打误撞,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以及特定的环境共同产生了效果,开启了她和玄君的联系。”
    但这种联系并非是百分百灵验的。
    这一点从后面的这些人闯入竹林阁就可以得到确认。
    所以以玄天观中藏有某种隐秘的,玄之又玄的古老神仙为理由要求拆除玄天观是不现实的。
    更何况此时的玄天观如日中天,一般人还真不能轻易碰瓷。
    就算是崔知温也不行。
    他的官再大,理由再正确,也终究抵不过“民心所向”。
    到时候悠悠众口,倒霉的可就是他了。
    “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借口,你还不知道吧,今天白天玄天观又发生命案,死了一个道士。”
    陆巡随口回答道:“是昨晚吧,我知道,一个叫道来的,被挖了心脏的小道士。”
    崔知温否认道:“不是啊,今天晌午发现的,就死在东侧的龙王庙,死者不叫道来,而是叫道回,丢的也不是心脏,而是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