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出征!
作者:时间过的好快   大明汉王最新章节     
    永乐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已入深冬,刺骨的寒风不时拂过,刮的人脸上生疼。
    朝阳透过天空之上灰蒙蒙的薄雾,带起阵阵光晕,落在那斑驳的城墙之上,给厚重的城墙平添了几分神秘之感。
    此时此刻。
    整个城门处,汇聚着一队队身着厚重盔甲腰间挎着大刀、一手握着长枪,面色凌厉大明将士。
    而相距不远的街道之上,亦是聚集着密密麻麻的百姓,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一个个皆是脸上激动之色,紧紧的盯着城门处整齐划一的将士。
    在朝廷得到帖木儿帝国出兵,户部开始筹措粮草开始。
    城中不少消息灵通的人,口口相传中的百姓几乎就都已经知道,帖木儿进犯之事。
    不少人对此义愤填膺。
    毕竟从洪武年间开始,帖木儿见识大明强盛实力,主动对大明称臣纳贡。
    而现在曾经的藩属国,想要进犯边疆。
    如何能够让百姓不愤怒。
    这不,在得知将士出征之时。
    不少百姓都前来观礼。
    哒哒哒....
    恰在这时,笼罩在直通宫门方向街道之上的薄雾中,整齐的脚步声从后方响起。
    不管是前来观礼的百姓也好,静候在城门处严阵以待的将士也罢。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望向传来声音的位置。
    不多时薄雾之中浮现,六匹骏马拉着车身镶嵌有金银玉器,宝石珍珠,车身还雕刻有龙凤图案的座驾缓缓向着众人而来。
    毫无疑问,此座驾正是当今圣上朱棣的龙辇,而能够坐在里面的人,自然亦是朱棣无疑。
    豪华的座驾侧方,依次跟着三位身着战甲骑着骏马的雄壮身影,亦不是别人,正是此次出征统军太子、汉王、赵王三人。
    顷刻之间,原本聚集在四周,三三两两聊着天的百姓们神情徒然一肃、瞬间收声。
    原本喧闹的街道之上,变得无比安静,气氛也跟着变得凝重肃然起来。
    不多时。
    龙辇停在了城门处,随行的奴婢赶忙上前,伸手轻轻的撩起紧闭的门帘,身着龙袍的朱棣躬着身子从里面走了出,待看着井然有序站在门口的一众出征将士,面色亦变的无比庄严。
    紧紧盯着龙辇的将士在见到朱棣的身影出现时,众人身形徒然一顿,赶忙行礼大喝:
    “拜见陛下!!”
    龙辇之上的朱棣身子站的笔直,双目炯炯有神看着跪拜在地上的一位位将士,神情变的无比严肃,身上君王之气四散,蕴含着无尽的威严,令人不敢直视。
    短暂的沉默之后,他冲着下方将士挥了挥手,沉声大喝道:
    “诸将士平身!”
    之后,朱棣转头看向一旁的太子和朱高煦两人,沉声道:
    “立战旗!”
    随着朱棣一声怒喝。
    顷刻之间,一杆巨大的战旗缓缓立了起来,微风轻抚战旗迎着微风猎猎作响。
    一股惊人的肃杀之意,瞬间腾升了起来,奔着四周扩散而去。
    站在不远处看热闹,看稀奇古怪的百姓们,不少人被这股四散的肃杀之气,给震的身形不由自主的往后退了好几步。
    龙辇之上的朱棣,看着近在咫尺迎风飘扬的战旗,眼神之中闪过向往之意,注视了片刻,沉声大喝道:
    “此次帖木儿帝国,率二十万大军欲进犯边疆,威胁大明安危。”
    “尔等奔赴沙场,诛敌于边疆。”
    “此战必打出大明威风,震慑宵小。”
    “朕,大明天子朱棣。”
    “在此为尔等送行,亦在此处静候佳音,等诸位凯旋归来。”
    听闻此言。
    感受着皇帝对他们的信任和期盼,将士们脸上不禁浮现出激动之意,不约而同看向站在龙辇之上的朱棣,嘶声大吼道:
    “属下绝不让陛下失望。”
    “必诸尽一切来犯之敌,荡平宵小。”
    “陛下,万岁!”
    “万岁!”
    “万万万岁!”
    一时之间将士们士气高涨,激动咆哮的声音彻响天际,天空之中飘荡的薄雾,在将士们气势如虹的怒吼声中,亦不知不觉变淡了不少。
    站在龙辇之上的朱棣,听着下方此起彼伏的呼喊之声,其嘴角不禁微微上扬,脸上皆是享受之色。
    就是这样的感觉。
    何为帝王。
    怕此情此景就是最好的体现。
    真的无比美妙,令人陶醉。
    坐立在战马之上的朱高煦,望着高声呼喊的一众大明将士,亦是忍不住心生感慨之意。
    如今的大明,拥有着这般强壮、精干的将士。
    又何惧任何宵小?
    也难怪强如瓦剌、鞑靼,却只能被打的抱头鼠窜,不是没有道理。
    就现在大明将士的状态,可以说这世间怕没有任何人是其对手,甚至是不配做其对手。
    想来大明要不是出了一个‘瓦剌留学生,大明战神’,以一场土木堡之变,亲手葬送了大明几十万精锐部队。
    怕大明的国运,将不止于哪一点,只怕延续个上百年都不成问题。
    想到这里,朱高煦脑海之中不禁浮现出,朱棣造反之时做的那個梦里面朱元璋说的话:
    ‘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永世其昌个屁!
    选的什么后世之君。
    活脱脱就是一个坑人的玩意。
    一个人把大明上百年的国运,给彻底玩没了。
    与太祖朱元璋首位相呼应。
    ‘开局一个碗,结尾一根绳。’
    可悲可叹。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致使华夏遭受了上百年的屈辱。
    半响之后,朱高煦回过神来,看向一脸享受的沉迷于将士拥戴的朱棣,眼神之中闪过一丝不悦之意,其嘴角微微上扬,很是不爽沉声道:
    “爹,差不多得了啊。”
    “你这别影响我们出征啊!!”
    “到时候,我们因为此事出兵晚了或者帖木儿帝国先行到达,延误了战机。”
    “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您要是真的喜欢这种感觉,等到时候我们凯旋归来。”
    “没有了后顾之忧,你再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阅兵。”
    “那个时候,随你怎么享受都行。”
    朱棣:“......”
    艹!
    这小兔崽子!
    真不是个东西,说的什么屁话呢?
    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朱棣原本极好的心情,顷刻之间荡然无存,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心里别提多腻歪无语了。
    随后下令大军开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