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定下
作者:挣钱而已   重回七零,不做弃妇最新章节     
    也是没想到,还能有这种超乎计划内容以外的事情发生。
    黑灯瞎火的视线本来就不好,没等掉在坡下的王亚楠反应过来,一个大黑狗头就凑上去,照着她面门吸溜舔了一大口。
    “咿呀!!!什么东西!什么东西!滚开!滚开!”
    被吓坏了,王亚楠手脚并用连滚带爬的站起来就想往屋里跑,谁知道一回头却结结实实的撞在了一个人身上,鼻血都喷出来了。
    “对不住,我家的狗吓到你了,你别害怕,它不咬人的,就是想安慰一下你。”
    狗?惊魂未定的王亚楠这才反应过来,刚才撞她的原来是坡上秦小妹养的那条恶心的大黑狗。
    好啊,可算让她逮住机会了!
    “撞了人一句对不起就完啦?瞧给我摔的!我告诉你这事儿可没完,叫秦小妹下来赔钱!”
    这不是挺有劲儿吗?中气十足的,李树也没有争辩什么,他脸上的表情始终不变,只是淡淡打量了王亚楠一个上下。
    “不用我姐赔,我赔给你,不过你得跟我上大队部走一趟,请队长做个见证,他说给你多少,我就给你多少。”
    王亚楠到现在还拖着人口粮指标没完成,恨不得躲着大队干部走,好几次远远的看见会计来找她,撒丫子就往山上躲,哪儿敢自己送上门儿去。
    指标的事情眼下还没有办法解决,这是关系存亡的重要事情,能拖一天是一天。
    虽然不甘心,但王亚楠自己心虚,也不敢纠缠李树,只得捂着屁股骂骂咧咧的走了。
    直到坐在炕上,她才想起来自己刚才是准备勾搭李树来着。
    都怪那条可恶的臭狗,完全打乱了她的计划!
    这之后的几天,王亚楠总算是放过了这三个人,改像只花蝴蝶一样穿梭在田间地头,放眼整个大队,到处都是她勾三搭四的现场表演。
    只可惜她虽然行为大胆,但因为那张病态的脸,男人们对她依旧是反响平平。
    本来女知青在大溪沟村就不咋吃香,她们大都劳动力有限,且娘家没得帮衬,除非是两个小年轻实在看对了眼儿分不开,不然是没有媒人愿意主动给知青说媒的。
    当然,他们穷,给媒人的好处钱比较少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不敢去远的地方,王亚楠就只能在这村儿里划拉,别说,瞎猫碰上死耗子,还真被她找到了一户“好人家”。
    那人家里刚盖了新房子,瞧着条件就不差,特别是和周围几户住窝棚的比起来,那可像样太多了。
    男人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了,但长相还看得过去,而且很大方!
    也不嫌弃王亚楠是个知青,不擅长劳动,一开口就诚意十足。
    说愿意帮她填补上人口粮的窟窿,还额外给补一百块钱彩礼钱,新衣裳、自行车也是有的!
    王亚楠很满意,事情很快就定了下来。
    因为男人家是才落户生产队的原牛家庄社员,所以这事儿也算个新闻,很快就在队里传开了。
    没错,定下的正是牛爱花的娘家,是她亲弟弟牛有根要和王亚楠结婚。
    听说是他家娶知青,社员们一下就全想通了。
    要知道,在牛家庄结婚可是很难的,别说像王亚楠这样正值好年纪的小姑娘了,就是嫁过两回的老妇,价格合适照样有的是老爷们儿抢着要。
    难怪这门婚事儿男女双方都很满意,也不知道是咋沟通的,进度神速!
    才三五天就过了礼,定下了下个月月初的好日子摆酒进门儿。
    得知这个消息,同个知青点的知青们都很错愕,这王亚楠可是最心比天高的一个人,这都能心甘情愿的扎根在乡下,多少让人有些唏嘘。
    “我说呐,前几天儿又是要跟我去挑水,又是要给我洗衣裳的,是发了哪门子疯,搞半天···是打的这主意。”佟刚后知后觉,才察觉到王亚楠原来是想勾搭他,顿时羞的面红耳赤。
    听他这么说,立马又有男知青附和道:“怎么回事儿?她也说要给我洗衣裳来着,还要送我书看呐,不过我没答应,她不是吴知青对象吗?怎么能···。”
    这位男知青没把话说完,因为此时吴洪斌就在隔壁躺着,他怕把话说透了扎人心。
    都是同居住在一起的人了,王亚楠怎么能说结婚就结婚呐?
    虽然现在吴洪斌的情况已经不适合再当丈夫了,可好歹也轰轰烈烈的爱过。
    她这样,未免太薄情了。
    “得了吧,估计早断干净了,吴知青打从医院回来就没和她说过话,在医院她也没去瞧过一眼,能同甘却不能共苦,这算什么嘛?”
    物资匮乏的时代,青年男女的心中却有最神圣的爱情观。
    在他们看来,既然决定了要在一起,那同甘共苦不离不弃,无疑是最基本的道德。
    像王亚楠和吴洪斌这样大难临头各自飞,经不起丝毫风浪的感情,压根儿就不符合他们心中爱情的标准。
    这两个人内心的想法一点儿也不单纯,根本不配亵渎爱情两个字。
    不过是两个不要脸的人搭伙过日子罢了,散伙也是早晚的事儿。
    男知青这边平等的看不起王亚楠和吴洪斌两个贱人,女知青那边也是一样。
    等王亚楠结婚,她住的那间宿舍就彻底空了下来,这都是大队部的财产,她走了,自然要重新分配。
    女知青们聚在一起讨论着分宿舍的事儿,说着说着话题就跑偏了。
    “没想到最过不惯乡下日子的王知青竟然要嫁在这里了,我倒也能理解她,一个人无依无靠的,真的好难···。”
    “别傻了,谁又是谁的依靠呐?各取所需而已,咱们不比男人差啥,靠自己的一双手也能挣饭吃。”
    “······。”
    话题到这里就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下地干活真的很累,日复一日看不到头的生活也让人崩溃,抱怨的姑娘没有坏心,她只是想休息一下,喘口气而已。
    王亚楠这样的都有人要,她要真想开了,指定嫁的更好。
    人最怕的就是产生落差感,一旦开始幻想那种有人帮衬有人心疼的生活,就忍不住浮躁,进而无法专注眼前的日子。
    那些家里能给予帮助,寄来钱票或者衣物帮衬的女知青还好些,回家团聚依然是她们不变的渴望和目标。
    但像方桂华这样,不管身在何处都逃离不了家人压榨的,嫁的远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如果真能找到个实干的,有本事的好青年结成夫妻,说不定就能摆脱原生家庭的控制,步入新的人生了。
    虽然没好意思说出来,但好几个女知青都悄悄的动了心思,她们这个年纪,正是渴望爱情和家庭温暖的时候,女孩儿本来就偏感性一些,会这样想也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