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鸡蛋里挑骨头?
作者:姬朔   天才反派他妈靠美食在娃综杀疯了最新章节     
    尽管朱晋只来过一次,但他通过与其他食客的交谈,已经迅速攒下经验。
    见到南意来点单也不惊奇,轻车熟路地接过菜单,边翻看边问:
    “小南,今天有什么新菜吗?”
    南意熟练地抱着本子回答:
    “刚上了四喜丸子,要么?”
    “要要要!”
    朱晋忙不迭应声,顺带咽了咽口水。
    南意已是见惯不怪,拿着笔在小本子上画下数字。
    重新抬眼,他发觉有人在看自己。
    是跟朱晋同行的人。
    南意面无表情解释:
    “没有工资,只是帮忙,不是童工。”
    语调平铺直叙得快成一条直线。
    由此可见,类似的回答他重复过多少回。
    恰好经过的傅朝:……
    我的一一啊!可不兴这么跟钟导说话!
    傅朝犹豫着要不干脆支走南意,换自己上阵。
    却又怕动作太明显,惹来人家钟导反感和观众好奇。
    他踟蹰片刻,只能假装没事走开。
    就是没敢走太远。
    然后,就听见钟钰来了句:
    “抱歉,我只是好奇。”
    傅朝好奇地偏了偏头。
    他听过一些钟钰的传闻,说她脾气不好,曾有过把茶杯砸在总台领导脑门上的彪悍战绩。
    现在看来……传言有误啊!
    很快朱晋钟钰点好单,南意抱着菜单离开。
    朱晋对钟钰说:
    “我点了腌笃鲜、德州扒鸡、糖醋排骨和宫保鸡丁,都是昨天我吃过的,味道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唔,就是不知道今天的四喜丸子味道如何。”
    “宫保鸡丁?”
    钟钰敏锐捕捉到这个词。
    她想到“南”这个姓氏,又想到一些过往,顿时生出期待。
    这点转变落在朱晋眼里,却让他误会了。
    朱晋自信满满地一摆手:
    “都说了,我的舌头绝不会出错!”
    钟钰瞥他一眼,没接话。
    上菜的速度很快。
    两人坐了张角落的小桌,面积相对逼仄,几盘菜就把桌面占得满满当当,以至于朱晋和钟钰只能把饭碗捧在手里吃。
    两人这些年出入各大餐厅,习惯了老板的特意关照,乍然体会到这种感觉,还有些新奇。
    朱晋有些艰难地腾出手,赶紧舀了碗腌笃鲜。
    一口下去,那股热流直直暖到心里。
    “嗯!就是这个味儿!你快尝尝!”
    钟钰迟迟没动筷。
    她看着那盘宫保鸡丁,眼底飞快掠过一抹失望。
    “是川菜啊。”
    朱晋觉得好笑:
    “不然呢?这家定位是家常小饭馆,川菜版本的宫保鸡丁是流传最广的,老板会选择这种做法也不奇怪。你想吃什么味儿?鲁菜?这里可不是正统鲁菜酒楼!”
    宫保鸡丁萌芽于贵省、起源于山省、扬名于川省,它跟黔菜、鲁菜、川菜都能沾上点边,在不同菜系里的做法也有细微不同。
    落在朱晋钟钰这等美食家嘴里,两种做法的宫保鸡丁,那就是天大的差距了。
    也难怪朱晋会有这样一番调侃。
    钟钰并未过多解释。
    她依着朱晋所说,先舀了一小碗腌笃鲜。
    入口微烫的汤汁,却是极致的鲜美。
    饶是钟钰吃过无数次腌笃鲜,也会被眼前这碗腌笃鲜的味道所打动。
    “我算是知道你为什么激动了。”
    钟钰想到来之前了解过有关南枝的信息,内心感慨万千。
    但她不是张扬的性子,便内敛着没说。
    只在末尾点评了句:
    “可惜食材稍有欠缺。”
    钟钰这句不轻不重的点评,恰好落在观众耳里。
    他们顿时不高兴了。
    就跟自家崽被欺负了似的,当即在弹幕里反驳:
    【这人谁啊?鸡蛋里挑骨头呢?】
    不过钟钰对此毫不知情。
    或者说,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此时她的视线已经被新上的菜吸引过去——
    “这四喜丸子看着很正宗,厨师是学鲁菜出身的?”
    朱晋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他只是个单纯爱吃的食客,味蕾的享受才是首要考虑的事。
    于是,他乐呵呵地举筷插进婴儿拳头大小的肉丸子里,再将它捞进碗里。
    张嘴狠狠咬了一口,朱晋直呼痛快:
    “果然没让我失望!”
    钟钰见了,也跟着捞起一只肉丸。
    鲁菜里的四喜丸子,做法跟狮子头类似,又有细微不同——
    选用猪五花,细切粗斩成小粒,再加入鸡蛋、姜末、酱油、盐和干淀粉调味。
    拌匀后,捏成四个大小相等的肉丸,入锅油炸,炸到表面金黄。
    随后以高汤调味,放入炸过的肉丸,小火煮透到入味。
    最后再将汤汁勾芡,淋在肉丸表面,同时保证挂浆均匀红亮。
    做法不算特别难,难就难在细节。
    钟钰咬了口,当即点评:
    “这炸得讲究。”
    竖起耳朵听这位挑剔食客说话的观众,有点云里雾里的。
    炸得讲究?炸东西要怎么讲究?
    朱晋却迅速会意:
    “是吧!我就说这位南老板手法虽有古意,但在细节上有颇多创新,不是那种照本宣科的死脑筋!”
    “嗯,她做的这道四喜丸子,表壳炸得酥而不腻,上面遍布着一些细孔,是猪肉的油脂遇到高温后化掉留下的痕迹,这种做法有点像宫廷菜里的干炸小丸子。可关键在于,她居然能在保证外壳酥香的同时,内里猪肉依然鲜嫩。这用的必然是大火,让它在高温里保持酥和嫩的平衡,其中难度无疑是高手走钢丝,稍有不慎就是满盘皆输。看来这位南老板不仅技高,而且相当自信!”
    钟钰语气不乏欣赏。
    原本都准备好反击的观众们,反而愣住了。
    嗯?
    居然没有批评?
    又听朱晋点头附和:
    “嗯,南老板的做法总让我觉得她精通不止一类菜系,只是做的都是些家常菜,所以表现得不太明确,真想尝尝能将她手艺发挥到极致的菜啊。”
    南枝这些天做的,都是大众耳闻目相的大众菜,常出现在普通人餐桌上。
    大家既觉得亲切,也无法从中感受到难度。
    只有朱晋、钟钰这样遍尝顶尖厨师手艺的美食家,才能窥见一丝区别。
    至于什么是能将手艺发挥到极致的菜……
    譬如鸡豆花这种顶级清汤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