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朱厚照心中暗叹,他早已见识过朱元璋的铁腕手段。
作者:沧澜啊   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最新章节     
    “启禀太祖,确有其事。”
    朱厚照恭恭敬敬地回应。
    “带上来。”
    朱元璋一声令下,很快,一队士兵押着俘虏的囚车出现在眼前。
    朱元璋审视着这些俘虏,语气冰冷:“元顺帝的手下,竟敢妄图染指我大明朱家的江山。”
    他下令,“来人,将他们逐个凌迟。”
    朱元璋的威严无人能挡,而达延汗则吓得脸色苍白,几乎失禁。
    他难以置信地望着朱元璋,惊呼:“朱重八,你不是已经去世了吗。”
    朱元璋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居然还有人记得我年轻时的称呼,不错,我就是朱重八,现在你应该记住了吧。”
    说完,他一声令下,“拖下去。”
    达延汗震惊得无法言语,时间过去这么久,朱重八竟然安然无恙,难怪自己会成为阶下囚。
    面对这样的神一般的存在,他唯有臣服。
    在将蒙古俘虏全部处决之后,朱元璋又命蓝玉率领龙骑军团彻底肃清残余,再次上演“成化犁庭”的壮举。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厚照作为旁观者,目睹朱元璋如何以帝王之威震慑群臣,他的心逐渐被深深折服。
    一日退朝后,朱厚照找到朱逸,表情凝重。
    “湘王前辈,我发现内阁的杨一清、杨廷和等人似乎都不见了。”
    朱逸淡淡一笑:“既然不在,那就说明他们的结局已定。”
    “怎么会这样。”
    朱厚照惊讶不已,“他们都是我的恩师。”
    “这是太祖的决定。”
    朱逸轻描淡写地说,“你身为天子,却无法掌控权力,太祖出手也是必然。
    在大明,除了他,无人敢违逆。”
    朱逸继续道:“不必多虑,这几天你就静观其变。
    如果不出意外,太祖可能还会有所行动。”
    ……
    如今,他虽心有不甘,却只能默默旁观。
    果不其然,次日早朝,还未明白状况的朱厚照便看见朱元璋毫不留情地痛斥曹元。
    \"曹元,你如实道来,吏部掌控着大明官员的升降调任之事。”
    曹元,你告诉我,为何吏部提拔的官员,大部分都有复杂的关系网?\"
    \"朕质疑你们的选拔手段,是否过于稚嫩了些。”
    朱元璋一开口,殿内的大臣们纷纷膝行而下,曹元更是面色苍白,冷汗滑落。
    这似乎是一场生死的较量。
    今日出门匆忙,连家人的告别都忘了,甚至未留下只言片语。
    朱元璋此刻眼神锐利,转向了朱厚照,“朱厚照,说说吏部的那些事儿。”
    “你平时对此疏忽了吗。”
    他质问道。
    朱厚照连忙回答:“回禀太祖,六部中,我对于政务的处理确实有所欠缺,唯有借助八虎之力才能传达皇命。”
    然而,八虎已被您肃清,朱厚照的话语中带着无奈。
    \"你这是在指责朕吗。”
    朱元璋语气渐显不悦。
    朱标欲言又止,朱逸在一旁适时制止。
    朱厚照则迅速回应:“太祖,我绝无此意。
    我只是认为,您的决策有时过于严峻,缺乏人情味。”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坦诚。
    \"嗯,这话说得倒是透彻,你说我不近人情,何以见得?\"朱元璋反问道,朱厚照的直言让他略感意外。
    此刻的朱厚照,仿佛回到了应州时的坚定,他直视朱元璋,沉声道:“太祖,您是凭借赫赫战功建立帝国。”
    “自然有权威处理一切事务。”
    “而我朱厚照,生长于深宫,受制于后宫,即使想有所作为,收拢权力也困难重重。”
    “与先父相比,我的威望尚显不足。”
    他继续阐述,显得无比清醒。
    “太祖可以制裁,但我却无法轻易行事,朝廷内部派系林立,我犹如孤舟。”
    “这就是我所谓的‘孤家寡人’。”
    朱厚照的话语中带着自嘲。
    朱棣为他的大胆担忧,却又怕触怒朱元璋,只能频频示意。
    朱厚照却视若无睹,全然不顾。
    朱元璋闻言,反而大笑:“你这小子,虽有些出格,但也并非全无道理。”
    “你可是我朱家的子嗣,性格却不像我族的传统。”
    “你父皇曾期望你无忧无虑,所以你的言行随性,我理解,但总板着面孔,确实不易。”
    他并未责备,只是淡淡提醒。
    朱元璋不再纠缠,只吩咐:“你这孩子道理一套一套的,暂且退下。”
    接着,他对曹元下令:“既然你喜欢提拔,今日就让你的亲信们尝尝滋味。”
    \"毛骧,你速去查检过去三年内曹元提拔的所有三品以上官员,详列其事迹,并彻查他们与曹元的关系。
    凡有违法乱纪者,严惩不贷!\"朱元璋语气坚决。
    是,遵命!毛骧恭敬地回应,准备执行新的命令。
    曹元被朱元璋的一席话震慑得动弹不得,朱元璋对这种缺乏决断之人毫不留情。
    他冷峻的目光中透露出鄙夷:“懦夫,拖出去,我要以儆效尤。”
    曹元甚至来不及哀求,便承受了应有的惩罚。
    在殿上,朱元璋坚定地宣告:“我大明的宏图,旨在万世基业。”
    他语气里透着对那些试图挑战皇权的臣子的不满:“有人竟敢觊觎权力,以为我不在,他们就能逍遥法外。”
    他犀利的目光扫过群臣,“难道,你们真的认为我死后,你们能逃脱我的掌控。”
    面对朱元璋的雷霆之怒,众臣纷纷匍匐在地,高呼:“太祖皇帝威严无比。”
    “陛下圣明。”
    然而,朱元璋并未因此满足,他讽刺道:“我心中明白,你们这些大臣,有几个能做到问心无愧。”
    他停顿片刻,继续道:“如果不是念在你们尚有可用之处,我早将你们一网打尽。”
    听到朱元璋的话,群臣无不惶恐不安,生怕下一个就是自己。
    朱元璋的威严如同寒霜,令人心生敬畏。
    朱元璋突然转变话题,哈哈大笑:“从今以后,丙图部解散,我会重新安排你们的职务,明白了吗。”
    他的每一个命令,都是不容置疑的铁律。
    散朝后,果身照在养心殿内欢呼雀跃,满脸的喜悦溢于言表,朱元璋对此并未过多指责,只是朱棣的面色苍白,显然仍心有余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