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京城暗流涌动
作者:古巷幽幽   阎王爷都叫她小祖宗,就问你服不最新章节     
    “绾绾,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这样的话可不能随便说。”司南天严肃地看着盛绾绾,声音中带着一丝威严。
    盛绾绾却毫不畏惧,她点了点头道:“皇帝伯伯,我当然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瑞王爷真的不是先皇的亲生儿子,这件事情千真万确。”
    司南天眉头紧锁,他沉思片刻后问道:“绾绾,你是如何得知这个消息的?”
    盛绾绾微微一笑,神秘地说道:“皇帝伯伯,我掐指一算,就算出来了啊!皇帝伯伯若是不信,可以去查哦!证据就在永州城下面的一个小县城,荣水县县令和瑞王长得十分相像,那是瑞王的亲生父亲哦!
    多年前……嗯……就是皇帝伯伯多大了,就有多少年了的多年前哦!
    锦太妃和皇太后同时怀孕,先皇曾说过,谁先诞下皇长子谁就是皇后,锦太妃怕自己肚中的孩子不是男孩,于是……”
    盛绾绾努力回想着书中的情节,将她知道的全部缓缓道来……
    司南天听完,满脸不相信地看着盛绾绾:“绾绾,你掐指一算就能算得这么详尽?连我父皇当初说了什么你都能算到?”
    “那当然了,皇帝伯伯你不相信绾绾的能力吗?先皇爷爷是不是这么说的,您去问问皇太后不就成了吗?”
    盛绾绾俏皮的笑笑,一脸的天真可爱。
    司南天看着她那双清澈的眼眸,心中的疑虑稍微减轻了一些。
    他知道盛绾绾不是普通的孩子,她有着与众不同的能力。也许,她真的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好,绾绾,朕会派人去查的。”司南天深吸了一口气,对着盛绾绾说道。
    “好的,皇帝伯伯你慢慢查,绾绾就先走了哦!”盛绾绾说着,拉起楚氏的手,“娘亲,我们回家吧!”
    楚氏点了点头,跟着盛绾绾一起离开了大殿。
    等二人离开,他对着李公公耳语了一番,李公公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脚步急促地离开了。
    而司南天也朝着慈宁宫走去……
    深夜,楚府的大门缓缓打开,一袭夜行衣的楚千寒运起轻功,直接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司南天从太后的宫中回来后,对盛绾绾更是心服口服。
    没事儿就让盛绾绾过去给算算。
    比如影密卫总部什么时候动土啦?
    京城中有没有大臣贪污受贿啦?
    朝中大官哪些是瑞王一党啦?
    偏生因为盛绾绾对原书中的剧情很熟悉,真的揪出来几个乱臣贼子。
    等查出了证据后,司南天对盛绾绾就更加信服了。
    后来升级到宫中的一切事宜,都要找盛绾绾过来给“算算!”
    譬如,给皇上选秀,给皇子选妃,给公主选驸马。生辰八字都要送到将军府,让盛绾绾先过一眼。
    只要盛绾绾说不行,就算是权势滔天的权臣之子女,你也别想和皇家沾边。
    于是很多官家小姐,时不时地来东苑和她套近乎,又是送钱,又是送吃的,盛绾绾的小金库很快就丰盈了起来。
    再譬如某个妃子要生了,司南天就会找盛绾绾给算算这孩子几点生命比较好……
    如果,盛绾绾说今日不宜生产,那妃子就算是疼死,皇上也不让生。
    还美其名曰,为了皇儿坚持一天就好。绾绾神女说了,明天生皇儿的命比较好。
    可是生孩子哪里能忍得住的啊?于是那些嫔妃在生产前就会先找盛绾绾,提前贿赂好。
    到时候就能哪天生哪天好,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好了。
    再说了都投生到皇家了,还能有比这更好的命吗?
    再好的命那不就是得做皇上了吗?她们倒是想,可看到皇上对待太子的态度,谁还敢想坐那个位置,那不是找死吗?
    盛绾绾也讲信用,收了钱的掐指一算。
    没收钱的也掐指一算……
    反正不管收没收钱都是今日就适合生,啥时候生出来命都好!
    没办法,她是个善良的小孩子,不能因为没收钱,让人活活疼死啊!
    慧远大师自从上次见过盛绾绾后,真的经常过来看看她。
    看着这样的情形,每次都要苦口婆心地劝导一番。
    盛绾绾懒得和老和尚争辩,每次都乖巧地点头说记住了,她这样做不对,她下次改!
    但每次收“礼物”时,又都开心地收下了。
    于是慧远大师来得更勤快了。
    怪不得小娃子身上会有天劫,原来真的是自己长歪造成的啊!
    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收受贿赂!长大了还得了?
    不行,他一定得把弯了的小娃子掰正了……
    接下来的日子,京都城如往常般平静,但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却暗藏着汹涌的波涛。
    瑞王一党最近都好像特别倒霉,以前干得那些龌龊事这几日一直在往外冒。
    朝廷上的弹劾之声此起彼伏,司南天借机小事儿化大,大事儿直接砍头,经过一番操作,成功的铲除了好几个瑞王一党的大小官员。
    一时间,京中那些手脚不干净的官员人人自危。
    但瑞王一党的官员倒是没怀疑什么。
    毕竟那些人确实都犯了事儿,而且并不是都是他们一伙儿的官员……
    楚千寒夜里暗中见了司南天后,就直接去了南境边关,带走的还有盛家军的兵符。
    皇上虽然给了盛凌天实权,但是盛家军的兵符却没有放心的交到盛凌天的手中。
    这也是瑞王一直迟迟不敢有所行动的原因。
    盛家军现在分为两拨势力,一波是原楚家军旧部,约五万士兵。
    一波是盛凌天亲自征兵的新兵蛋子,约六万人。
    盛老将军虽已经离世三年,但离世前的那一战将南蛮国打得落花流水,直到现在南蛮国的国力都没有恢复过来。所以南境边关一直都没有战事。
    新兵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仍旧是新兵蛋子。
    所以哪怕原楚家军人数略少于盛家军,若是真的打起来,盛家军也不是原楚家军的对手。
    这也就是盛凌天一直不敢动楚氏的真正原因。
    楚家军对楚家极其的忠诚,只要是楚家人被欺负,他们绝对不答应,要闹上一闹的!
    这次楚千寒暗中去南境,就是要快速收拢楚家军兵权,拔除盛凌天的亲信,将盛家军血不染刃的收归楚家军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