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封赏
作者:又一旬   异世女的锦绣荣华最新章节     
    最近李家村上河镇,包括整个临山县,都在传,有个姓李的庄稼人因庄稼种的好,得了朝廷皇帝老爷的赏识,封了大官。
    百姓多数淳朴,只知道读书好学问大能当官,种庄稼这种的,还是第一回听说,顶顶的稀罕事。
    种庄稼,他们也会,种好了还能当官咧!
    大家稀奇有之,向往亦有之,与有荣焉,奔走相告,消息则越传越远,越传越离谱。甚至有人说李三祝身高九尺,力大无穷,仙人转世。
    离得远的,没机会见到真人,过过嘴瘾了事,顺便加一点自己的臆测,让事件再添离奇色彩。
    离得近的则不然,甭管认不认识,打没打过交道,都跑上门找李三祝看稀奇来了。
    柳氏扶额叮嘱看门的小石头,“可把大门仔细栓好喽,这一天天的都什么事儿?”
    就方才出去这一会儿,隔壁马老太太家门口聚集了一群人,好家伙,就闪了点门缝,都还抻着头朝这边瞧呢!
    闹不懂了,一个村子住着,这天天儿的见面,还有啥稀奇好瞧?
    夏禾捂嘴笑,“都想看看我们家身高九尺的爹呗!”
    这时候的九尺,换算下来该有两米左右。
    李秋岁翻白眼,也是哭笑不得,“姐,你这话已经过时了,现在外面都传咱爹三头六背,能移山填海,有大神通。”
    夏禾和李秋岁互视一眼,乐不可支,姐俩跟柳氏,这才送走了一波女客回转。
    “啊?咱们爹都这般厉害了呀?”楚氏去年生了个儿子,孩子小闹腾,要人不错眼看着,柳氏没让儿媳妇一起去送客,她只听到李秋岁姐妹俩的一个尾音。
    柳氏叹口气,“都是胡咧咧!”
    楚氏捂嘴轻笑,公爹受了朝廷封赏,一家过了一开始的兴奋,现在被一天几波上门的客人弄的筋疲力尽。
    楚氏亲手给婆婆端了杯热茶,“您赶紧坐下歇会。”
    柳氏应声坐下,捧过媳妇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才道:“可不是嘛,越传越离谱。你别跟着忙前忙后,这一天天,那么些人进进出出,孩子小,身边可离不得人。”
    楚氏点头。
    柳氏又絮絮叨叨说夏禾姐俩,“……都赶紧收拾收拾,咱们还是早些启程去京城吧……就都省心了。还有承砚,你们那边妥当了,就帮你们大嫂看着点承砚,她这边多个孩子,要收拾的东西更多更繁琐。”
    去了京城都该消停了,这一天天的闹心,够够的。
    “这幸亏朝廷还给赏了个宅子,不然这一大家人,去了京城,连个落脚地都没有。”
    “你们爹哪去了?还有长山,这怎么都不见人?你们爷奶那边,到底跟不跟去京城,也不知道怎么个说法?”
    柳氏一有事,就着急,就无所适从,开始叨叨个不停。
    姐俩对视一眼,李秋岁无奈道:“要走了,姻亲故旧,大哥和爹总要过去说一声。咱们先收拾,娘不是说有好些东西都要带上,前院那棵枣树可别给忘了,枣核可没有压枝条长的快,味儿也不好……”
    “对对对,周平家的呢?不行,这事得我亲自来……”柳氏一口气喝完茶水,撂下茶杯噔噔噔往出走。
    楚氏目送婆婆走远,看两个小姑子,“娘这样没事嘛?要不去喊爹回来?外面暂时让你们大哥一个人应酬。”
    她虽然是嫁进门的媳妇,但夫君体贴,公婆和善,小姑子小叔子也好相处,将心比心,楚氏也是真心关心婆婆,怕着急上火,还难受遭罪。
    李秋岁摆手,“娘不要紧,找着事给她做,忙起来准没事了,等会再让红缨熬些下火汤,大家都跟着喝一碗。”
    楚氏还是不放心,夏禾也安慰她,“大嫂去看看承砚,这么会儿,功夫不小了,不要睡醒,找不到娘亲哭,娘那边有我和岁岁。”
    安抚好大嫂,姐妹俩并肩往出走,李秋岁道:“姐,你要跟我们一起去京城,成家那边,虽然爹娘会打招呼,姐夫那里你也要好好说一声。”
    “你哪门子的姐夫?”夏禾红着脸去拧李秋岁脸颊,“要你胡说!”
    李秋岁忙求饶,“姐姐姐,我错了,成了吧。以后我都喊成延寿,不给大红包我一直不改口了。”
    “你还说!”羞死人了,夏禾捂住红透的脸颊,“再说我挠你痒痒……”
    李秋岁不再逗她,摇摇姐姐手臂,“姐,是我提议让你晚成亲,让爹娘带你一起去京城,女子太早成亲生孩子不好,我们也舍不得你。”
    成延寿,从他爷爷辈到他爹,都是一根独苗苗。
    夏禾虚岁十五,好些乡下人家姑娘,这年纪都嫁人了,大伯家李秀儿,比夏禾大一岁,去年就嫁了。
    成家一家人心心念念就是夏禾早点进门。
    这两天往家里跑得勤。
    一来,自家今非昔比,被朝廷封了永丰伯,还是世袭罔替的爵位,说一步登天也不为过,他们有意试探李家有没有悔婚的念头。
    二来,两家孩子也到了成亲的年纪,这到了京城,来回一折腾,又是一两年的耽误,早点成亲了安心。
    没道理好处都让你们占了。
    自家爹娘脸皮薄,也没有悔婚的打算,自己闺女早晚要去人家家里过日子,不能伤了和气,再稀里糊涂应承了,李秋岁就提前说了厉害关系。
    柳氏还笑话她,小心操心多了长不高。李秋岁不担心,爹娘哥姐都不矮,没道理到她就矮了。
    十三岁,一米五,该是不算矮吧?
    李秋岁在心里比划一下。
    她一认真严肃,夏禾忍不住红了眼眶,“我知道,我都知道,你和爹娘都是为了我好!”
    李秋岁满足了哄好姐姐,不生分的小心思,心满意足看她娘剪枣树条去了,至于收拾东西,不是有翠竹翠屏嘛,再者,缺了再买就是,京城好东西多的是。
    对了,还有翠屏爹娘前两年找着了,也搬来了李家村落户,李秋岁还想问问翠屏的打算,说起来她事也不少。
    要说翠屏也踌躇呢……
    李秋岁就道:“你就留下吧,赵大是要跟我走的,府城那边的庄子你来接手。”
    手里没有合适的庄头,一直都是赵大在跑,“你也到了成亲的年纪,有合适的就赶紧成亲,这之前就让你爹娘先帮忙跑跑。”
    时下还是男子抛头露面方便,女子成亲以后也成。
    翠屏红着脸颊嗯嗯地点头,心里舍不得才找着的爹娘,但也放不下姑娘,不禁喃喃,“姑,姑娘,要不,再等我问问我爹娘的意见?”
    李秋岁提醒道:“你就是留下也是帮我做事,你哥哥们也早娶了嫂嫂,你爹娘还有其他儿女,十天半月的说帮忙还成,时日长了就怕平白添了麻烦。”
    几百亩的庄子,都是上好的良田,不说偷偷贪墨,就是随便养两只鸡鸭,都受用不尽。爹娘这要是帮忙多了,时日一久,要回来可就难了。
    翠屏反应过来白了脸,这也是她犹豫不决的原因。
    可她留下还能多少帮衬一下家里,爹娘总不能都跟着去京城,他们可没卖身契在姑娘手里,自己的身契,姑娘还她了,自己能保证衷心,其他人呢,包括爹娘她都不敢保证,有时候人过得好了就是原罪,那是亲爹娘,当年还卖了自己,但她不能随意去考验人心。
    “姑娘,我知道了,我听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