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程家无事
作者:木子颖宝贝   陛下重生后亲自教娘娘虐渣最新章节     
    季伶舟回来的时候,小厨房的人已经准备好了膳食,程茗染被扶着坐了起来。
    “这样坐着会不会不舒服?”季伶舟问了一句,然后就在她身边坐了下来,还拿了软垫放在了她身后垫着。
    程茗染摇头:“不会,我好多了。”她回答了一句,不过脑海里一直都想着刚刚书画跟自己说的那些话。
    “陛下……”程茗染还是没有忍住。
    “嗯,怎么了?”季伶舟一边帮她布膳,一边给她回应。
    程茗染有些犹豫,但还是说了出来:“刚刚书画跟我说,爹爹他在宫里……”
    “嗯,在呢,一会儿用完膳后就让他来见你好不好?”季伶舟的语气跟哄小孩子似的。
    程茗染有些不太习惯她现在的语气,而且她也还没有问完呢,只是听着他这样的说,程茗染的心情就更复杂了:“那……这是陛下安排的吗?”她问的直接。
    “嗯,刚好趁着这个机会,免得你一直挂念着。”季伶舟将手里面的粥端了起来,还非常贴心的试了试温度。
    不烫了之后才喂给程茗染,程茗染刚要出口的话都被堵了回去。她安安心心的吃掉季伶舟喂给自己的粥,只是难免会弄脏,她下意识的就要伸手去擦。
    但是被季伶舟抢先一步:“不要动,小心碰到伤口了,我帮你擦。”说着,季伶舟也还不嫌弃的自己就上手了。
    好吧……程茗染没有在继续理会了,由着他去做,这不就是自己一开始想要的效果吗?
    “味道怎么样?会不会太淡了?”季伶舟又问了一句。
    “嘴里有些苦。”程茗染也是老实回答。
    “那是因为之前喝了很多的药,再多吃几口试试?”季伶舟耐心十足。
    程茗染还真的听了他的话,乖乖的吃了好多,很快一碗粥就差不多见底了。程茗染已经睡了好久了,所以饿了也正常。
    “要不要再吃一点?”季伶舟又问了一句。
    “我想喝鱼汤。”程茗染说了一句。
    “好”季伶舟没有任何反对的,马上就把鱼汤给她端了过来,这是太湖银鱼,也是程茗染最爱的。
    季伶舟喂她喝了汤,鱼肉也是耐心的给她把刺都剔了。程茗染还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一时间连自己原来要说的那些话都忘记了。
    “我吃好了。”程茗染现在已经吃饱喝足了。
    “吃好了?还需要一点儿什么呢?要不要再让人拿些果子来?”季伶舟问了她一句。
    程茗染直摇头:“吃不下了。”
    “好。”季伶舟没有强求,就在程茗染正准备问季伶舟怎么没吃东西的时候,季伶舟直接拿着刚刚她吃的碗就吃起来了剩下的那些东西。
    程茗染:“……”这好像有些过了。
    不过她现在吃完了倒是想起了正事,那就是刚刚问了一半的问题。
    “陛下……那些事情都处理好了吗?”程茗染问他。
    “好了,不用担心,你就安安心心的养伤。”季伶舟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
    但是他其实也猜得到程茗染其实是想要问什么,所以在说完这句话之后,就又接了一句:“程家这次平叛有功,我已经让人恢复了程家的官职。”
    程茗染的手微微握紧:“爹爹之前不是一直都在大理寺,怎么会突然出现在皇宫?而且还有程家军营,陛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
    “嗯,是我安排的,不要多想。”季伶舟安慰了一句。
    “那……现在是彻底没事了吗?”程茗染还是有些不敢相信的,她不觉得这件事情会这么容易过去。
    “嗯,过去了,没事了,以后都不用担心了。”季伶舟回答她。他答应过程茗染的,所以现在也只是兑现原来给她的承诺而已。
    程茗染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才算是彻底的安心下来,没事了就好,既然是季伶舟亲口说出来的话,他自然也就相信了。
    “陛下”李盛从外面走进来了。
    “陛下,娘娘,太后娘娘和程将军来了。”李盛说了一句。
    程茗染在听到自己父亲来了这几个字时,眼里也是抑制不住的期待,可是一想到季伶舟,她又有些犹豫和担心。
    她看向季伶舟,眼睛里带着恳求,因为她担心季伶舟会不让人进来。
    季伶舟哪能看不出她的担心啊?
    “一会儿别太激动,注意一下你身上的伤,要是不小心弄到了伤口,下次在你伤好之前,我可是不会再让你见了。”季伶舟这也算是把“丑话”说到前头。
    程茗染赶紧点了点头:“我不会的……”
    “嗯,乖。”季伶舟在他脑袋上摸了一把,然后就看向李盛:“让人把东西收了,让他们进来吧。”
    “是”李盛也知道现在的淑妃娘娘在陛下心里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啊。
    太后进来的时候眼睛都是红的,平日里面稳重的人在这一刻也变得有些失态了。
    “染染?”她赶紧走过来,直接就握住了程茗染的手。
    季伶舟在旁边看了一眼,或许是想给他们留出空间,所以直接就先走了。太后反正就跟没看见他似的,倒是门口后进来的程立对着季伶舟行了一礼:“老臣拜见陛下。”
    季伶舟脚步一顿,刚刚程立的那一番话又把他拉到了前世去……
    “老臣闻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在,惟贵于国事。老臣之女,生于宫闱,长于宫廷,习诗书,知礼仪,乃臣之骄傲。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幸,老臣之女于日前夭折,老臣实感痛心疾首。”
    “老臣自幼习读经史,深知为国尽忠,为民服务之道。然,国事虽重,亲情更浓。老臣今心如刀割,思女心切,百事无心,自愧再难心无旁骛地致力于国事。”
    “现请陛下收回老臣之兵权,之官位。老臣的女儿在世时便不曾陪伴过多少时日,而今老臣希望能常伴其身侧看护着她。是以,恳请陛下念在老臣多年忠诚勤勉的份上,准许老臣辞去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