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你让我一个宰相去接宋江?
作者:情砖汉瓦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最新章节     
    章惇府。
    府里的仆人打扫完已十分干净的门庭,站在门口远眺,相公已经已经到了半路吧。
    左方远处似乎有几辆马车往门口方向赶来,仆人揉了揉老眼:“怎么像是自家的马车?不是去了岳州嘛,什么情况?”
    同时,右手边则过来一列禁军,居中护卫的黄麾大仗,这竟然是皇上的车驾?他今天来章府有事还是纯粹路过啊。
    幸亏街面清扫的极为整洁,仆人整理好衣物,准备先迎接官家。
    躬身等候的仆人发现官家车队渐渐慢下来,停稳了。
    禁军分列两队,将章府大门护卫在中央。
    接到皇上的金字牌递,章惇很是诧异,听闻要重新返回京都,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次回去将会发生很多事情。
    赵佶撩开车帘,已看到街角不远处章惇的车队徐徐行来。
    一个俊俏小黄门贴身站在赵佶左侧,伸了伸懒腰,全然不顾赵佶的感受。
    赵佶嘀咕道:“喂,桃娘,这么多人呢,你就不能老实安静点。”
    “百姓又不知道我是谁,我呀,现在就是个小黄门,章府一点儿也不气派,跟县衙差不多,你确定是宰执的家吗?”
    “喏,宰执马上就到了,你自己问他去。”
    说完赵佶慢慢往门口走去。
    “等等我啊,官家。”
    章惇下车紧跑几步,胡须飘飞,来到赵佶跟前:“罪臣章惇见过官家!”
    “平身吧,我们进去说话。”
    章惇眼角余光发现一个小黄门总是喜欢挽着赵佶,仔细看去,虽然他化妆术极佳,但章惇这样的老江湖见多识广,还是看出来了。
    应该是官家的嫔妃跟着出来了,都是惹不起的主啊,吹吹枕边风,也能让你脱一层皮。
    将赵佶引到大堂主位入座,章惇等小黄门在官家身边坐稳了,他才在客人的座位坐了下来。
    “知道朕为何将你叫回来吗?”赵佶开门见山,没有绕弯子。
    “回官家,臣惶恐,臣不知……”
    “你对朕是什么看法,作何评价呀?”
    听到这里,章惇哪里坐的住,连忙跪到了地上:“臣罪该万死,千不该万不该胡乱议论官家啊。”
    “今天朕过来有两件事,一来我们君臣坦诚相待,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第二,是朕让你帮忙找一个人,然后把他带到朕跟前,要完好无损地带来。”
    章惇暗自叫苦不迭,第一个就非常难搞了,一着不慎,又落个流放三千里,也是极有可能的。
    伴君如伴虎,真让自己摊上了,你说气人不。
    “官家,臣错了还不行吗,不该咆哮朝堂,说大逆不道的端王轻佻那番话。”
    “没错,我们君臣今天就讨论,君是昏君还是明君,臣是奸臣还是忠臣。”
    “这……”章惇快速思考着,反正回来了,死也死个痛快。
    章惇无所顾忌地在赵佶面前侃侃而谈,时不时地伸手比划,甚至有一次指着赵佶鼻子骂。
    但那些都是十个月前的事情了,最近几个月,实在没有什么事值得他浪费唾沫,反而赵佶有不少地方值得表扬。
    从暗访京城防务,到统计全国兵员财政情况拿出整改方案,从赐婚李师师再到丹会真相。
    确实只有亲临现场,眼见为实,方才知道丹药长生不老之事不可能。
    很多道士临死之前,还喷着烟火。死相很惨,简直就是活活烧死的一样。
    这样不仅官方认清现实,民间也清醒了许多。
    从亲自挑选训练禁军,到兵不血刃拿下最大的对手蔡王赵似,哪一件不是值得称道,让人期待。
    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这个断语,是他自己下的非常草率了。
    但他不得不说,为何?他不提醒,其他臣工不提醒,那谁来提醒赵宋掌舵人,他身为首辅,责无旁贷啊!
    在关系到整个江山社稷的关键时刻,即使得罪赵佶,他也要讲那番话。
    如果一年前的赵佶不纨绔,不轻佻,他何须以身犯险。
    私心,也有那么一点点,但不多。蔡王赵似称帝又如何,他早已经是首辅,是宰相,位极人臣,还图个什么?
    章惇意识到自己错了之后,不再言语,他们三个突然安静了下来。
    刘乃桃没想到赵佶还有那些破事被人抓住不放,不过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人不得瑟枉少年嘛。
    至于后面的那些大事,她知道的不多,从章惇暗自赞许的眼神判断,应该是极有难度和成就感的事情吧。
    只比自己大四岁,赵佶就跟个老狐狸似的,刘乃桃真想上去抓他一下,咬他一口也行啊。
    “说完了?对朕的评价结论总体是好的,对吧?”
    “事实如此,官家,绝非臣取悦魅惑。”
    “想知道朕对你的评价吗?”
    见官家要点评他,章惇自觉地在地上跪好等候皇帝的裁决了。
    “朕每天都会收到弹劾你的奏章,不下十本,都说你是奸臣,恶臣,不配做百官表率。”
    这个早就在自己预料之中了,不提新旧两党的倾轧,就是自己搞得编类臣僚章梳局就很容易落人口实。
    树敌太多,一旦自己从宰相的岗位退下来,落井下石那就太容易了,这个结果不奇怪。
    章惇回复被人举报弹劾这是他咎由自取。
    “但是朕翻来覆去看了很多条理由,都是一些屁话废话。”
    赵佶话风突变,让章惇猝不及防。难道不应该是龙颜大怒,问责追责嘛。
    “他们没有一个人敢弹劾章惇你贪腐,更没有一个人弹劾你的对外方针。你那三辆车里装着多少钱啊?”
    “臣多年积累的三千多贯,都在车上,府里只留了几十贯备用。”章惇如实交代着。
    皇上赵佶也想重新认识章惇这个独相。已派周鼎秘密调查,章惇确实没有贪污腐败的记录。
    四个儿子,三中进士,他只安排好了其中一个低级职务。
    拒绝给西夏人纳贡,力主攻击灭亡西夏,国土寸步不让,让赵佶很是感动。
    苏轼与他相敬相杀,友情依然不变,只不过立场不同。
    “就你寸步不让国土这一点,深得吾心,只会割地求和的司马光之流,是忠臣,那你坚守国土的反倒是奸臣了?”赵佶语气激动起来。
    章惇抬起头来,老泪纵横,他从来没有见过皇上如此推心置腹,跟他理念相通,对他明察秋毫。
    “朕亲政后绝不会丢失一寸土地,给西夏,给辽国的岁币,总有一天我会取消拒绝,然后向他们百倍讨回!”
    他根本就不想给辽人岁贡,暗中备战打仗,这不正是自己喜欢的皇帝,拥戴的明君吗?
    章惇伏地喜极而泣:“官家实乃明君呐,有此抱负甚好,但要落到实处方可啊。”
    “废话,这不是管你要人来了嘛,起来说话。”赵佶看着堂屋陈设古朴,不饰繁华,倒也十分契合章惇的为人。
    “官家要人,一道圣旨即可,何须老臣出马?”
    “此事或许有些特殊,恐怕还得有个重量级人物出场才行。”
    “哦?官家请继续,愿闻其详。”
    “你带着圣旨到山东郓城县,寻一刀笔小吏宋江,字公明,绰号呼保义。”
    “宋江?官家,此人担任什么职务啊?”
    一个刀笔小吏还要我这个宰相,喔不,曾经的宰相千里迢迢去接?章惇想破头也不知道缘由。
    “应该是个押司。”赵佶嘴角邪恶地扯了扯。
    章惇看到官家身边小黄门掩嘴而笑,更是感觉此事很不靠谱。
    不会半道上把自己咔擦了吧?
    “相公,你就放心吧,官家让你和宋江都平安归来,他在福宁殿等你们。”刘乃桃忍了半天了都。
    “她是朕的贵仪刘乃桃,圣旨到手就可以出发了,章卿。”
    “臣见过桃娘,臣遵旨。”此女果然是天姿国色,却没有一丝媚态,落落大方,章惇首次赞许赵佶选妃的眼光。
    回家屁股还没坐热乎,章惇带着几个随从,轻装简行地东行而去。
    山东郓城县。
    知县听到有人报官,说是一个叫阎婆惜的女人被人杀了。
    他连忙派人去查,发现她的夫君宋江嫌疑最大,立即安排人手抓捕,可已人去楼空。
    宋江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宋江作为这个知县的幕僚,该县的二把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呢。
    整日舞文弄墨,书写文书,宋江对县衙很是熟悉。
    一个月前有七个好汉反抗西城括田所事发,被官府缉拿,幸得宋江事先告知而逃走。
    什么是括田所,就是宣布将整个西城,包括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
    并且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以解决当地的财政困难。
    知县找来主簿商量,如何处置宋江的事情。
    “知县,宋押司黑白两道通吃,你确定要缉拿他嘛?无非就是一个女人,杀了也就杀了。”
    “你是说宋江那方面不行?看不出来啊?”知县从来没有往这里想过。”
    “县衙早就传开了,宋江一个月才回家几次,次次他都不上床与阎婆惜同寝。那你说说还能有什么?”
    “行了,他人闺蜜之事,休得胡说。”
    “不是,县衙的老刘自己都承认了,此事绝不是信口开河。”
    “那这个宋江还要不要抓捕?”知县缺少了左膀右臂,还是有些不习惯。
    押司可是他的得力干将啊,从助手变成了对手?
    “既然有人报官,当然要抓要审,这样知县还可以赚一笔赏银。”
    说到赏银,知县买来的这个官,花了足足六百贯。
    眼下刚刚回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