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汝有何能
作者:冷泡茶加冰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后世的地图在赵匡胤面前展开了一幅无声,但是恢宏的画卷。
    三百多年前名为王方翼的唐将犹如一滴浓墨浸透在这画纸上,晕染出了一副瑰丽的景色。
    唐将称功,缔万里疆土。突厥窜逃,入极西之地。
    三百年间,一支偏师残部跌跌撞撞不断壮大,最终席卷当地,败强敌擒敌首,雄踞一方。
    直至最终遇上了在中原逐鹿失败的契丹人。
    而且……赵匡胤回忆了一下,觉得这契丹人真未必弱到哪里去了。
    北宋亡国前的海上之盟,后世并未详谈。
    但从北宋那如弄闹剧一般的伐辽取燕来看,这契丹辽更多是败于金人,而非亡国于宋。
    而再瞧瞧那名为耶律大石的,两百骑西奔不过十年便能复国成功并西征击败那突厥塞尔柱,果无愧于后世所赞的一代雄主。
    顺理成章的,赵匡胤也在心里得出了结论。
    “契丹人果勇猛也。”
    赵匡胤平静的扭头,看着空炅法师在那里顶着两个乌青眼眶在那里摇头晃脑的感叹,与后世那极喜爱的大熊猫倒是有几分相似。
    眼见官家看他,赵光义小心翼翼道:
    “兄长不也说过,契丹乃劲敌也”
    “俺说的乃是今之劲敌,惟在契丹,而非说契丹不可敌。”
    赵匡胤瞪视着弟弟着重强调了一下:
    “显德六年俺任水陆都部署,也是在莫州败过数千契丹精骑的,自是知晓其根底。”
    “正因如此,你据俺的精兵禁军,却在高梁河留驴车之名,真乃……”
    赵宋官家一时间有些词穷了,赵普也一同叹了一口气:
    “真教人不敢信也。”
    平息了一下心情,赵匡胤也赞同道:
    “若你能有这耶律大石哪怕三分才干,说不得也能令后世无所诟病。”
    “精兵良将,尽丧汝手,两战丧胆,殆军亦自汝起。”
    说这话的时候,赵匡胤的神色出奇的平静,看着空炅法师的光头甚至还有一点想笑的趋势:
    “汝有何能”
    汝有何能赵光义也顿时沉默,下意识拨了两圈手中的念珠,一时间竟还真找不到答案。
    兄长的御座他确实向往,但然后呢
    富民强兵,无一通晓,临阵破敌,更是不知。
    想想那耶律大石两百精骑起家经营十余年便可与那雄踞一方的塞尔柱临阵相对,并大破之,对他来说宛如神话。
    这一刻他的心中难得有了一点迷惘。
    ……
    “耶律大石,西辽可汗,祭司王约翰。”
    李世民念叨着这个名字与完全陌生的词汇,脑袋里忽然自由组合出了一个新的称呼:
    “约翰可汗”
    长孙皇后顿时啼笑皆非:
    “哪有可汗如此称谓”
    李世民倒是相当不以为然:
    “观音婢不知,那几百年之后的明朝,有帝称永乐大帝。”
    “这永乐帝还有个番邦名呢。”
    说着他干脆拿过来纸笔,努力回忆着将那番语“judy”写了出来。
    然后又看着光幕将这耶律大石的番语名字“johannes”给怪模怪样的依葫芦画瓢给抄了下来。
    旋即这位大唐帝王便诞生了简单的好奇:
    “不知后世这番人,以何番名称朕”
    长孙皇后握住了他的手:
    “大家既受后辈倾慕,那自不会使大家受半分委屈。”
    这倒是,李世民点点头,这话他相信。
    不过这些都不过是小事罢了,旋即就将注意力放到了那更显眼的几个词上:
    “教皇主教东征”
    后辈说起道教佛教时常用的一个词儿也被他回忆起来,顺理成章的便有了猜想:
    “这教皇,莫不是宗教皇帝之意”
    杜如晦更是明了了几分:
    “恐怕这西方诸国,皆奉这基督教为尊,故而其教皇之权,尤胜诸国君。”
    房玄龄也耳猜测道:
    “或也只有如此,才能使这数十大小不一之国以圣战之名,共起东征。”
    两位宰辅用词很是谨慎,但甘露殿内也基本同意两人所说。
    毕竟那地图上显示的清楚,单单那一直被说偏安的南宋,其疆域放在西方便足够割出来约莫十个国家的。
    那昔时被后世说将地中海当澡盆的庞大罗马帝国已然消失不见,仅余一个名为东罗马帝国存续,其余诸如西西里伯国、克罗地亚王国、图卢兹伯国、哈马迪王朝等一大票从名字上完全看不出门道的国家占据了整个地中海的沿岸。
    褚遂良眼神最好,仔细观察了一番之后便指着光幕上的地图道:
    “莫非,这教宗国,便是那后世所说梵蒂冈之所在”
    西方诸国当中,唯有这一个国家单从名字上能看出含义,故而做如此猜想。
    以宗教割土号令群国,李世民隐隐感觉到这极西之地在罗马没落之后,便似乎走上了一条完全迥异的道路。
    于是大唐的皇帝理所当然做出了决定:
    “当着令鸿胪寺增设一署,收通语之才,录西地文书,晓其风俗察其民情。”
    【卡特万之战来两年后,耶律大石病逝,享年五十七岁,庙号德宗。
    纵观耶律约翰的一生,他先后经历了宋辽金的三国鼎立、辽国的灭亡、北辽的复辟,并且最终面对天祚帝的摆烂能选择西奔,并最终成功建立西辽将华夏文化带入中亚,并正面击败了塞尔柱帝国在中亚地区开辟新政局,放在世界史上是绝对的风云人物。
    另外他的身后事也足够精彩:
    基督教给他安排了祭司王这个身份,称他心慕教会并想去耶路撒冷朝拜。
    波斯史学家认为耶律大石“秘密成为了一位穆斯林”。
    阿拉伯历史学家又给他安上了摩尼教徒的身份。
    从世界史的发展角度来说,自高仙芝怛罗斯战败之后,华夏文化圈就在中亚失掉了话语权。
    三百九十年之后耶律大石西征,也才终于再次将华夏文化圈的影响力再一次拓展到中亚地区。
    单论成就来说,耶律大石一个人就足够把宋金双方的统治者拉起来a了,称赞一句风流人物并不为过。
    另外,王方翼热海之战的影响至此还未完全结束。
    塞尔柱帝国消亡一百年后,一伙小亚细亚的土着打着乌古斯突厥后裔的名号建立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帝国,名为奥斯曼。
    又过了四百多年,波斯帝国阿夫沙尔王朝崛起,其建立者纳迪尔沙出身阿夫沙尔部落,而这个部落便是由乌古斯突厥演变而来。
    不过引发了这持续千年蝴蝶效应的王方翼本人结局就不怎么样了。
    热海之战次年,高宗李治病逝,临朝称制的武则天因庐陵王反武事件开始清除异己,顺带株连曾经废王立武事件当中的政敌。
    宰相裴炎被杀,程务挺被指勾连裴炎,于军中被斩。
    王方翼本人同样被连坐,兼之身为王皇后亲族,故而获罪,流放崖州,死于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