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人口增长带来的隐患
作者:不吃猪饲料   铸无上运朝,我为人族挽天倾最新章节     
    紫薇殿内。
    秦天纵坐于鎏金盘龙椅上。
    此刻整个大殿内站满了人,能够叫上名号的文官大臣皆是到齐。
    “今日廷议‘如何妥善安置四百余万百姓’!”魏忠贤尖锐的声音响起。
    听到这个议题,百官一愣。
    沧澜城、悬空城、临雾城、巨野城、马面城等五城城主顿时一喜。
    此前涌入炎黄的这批人,可是都入了他们的城池内的。
    特别是沧澜城,也就是原万族商城,承受得最多。
    现在城内的各大街小巷皆是住满了人。
    相对于这五城城主的喜悦,其余城主脸色瞬间垮了下来。
    难题来了!
    炎黄城如今拥有百万人口,肯定是不会再将这些人往炎黄安置了。
    这四百万人要分流,那就只要往他们城池内分了。
    人口多倒是好事,这样各城用人倒是要轻松许多。
    只是,他们想要的是已经接受了炎黄系统教育的百姓,而不是这些难民。
    这群人修为低下,态度散漫不说,而且保不齐里面有作奸犯科的存在。
    如此种种,将给他们的治理带来极大的麻烦。
    “邓城主,剩下的几城中,就您灵田城发展最好了,这次怕是要多承担些人口了。”郑国传音道。
    邓禹脸一黑。
    “郑城主,话不可这般说,我灵田城承受能力有限,您的农牧城可是需要大批量的人口,我看倒是适合你了。”邓禹连忙回应道。
    “邓城主,我觉得郑城主说得在理,能者多劳嘛,您曾经可是一国太傅,这般人口对您而言不成问题。”平倭城城主张温传音道。
    邓禹气急。
    却是感觉到数道眼神投射了过来。
    滨海城的满宠。
    沧澜城的王通。
    巨野城的姚崇等等。
    皆是看向了他。
    似乎这些人已经商议好了一般。
    “我劝诸位善良,大家同朝为官,何必如此!”邓禹向着众人传音道。
    众人相视一笑。
    笑而不语。
    “孔明,与众人说说目前的情况!”秦天纵示意道。
    “是!”
    孔明转过身,面向百官。
    “此次一役,共接受四百万三十余万百姓。主要分布于沧澜、临雾、悬空、巨野、马面五城之中。
    其中沧澜城容纳最多,为两百余万人,其次临雾、悬空各有七十万人,其余两城各接收四十五万人。
    这五城中,巨野、马面二城本就各有五十万人口,加上如今人口数量已达近百万,依照目前的承载能力,该是七十万人为最佳,超额近三十万。
    沧澜城因为万族商城缘故,其承载能力有限,若按照既行标准,其最大承载能力该是最多只有三十万人上下,超额达一百七十余万,乃是此次人口迁移的重中之重。
    临雾、悬空二城此前为军管城,并不具备较为完备的民用设施,其最大承载能力为二十万人,若是短时间扩充,该是能满足四十万人,其也还超额三十万。”
    听到这一串串数字,秦天纵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到底是当过丞相的人,绝对的内政人才。
    这么短的时间内便是计算好了各城的承受能力。
    城池的承受能力关乎着民生。
    一个城池最多只能有五十万人,若是硬挤入六十万人,便会造成一些不可控的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治理、粮食、治安等方面。
    但凡超额,就会影响到一些百姓基本的衣食住行。
    “主公,迁徙之前,也还面临一个困难。”诸葛亮再次说道。
    “且讲!”
    “涌入如此庞大的人口,如今整个炎黄官吏的数量已经满足不了日常的治理,除了维护基本的生存外,将不能再治万民。
    若是稍有不慎,将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若想要将这些人迁移他地,必然是要解决治理问题,官吏的缺口很大。”诸葛亮脸上露出一丝担忧。
    人口的增长,最直观的影响除了粮食的消耗外,便是基层官吏治理问题。
    假如此前每一个人可以管理三十个人,但如今在突然涌入的人口之下,一个人管理百姓的数量将达到三百人,甚至三千人。
    这样的缺口是非常大的。
    如此缺口之下,只会造成吏治的崩坏,治理的滞后,以及百姓民心的下降。
    更有甚者,稍有不注意,将会造成民愤,引发起义。
    听到这话,秦天纵也瞬间警醒。
    他此前倒是忽略了这方面的问题。
    一直以来,他的觉得只要满足了衣食住行,政令便能畅通无忧,直达下方。
    但如今看来,倒是想得简单了。
    若是将现在的炎黄比作农业社会,那此前的炎黄就是原始社会。
    那时只要有人能够帮助这些人吃饱穿暖,这些人将会老实许多。
    但现在不一样了。
    如今的炎黄各项步入正轨,如此人口之下,所需要的将不再是衣食住行那般简单了。
    炎黄要发展,就不能只满足于最基本的生存所需。
    如若是这般,那就同那些异族部落没什么两样了,连卡斯特王国这种政权都还不如。
    炎黄的政令上传下达,将需要大批的官吏。
    这些人才是治理炎黄的基础。
    “孔明,你可是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