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快速提高人口的策略
作者:陇东少年   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最新章节     
    百官行礼告退,殿中很快便只剩下刘备诸葛亮君臣二人。
    刘备摘下头上旒冠扔给身后侍女,走到台阶上坐下并拍了拍旁边,示意诸葛亮过来坐。
    身为社会人,刘备可没那么多讲究,席地而坐乃是常事。
    诸葛亮上前坐定,轻挥羽扇说道:“经此一事贵霜应该会老实许多,朝廷可以安安稳稳的赚几年钱了。”
    “另外马三还说孟获在波调的书房中搜出了一幅贵霜疆域图,囊括的范围比大汉十三州加起来都大,这种沃土朝廷不能放任不管,得提前布局做好长期占领的准备。”
    诸葛亮这样的读书人都明白一个地理常识,就是越往北越干旱荒凉,越往南雨水越充沛。
    南方虽然炎热,但雨水充沛适合耕种,贵霜次大陆又多是平原,比山峦起伏的江南好太多了。
    短短两年大汉就从贵霜搞到了五六百万石粮食,这还不算路上消耗以及孟获这次的缴获,可见那片土地有多肥沃。
    土地这个宝贵财富你不占领敌人就会占领,坐拥贵霜次大陆这种宝地的人但凡有点上进心都能快速发展起来,为防止贵霜日后对大汉造成威胁,大汉必须提前布局,先下手为强。
    就算暂时无法彻底占领,也得先像始皇帝征服象郡,桂林,南海三郡那样将其打下来,让后人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存在。
    始皇帝已经打好了模板,他们这群后人抄作业都抄不好的话就太对不起祖宗了。
    刘备思忖道:“你说的很对,我也特别赞成灵玉在班度城划分租界,建立国中之国,在贵霜腹心不断扩张的想法,但还是太慢,必须得想办法提高人口啊。”
    孟获生擒波调的事也给他提了个醒,让他对麋龙那个“要地不要人”的提议多了些理解。
    冠军侯说的对,边疆地区汉人的占比越低就越动荡,占比越高就越稳定,想稳住贵霜就必须多迁些汉人过去,尽可能的稀释贵霜的当地人口。
    但大汉目前的人口太少了,与曹魏加起来不到两千万,就算全迁到贵霜去也对贵霜造不成实质性伤害啊。
    还是得生。
    刘备思忖道:“你说咱们采用高祖皇帝的办法,将女孩的成亲年龄调整到十五岁,不成亲就加税怎么样?”
    大汉立国之初,天下的人口比现在还少,高祖皇帝刘邦为快速恢复人口特意规定,女孩十五岁之前必须成亲,超过十五岁未成亲者需要缴纳巨额罚款,按后世的说法就是单身税。
    政令一出,女孩的父母为了避税想方设法的将女孩提前嫁了出去。
    这个办法虽然有效,却坑苦了天下的女孩子。
    “万万不可。”诸葛亮连忙拒绝道:“现在大汉女多男少,男人不够你嫁给谁去,想出嫁也得有人娶不是。”
    “另外臣跟灵玉曾经聊过此事,灵玉说不管男女,成长都是需要时间的,女人的最佳生育年龄是二十到三十岁,太早的话因为身体未长成,很容易出现难产,造成一尸两命的局面,这个说法我也跟温慈神医证实过,是真的。”
    刘备惊呼道:“二十岁,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去?”
    老刘现在恨不得女孩第一天成亲第二天就生育,怎么可能等到二十岁?
    资本家的嘴脸暴露无遗。
    诸葛亮继续道:“灵玉还说,大汉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不是生的太少,而是夭折率太高,一对夫妻生十个孩子,能顺利长大五个就烧高香了,以前不觉得,现在想想,这个夭折率确实过分了些。”
    刘备苦笑道:“这点确实是个问题,但有什么办法呢,无力改变啊!”
    “能改变。”诸葛亮说道:“影响人口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粮食二是医术,有足够的粮食,父母就有底气多生孩子,有足够的大夫和药铺,生下来的孩子就不至于没成长起来就被小小的伤寒给带走。”
    “有贵霜那片土地在,大汉暂时不缺粮食,那就从医术上下功夫吧,按照灵玉的提议多建医院,多培养医学生,甚至编写和完善那个什么《赤脚医生手册》,让老百姓了解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
    贵霜的土地表面看跟大汉的底层百姓没关系,实际上嘛……
    朝廷向百姓征税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维持运转的,税收高低取决于朝廷的需求多大。
    现在有了贵霜源源不断的提供粮食,朝廷对大汉百姓的需求就降低了。
    打个比方,朝廷每年需要一百钱维持运转,以前这一百钱都需要百姓老来出,现在朝廷开拓了财源,从贵霜赚到了五十钱,那么大汉百姓只需再向朝廷提供五十钱就可以了,等于负担减轻了一半。
    而且轻徭薄赋,让利百姓可是老刘家的传统,刘备又素来仁义,赋税能少收肯定不会多收。
    如此一来百姓的负担就大大减轻了,有了余钱的百姓既敢敞开了生孩子,为朝廷贡献人口,又敢大胆花钱,为朝廷提升经济,可谓是一举两得。
    总之,开发贵霜是个全民受益的事情,区别只在于谁赚的多,谁拿的少而已。
    刘备笑道:“这倒是个思路,那个词叫什么来着,医疗是吧,既然此举能快速提高人口就大力发展吧,给温慈神医拨笔钱粮,剩下的事让他看着办,咱们不懂医术就别跟着瞎掺和了。”
    诸葛亮点头道:“待会我就去找温神医,跟他尽快商议个对策出来。”
    “还有件事,灵玉让孟获担任常驻贵霜的汉使,此人虽然做的不错,但毕竟久居南中不服王化,而且自身也不检点,跟南希公主不清不楚的,在贵霜待久了我怕这小子起别的心思,还是得想个办法出来。”
    刘备摇头道:“这好办,采用流官制度,驻贵霜大使三五年一换就行了。”
    “其实处理这种化外之地的最好办法还是先秦时期的分封制,可惜朕子嗣单薄,刘永刘理都太小了,他们若是成年,派往贵霜最合适。”
    提起这事刘备就一阵心酸,曹操孙权创业的时候都有宗族帮助,唯独他始终在单打独斗,孤零零的像个被抛弃的孩子。
    其实他们涿郡刘氏也是当世大族,本地有名的郡望,祖上也曾出过三公九卿之类的高官,问题在于他刘备是庶出啊。
    出身好的话也不至于混到织席贩履的地步不是。
    以前族中不可能投资他这个庶出子弟,能送他去读书就算开恩了,现在自己做出成绩了,可以光耀门楣了。
    问题是他在江南,涿郡刘氏在河北啊,双方隔着长江黄河根本见不了面,估计涿郡刘氏在外面都不敢提他这位有出息的子孙,毕竟那里是曹魏的地盘。
    想到这里,刘备脸色不善的说道:“现在万事俱备,是不是可以北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