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未命名草稿
作者:一朝辞   六零独生女:系统教我学习致富最新章节     
    六七十年代,我记得有一家九口人,男的正式工作工资是29.50元,女的临时工39.90元。夫妻俩养了七个孩子,三个上学的,剩余的四个孩子在家,一个看着一个。上学的学费每个学生一年是
    150元,三个学生共计是4.50元。家里有自行车,手表罾,缝纫机,收音机和一些纯木制家具等。
    养了三个猪和鸡鸭鹅等。烧的是玉米扬子和玉米干及高粱干子。每月供应的粮食初中生是35斤,其他的每月是28斤。供应的有大米每月每人是2斤,价格是每斤0.185元,面粉每人每月是5斤,每斤是0.175元,其它的粮食都不超过0.10元。凭票猪肉每斤是0.60元左右,羊肉每斤是0.70元左右,牛肉每斤是0.52元,供应的豆油每人每月是
    0.5斤。买的猪肉越肥越好,买的多些,羊肉、牛肉基本是吃的少些,羊和牛的内脏一般是每人要,要也不花钱。逢年过节时,每家每户基本上都自己杀猪,请左邻右舍的吃猪肉炖粉条子和血肠。蔬菜基本上几分钱一斤,大白菜每斤一分钱一斤。每家秋季开始腌制两大缸酸菜吃一冬。在饭店5元钱可以请十多个人吃,还吃得很好。那时的肉蛋菜吃起来特别的香,回味无穷。
    今天这个题,是六十年代,一块钱能买到什么,我是五0后,六十年代的事,还能记得一些,那阵子大米,白面都不到两角,豆腐五分一块,没有现在2元那么大,大酱八分,酱油一角一,各种青菜没有超过一角钱的,总之,那个年代人们的工资就三四十元,我们的父辈就挣五六十元,养一大家子,哪家都好几个孩子,也都养活了,但现在想想,其实那阵的人,就是勉强能吃饱饭,吃饱穿暖,就是最低标准吧,我记得我小时候,因为我是独生女,家里生活算不错的,也只是每星期天能改善伙食,吃顿饺子还是能的,过年,妈妈扯几尺布,自己用缝纫机,做套衣服,这身衣服从过年开始,一直穿到第二年过年,冬天套棉袄,夏天当单衣,现在想想,也不知道那时那苦日子怎么过来的,现在年轻人看父母啥也舍不得,感到不理解,从那苦日子过来的人,你让他铺张浪费,他是真舍不得。
    上次那个题,是小时候的东西,啥还没涨价,可能有人就会说,哪有没涨价的东西,工资都翻了几十倍,哪还能有没涨价的东西,但我确实知道一种六十年代的东西,不但没涨价,反而现在比那时候还便宜,大家一定很奇怪,哪有这种比六十年代还便宜的东西,莫不是你瞎说吧,这就是我上次写的那段小文,今天就再说一遍。
    我是养父母,原来有个叔家的儿子,也过继给我父亲,这个哥哥,六十年代初就中专毕业了,为了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他工作的第一个月,就给母亲买了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