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媒婆的语言艺术
作者:啊啊阿九   穿越古代升级日常最新章节     
    这唐家村要找识得字的姑娘?
    “哎哟,这不正好嘛,南河村村长家的小女儿,南小花,可就是识得字呢。咱们南河村的村长南方言的二儿子可是秀才功名呢,
    因着二儿子考取过功名,便由着二儿子教着小女儿教了不少字呢,南小花可不就是南河村一枝花,有秀才功名的哥,自己也是识得字的。”至于识多少字,媒婆是不知道的。
    没有仔细问呢。
    村长一听,这好,这好啊,这有个二哥是个秀才,就说明南村长家可都不是个笨的,这样好,不要找个笨女婿,以后外孙外孙女指不定也要笨。
    唐宁不知道村长这样想,如若知道也会竖起大拇指,这都知道要选优良基因了。
    等媒婆又是一阵的夸赞后,唐宁就觉得,若是一般人听着都要说声天上无,地上仅此一人南小花罗。
    媒婆的嘴角,骗人的鬼。
    “那这孩子多大啦?”村长媳妇儿听得一阵天花乱坠,差点就要丧失分寸想应下,看了看唐宁那孩子似笑非笑的脸。
    瞬间清醒。
    媒婆一愣:“南小花,今年这会子一十有八。”
    这会子十八?
    那过阵子十九?
    村长儿子才刚满十五吧。
    女大三抱金砖,女大四抱什么?
    “这样吧,咱们今天家里先商量商量,等孩子晚上上学回来,我们再与孩子商议商议,若是孩子也同意,我再寻人找宋媒婆好好讲一讲。”村长理智回拢。
    如此好的孩子,还是村长之女,怎么会等到今年十九了还没许配人家?
    不怪人多想。
    这看着的女娃,虽说不会太早成亲,但也不会太晚,十六岁没有成亲就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耽误了。
    媒婆若是坦坦荡荡的讲出来,他们倒不会多想。
    这不问就不说,村长心里不得劲儿。
    “哎呀唐村长,这过了这个村儿就没了这个店啊,女大三抱金砖啊,这也没大多少,再说了,人家姑娘是真长得好,而且也愿意嫁到你们这村里来的。”
    这话说得让人更不得劲儿了。
    他们唐家村咋了?还有人不愿意嫁来?
    又不是什么名门世家,嫁唐家村还委屈她啦?
    “我还是那句,我们家得商议商议,”村长说完给了自己媳妇儿一个眼神。
    村长媳妇儿掏出一把铜钱放到媒婆手中:“宋大姐,这事儿不急,得让孩子喜欢才是,你说是不是?若是孩子有啥意见,咱不就给说对怨偶了嘛。”
    “这年头都是父母之命……”媒婆还想劝。
    唐宁清清冷冷地道:“南村长那么好个闺女不愁嫁的,就算没咱们,也是有别人家愿意娶的的,也不知道急甚?”
    媒婆忽然的住了口。
    知道自己多说无益。
    便把手里的铜钱往荷包里一塞,“那我就先不打扰了,你们若是想好了,找个人与我传个话就成,这十里八乡的都知道我住镇上哪里,我宋媒婆可不是随便乱给人凑对子的。”
    众人放过后,宋媒婆才朝着村长家外面走去。
    唐宁一个眼神,唐慧便随后跟了上去。
    等人送走了,大家才坐下来,村长媳妇儿皱着眉毛道:“原本我想着还是个好亲家,可听了当家的问了两个问题,这媒婆都支支吾吾的,就感觉不得劲儿。”
    “不用担心,一会子让宁丫头去找人帮咱们打听打听,大个三四岁我们都没意见,只要闺女是个好的,大点更懂事些,就怕他们欺我们不是当地人,就想让我们当冤大头。”村长可不是个没心眼的人。
    这手里管的事情越来越多。
    家里的家底儿也越来越厚,一年都要卖几次粮食,现在倒好,除了粮食还能卖土豆红薯什么的。
    一家当卖这些就是好几十两上百两的收益。
    哪个农家过得有他们唐有村的人幸福?
    自然少之又少。
    所以多长几个心眼子也行。
    “对,我也是这么想,咱们家孩子不少,娶的媳妇儿不说年龄大小,长得多好,至少是要个识理懂理的,不能是个搅家精,那可是毁三代。”村长媳妇儿也附和着。
    “村长叔,婶,不用担心,这两三咱们也不急,先打听好了再说要不要娶亲,咱们唐家村娶亲不说娶什么村长的女儿啥的,一般人家的女子也是可以的,
    再说什么当地人不当地人的,咱们整个村子以后就是本地人,和外面的人打交道现在是少,可是总归会越来越多,我爹也是到过隔壁村教他们育苗的,
    再者,婶说得对,年龄大小都不在意的,只要是个好的,大个几岁正好懂事会照顾人,那不挺好的,咱们要的是人品,只要人品好,大点就大点,穷点咱也不怕,别说是村长的
    女儿,就算是流民到咱们村来帮工的女儿都可以,只要知道顾家,心疼人,孝敬父母,还怕没将来么?”唐宁想得很透彻。
    他们唐家村确实外来的,如果真说挑,倒不大好挑。
    人家条件好的不差唐家村这点,条件不好的就图钱来的,也没多大意思,所以还是得看人品。
    众人点点头。
    “宁儿,那你找人帮忙快些了解下,总得让你村长叔放心才行。”唐正峰道。
    “放心吧爹,已经安排上了。”唐慧都被她叫上去跟着了,现在跟着去就能听到最真实的话语。
    “唉……”老族长叹一声。
    “族长爷爷咋了?”
    “我家二孙子年纪也到了,我也正愁着要给孩子相个姑娘呢,奈何这认识的人少啊。”
    “啊?您二孙子今年多大了?”
    “十四,年底也十五了。”
    “哦,那还小,这不才刚年初嘛,不急的,这一年足够族长爷爷寻了。”唐宁觉得十五岁的初中生,真犯不着急啊。
    可是古代人的十五岁是已经能生孩子了。
    唐宁想到此处有点汗颜。
    “可是咱们村适龄的小子姑娘好几个呢,这些总得都操心起来啊,不能因为咱们忙就给往后拖,就怕拖来拖去拖成愁啊。”老族长也实在是想不到办法,这才难得自己感叹一次。
    哈?他们村有好几个要嫁人娶媳妇的?
    那哪里去找?
    唐宁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二公子你有要介绍的么?
    二公子:……
    想把本公子当媒婆的怕是全宇宙都只有你唐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