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再次下乡
作者:少几   四合院之开局迎娶大公主最新章节     
    这天一大早,李爱国就全副武装,骑着自行车赶往乡下。
    走到半路,忍不住喝了两碗馄饨,吃了两笼小笼包,爽。
    毕竟屁股就要受罪了,还不能让嘴享受享受?
    一路疾驰,不时被挑着担子的老大爷赶超,李爱国呼哧带喘。
    这破车蹬着叫一个费劲,回去必须得让人保养保养,滴点油什么的。
    到了中午,总算来到了杨家村,村口依旧坐着几位大爷大娘。
    “收狗员来啦!收狗员来啦!”旁边的几个小孩正蹲着玩泥巴,见他骑着车过来,连忙大喊着跑走了。
    “大爷,大娘忙着呢。”李爱国没心情跟小孩计较,这一路累得不轻,要不是天气冷,他都想穿短裤了。
    “长文外甥来啦,这一头汗,来坐这歇歇。”
    “苦了娃了,走了这么远的路。”
    李爱国一时间弄不清是在夸他还是在鄙视他。
    “大爷大娘,不用了,我先回我舅家,你们忙。”
    等到了李长文家,舅妈和二蛋已经在门口等他了。
    “爱国来了,快进屋,你老舅昨天还念叨你呢。”
    说着抢过他的自行车推进院里。
    “爱国哥,你的树苗我照顾的可好了。”二蛋这次不怕他了。
    这都冬天了,树苗都落叶了,真不知道二蛋说的哪里好了。
    “二蛋那么厉害,谢谢二蛋了,你看哥给你带来了什么。”李爱国说着从车篓里掏了一袋冰糖。
    “冰糖!”二蛋惊喜,上次吃冰糖,还是吃喜酒的时候,主家专门给这孩子们每人掰了一块儿。
    “爱国,你又那么客气,又不是外人,买那些东西干啥。”舅妈嗔怪道。
    “哈哈,舅妈,我喜欢二蛋专门给他买的,没花什么钱,我工资高着呢,您就给二蛋收着吧。”
    到了屋里坐下,舅妈给他泡了杯茶,还是他上次带来的,这东西金贵,不招待客人时可不敢多喝。
    “呦,爱国来了吧!”杨长文一见院里停着自行车,就知道外甥来了,还没进屋就喊了一声。
    “舅,又来给你添麻烦了。”
    “嗨,一家人别说两家话,上次那事我还得说你呢...”
    “舅,你端的什么啊?”
    李爱国知道是他留东西的事,连忙岔开话题。
    “玉米粥啊!”
    “这也太稀了吧!”李爱国定睛一看,都快成照人汤了。
    “嗨,大食堂端来的,有总比没得强。”杨长文叹了口气。
    “这样啊。”李爱国总算知道为啥有大食堂,家家户户还自己做饭了,这根本吃不饱啊。
    大食堂刚开始挺好,天天朵肉炒鸡蛋,大家挺开心,那叫一个造,结果还没一个月,库存越来越少,就只能吃粥窝头,到现在名存实亡了。
    真要放开了吃,多少东西也不够吃的。
    很多村子也都是这样,大食堂又没撤,到哪都能说得通。
    因为他来了,舅妈又炒了盘鸡蛋,馋的二蛋口水直流。
    李爱国看不下去,伸手分了一半,给二蛋送了过去。
    刚吃上饭,支书杨长友过来了,李爱国赶紧起来递烟,杨长文也招呼让他坐下一起吃。
    “爱国啊,你可算来了,你再不来,我非得让那帮人烦死不可。”
    杨长友点上根烟坐下后,有些无奈道。
    “哈哈哈哈!”旁边杨长文知道缘由,笑了一声。
    李爱国不明所以。
    “别提了,你不是收购价给的高吗,这事儿没几天就传到周围别的村了,他们一听说你给的价格比供销点还高,都想着卖你东西呢。”
    “这不,经常有人跑来来问我,你啥时候再来收购,弄得我烦不胜烦。”
    李爱国一听也笑了,原来如此,看来自己的名气是打出去了。
    “爱国,这可不是好事啊,你想想,这几个村的乡亲们都卖给你了,供销点的指标咋办?”杨长友看了他一眼,叹口气道。
    “大家伙现在家里有了鸡蛋也都存着,一心想卖给你,这样下去,怕不是要把供销点的人得罪死了。”
    还是年龄大的人看的通透,李爱国嘬了嘬牙花子,这倒是个事儿啊。
    得罪个小供销点自己倒是不怕,但一年以后自己空间实现自给自足,就不会再频繁来这里收购东西了,那时候会不会被人埋怨,好事变坏事。
    人性经不起考验,上次五分钱收购鸡蛋,这次要变成三分钱,估计会被唾沫星子淹死。
    “叔,您说咋办?”
    见杨长友淡定的抽着烟,李爱国就明白了,这村支书肯定有办法。
    “好办,你就说这是为了照顾舅舅,所以不挣杨家村的钱,其他村子嘛,收货价不变,跟供销社价格一样。”
    “爱国娃照顾亲戚,其他人也不能说什么。”
    姜还是老的辣,这一下就把问题解决了。
    “这办法好,还是支书您足智多谋,考虑周到。”
    李爱国竖起大拇指,这办法挺好。
    “长友哥,这事多谢你了,爱国年轻,办事难免考虑不全面...”
    旁边杨长文也附和道。
    李爱国又开了两瓶酒,三人一直喝到了下午,又眯了一觉,这才等到社员们收工。
    李爱国到来的消息已经被村子里的几个孩子传遍了,吃完饭,大伙就拿着东西过来了。
    这次收的东西就更少了,蛋类只有十多斤,这年月不好过,鸡都吃不饱,不爱下蛋。
    李爱国尽管有所准备,但还是有些失望,全村约一百多只鸡鸭,每月下蛋约八十斤左右,直接完成大部分鸡蛋的任务量。
    但帐不是这么算的,比如家里的壮劳力经常干活,不能亏空了身子,偶尔需要补补,小儿子大孙子缺营养也要吃,家里来客也要吃。
    所以每月能收上来四十斤就不错了。
    好在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社员拿过了十来只野兔野鸡,和零散山货。
    李爱国跟他们聊了聊,才知道是这几天在后山捉的。
    短时间内也就这些了,后山不光他们去,其他村的人也去,像什么野猪老虎狍子獐子早些年就给打没了。
    剩下的小型动物,也架不住几个村的人轮流去抓,现在越来越少。
    又过了会儿,周围其他村的人也闻讯赶来。
    听到支书杨长友说收购价跟供销点一个价的时候,顿时乱哄哄的。
    “杨叔,我们辛辛苦苦把东西都拿过来了,你告诉我们降价了,这不是忽悠我们吗?”人群里一名壮汉大声道。
    “是不是乡亲们,我们不服,不服,耍我们玩呢?”
    不少人被他煽动,也开始闹了起来。
    “杨支书,要知道是这个情况,说啥不会来。”
    “就是就是,我家大儿子下了工,大晚上提着灯进山捉野鸡,就为了能卖上个价,现在说降价,不行...”
    “对,给我们个说法!”
    这些人声音越来越高,要看着就要闹事。
    村里的几个老人不乐意了。
    “你们还要脸吗?长文外甥又没去你们村收货,跟你们有什么关系,是你们自己要来的。”
    “就是,什么便宜都想占...”
    这时杨长友抬手压了压,示意大家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