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我要版税分成
作者:宪锐   四合院:开局带着农场空间下乡最新章节     
    看着薛成远一眼,钟跃民继续说道:“鹏城那边听说在搞大规模建设,还对着港 岛那边进行扩大进出口贸易,我去那边瞧瞧,能不能挣点事情做。”
    “顺便去那边看看,能不能找到个媳妇,毕竟我这也奔着四十走了,到现在还是 光棍一个,难受。”
    “这不是巧了吗这不是!”
    李援朝顺杆子爬:“我这也准备后续去鹏城那边考察,到时候咱们一起过去瞧 瞧,到时候也好有个照应。”
    “你现在没工作,到时候去开证明都单位给你开,不如先给名字挂轧钢厂,到时 候也省事,互相有个照应。”
    “正好咱们哥俩这么多年没见面,可要好好聊聊。”
    “至于结婚对象的事,包在我身上,你想找四九城的,那我给你介绍,工作单位 你随便挑。”
    听着李援朝这话,钟跃民想着前面薛成远说的话,内心瞬间警觉了起来。
    果然!
    跟薛成0.8远说的一样,这小子找自己,就没怀好意!
    而且跟薛成远说的一模一样,真的是关于南方的,关于粤省的事。
    这里面的事情,恐怕不只是李援朝说的那样,只是进行考察。
    他李援朝也不用为了这个考察,给自己这么大的面子。
    他可不认为自己能在李援朝那有着这么大的面子。
    这里面肯定是李援朝想要在自己这边,得到自己父亲早先在粤省的人脉关系, 从中间谋取一些利益。
    尤其是现在的鹏城。
    因为特殊的地理跟政策原因,进出口贸易不断加大,这里面的事情太多太多。
    对港岛出口创汇,大多是从这个口岸进去的,里面有着很多机会.
    那这里面可有的说了,借着自己父亲的关系,去进行创汇啥的,这钟跃民肯定 不能干。
    自己老爸都已经退下来了,这关系虽然在,可是人走茶凉,关系越用越淡,怎 么可能随便用。
    保不齐自己今后在那边遇到点啥事,到时候还要让人家帮忙。
    “咱们这时间可能不一样,我这个不知道啥时候去,先不定下来,只是有想 法。”
    “至于找对象,我就是开个玩笑,你也别当真。”
    “没事,到时候走的时候,联系就好,现在先不说了。”
    聊了一会,李援朝没多久留,那边还有人,不能在这一直待着。
    “咋样,是不是说的那样?”
    “成远,你真是神了,真被你给猜着了!”。
    钟跃民一边将旁边放着的衣服拿起, 一边站起身:“好家伙,真就跟你说的一 样,这话里面带话。”
    “幸亏刚刚你给我提了个醒,不然真就难顶了。”
    “我是16真的想不到,他现在竟然当上了轧钢厂的领导,更想不到,这事情能找 到我身上来。”
    “你想不到的事情多了去了,又不只是这一个。”
    薛成远拿着衣服穿戴好:“走吧,等会在坐会,人家又出来,你这更走不掉。”
    “真的是晦气,这边就出来吃个饭,咋就碰见这人了!”
    一旁的郑桐看着远处没人出来继续说道:“也就是跃民跟人家早先认识,玩的一 起去,就他那早先时候惹下的事,多少人都看不起。”
    “都把他当兄弟,他直接给人当傻子!”
    “进去把不住门,事情都是他张罗,结果出事他第一个跳反,谁见过这样的。”
    “行了,别说了,当时也是小混蛋那小子当时找死,捅了大院多少人,不然就他 那样的,谁搭理他!”
    “李援朝坏就坏在,事情做完后,出了事,把所有人给供出来,不然他这还是大 院的头。”
    “不过现在也行了,三十多岁就当上轧钢厂领导,算是家里面使劲了,不然就他
    那以前底子,根本没机会!”
    仁人说着走出老莫,等李援朝出屋的时候,人早就走的没影了。
    “郑桐,你最近想清楚后,跟跃民说一声,到时候让他给你一块安排了。”
    “得嘞,咱这就听你安排了以后。”
    等薛成远这边安排完,顺着路回到家。
    “回来了?我还以为你要等一阵子才行。”
    “那边说完就马上回来了,没其他事。”
    辛琇晶看着薛成远:“回来正好,刚有人来院里面找你,在堂屋里等着呢!”
    “谁?”
    “出版社的同志。”
    听着辛琇晶这么一说,薛成远就知道,这是出版社那边听见自己回京了消息, 来找自己求稿了!
    这消息可是够灵通的,自己这才刚回京多久,就在家待了待,跟钟跃民他们俩 吃了个饭,怎么这边就有了消息?
    关于自己回来的事情,也没多少人知道,这出版社的怎么就知道自己回来了?
    “你还是去看看吧,毕竟前面人家给稿费给的那么痛快,这边也没少从那边挣 钱,人家估计是想着你回来,想问问你还有没有供稿的可能。”
    “我这边去看看孩子,你先去忙活吧。”
    等这边薛成远来到了堂屋,看着面前人突然一笑:“这不是胡总编吗,好久不见 啊 ! ”
    瞧着面前人,薛成远瞬间给认了出来。
    当初百姓日报的主编,胡忠杨!
    “胡总编!好些日子没见着了!”
    “成远,可是有阵子没见着了,今儿可算是见到了。”
    看着薛成远,胡忠杨赶紧站起身上前跟薛成远握住手:“我这边听说你回京,赶 紧过来了。”
    “胡总编,你这消息够灵通的,我这边刚下车到家多久,你这边就接到消息
    了?”
    “那不是对你这特殊关注不是。”
    看着薛成远,胡忠杨笑道:“几年不见,这回来了,总是要过来瞧瞧,不然咱们
    这关系不就淡了。”
    “另外,我现在不是百姓日报的主编了,已经从百姓日报那边跳出来了。”
    “跳出来了?调职还是私人干?”
    “现在国内哪有私人干的报纸杂志机构,主动申请调离开。”
    “可惜了,百姓日报主编,那级别可不低,你这从里面跳出来去其他地方任编 辑,可不是啥好消息。”
    看着胡忠杨,薛成远好奇问道:“哪个机构能让胡总编你过去?”
    “当代, 一个杂志的总负责人。”
    “当代?”
    听着这个杂志名,薛成远点了点头。
    怪不得胡忠杨会从百姓日报主编调离到其他地方也愿意,合着是调离到这个杂 志去任职。
    这个杂志210是79年创刊,创刊不到两年,因为刊登文章精良,被读者喜爱。
    因为读者喜爱,寄信大量催稿,所有从原来的季刊变成了双月刊。
    而这个杂志,是文化b主管、艺术研究院主办,背景那是相当硬。
    虽然不如百姓日报那样是官家报纸,但也不是什么小鱼小虾。
    可以说现在很多大拿,名声鹊起的文人作家,都在当代杂志上供过稿,算得上 是国内第一梯队的杂志文刊。
    “对,这个杂志在你当初出国前就创办好了,后续这经过一阵时间,发展的挺 好,我现在是这个杂志的总负责人。”
    “胡总编,不,胡领导,那你这属于是升职啊!”
    “没有没有,跟你这比,我这算啥,你这之前多少年都是大学教授,我这啥都不
    是。”
    说着胡忠杨叹了口气:“早先你那两本书,火爆四九城,我到现在都没给忘记!” “这不听说你回来了,我这边就抓紧时间赶来,来跟你聊聊以前的事。”
    薛成远听完一笑:“顺便再问问我,还写不写书?”.
    胡忠杨听完有些尴尬笑了笑:“我可没说。”
    胡总编,有啥事直说吧,咱们这也不用藏着掖着,都认识好些年的同志,有啥 不能说的。
    “那我就不遮着掩着了。”
    胡忠杨看着薛成远说道:“这次来,除了跟你这问好,还真有事找你。”
    “杂志出了事?还是咋了?”
    “我们杂志最近收稿质量相比较以前,下滑严重,而且同类化在加深。”
    “写的类型都大差不差,收到人民群众的严重批评。”
    “我们现在打算扩大杂志收稿类型,不在限制于少数一些,扩大开。”
    “就跟当初你在百姓日报连载的大国崛起,当初可是火爆,现在市面上还有卖的 书,常年畅销。”
    胡忠杨始终记着当初大国崛起火爆全国的场景,报纸能卖脱销,真的是夸 张 。 。
    还有后续单本出版,有声版权卖出,真的是从书本火到社会。
    里面的很多新奇知识点,包括看世界的角度,也跟国内所有人不一样。
    真是头一次见到,有人是站在上帝视角,去看全球发展的。
    这几年过去了,就没再有一本能跟薛成远相比较的书,就算有的畅销,也根本 和薛成远那边没办法比较。
    影响力更是不能提。
    大国崛起这本书影响力,可是从上面到下面都引起讨论。
    后续第二本,属于历史说教,文学刊物,通过课堂教学,有声播放,再到电视 录播,传播也很大。
    很多老百姓通过薛成远第二本书才知道,原来三国还可以这么读。
    原来三国演义里面的事情,很多都是假的,或者是被别人给套上去的,根本就 不是历史书里面的人物。
    如果认真来看,更符合历史读物。
    只不过历史读物能这么有意思,不刻板教学的,薛成远数第一,旁人根本没那 能耐!
    现在他就想着,能不能从薛成远这边再拿到新书稿,在读者上面连载。
    不说别的,光薛成远这个大国崛起、品三国两部书的名头,能给读者整个都压 下去。
    这根本没法比较,这相差太多,还是大学教授,还是北面全博士毕业归国,谁 敢说什么不好的话?
    “成远,你这留学回来,后续是要回学校任教吗…?”
    还不确定,等后续通知,先在家歇一阵子先,几年在外面,不着急这一阵。
    看着胡忠杨,薛成远倒了杯水:“胡总编,咱们也别拐弯抹角了,你是想着我写 本书,发读者上面吧?”
    “诶,是这样的。”
    接过薛成远递过来的水杯,胡忠杨一边捧着一边说道:“想跟你这约个稿,后续 发在读者上。”
    “稿费好商量,指定比你当初发在百姓日报上面的时候要只高不低。”
    “我代表读者来,权限肯定有,直接按照最顶的稿费标准给你开。”
    薛成远听着点了点头,心里面却在想着另外一件事。
    现在国内给出版社或者是杂志供稿,都是给固定价格的。
    这个是国内现在固有的价格,就是千字多少多少价格,属于是死价。
    一次性买断。
    如果好点,后续如果卖掉后,除了杂志给的价格,单行本的价格还要单门算。
    但是价格也不会超过原本的杂志价格。
    是的,这个中间,是没有版税分成的。
    后世的版税分成一般5-8个点的新人版税,现在根本见不着。
    即使这个时代的稿费已经相当高了。
    薛成远没答应下来的原因,其中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他已经不需要再从这里面 去赚钱了,即使赚也赚不了多少。
    对于他来说,不论是在北面还是在南边,都不会赚比这个数,还要少的钱。
    只不过在人在社会,很多时候别人求上门,还是送钱求人,这个事总要考虑考 虑。
    朋友嘛,总是要交的越来越多,敌人,要处理的越来越少,这样才能让所有事 情逐渐向着自己最有利的方向走。
    “稿费的事暂且放在一边,主要是我这边刚回京,事情多,也忙,哪有时间去创 作。”
    “你也知道创作是需要灵感的,不是说这边马上写就能写出来。”
    “成远,这边真要麻烦麻烦你,现在读者确实要进行改变。”
    “稿费可以再加!”
    “不是稿费的问题。”
    看着胡忠杨,薛成远想了想:“这事情着急是着急不了的,你胡总编都亲自上门 来求,我这怎么都要给你个面子。”
    “但是我有个提议。”
    “随便提,只要能接受,绝对都答应!”
    “现在读者的最近几期售卖分数起伏大吗?”
    “不是很大,因为最近几期稿子质量有偏差,有点下降的趋势。”
    “那这样,胡总编,咱们来个约定。”
    看着胡忠杨,薛成远说道:“我们这么来,稿费按照我上一本书来。”
    “不是……”
    “听我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