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朱氏各脉
作者:小小书生可笑   一切从童子功开始最新章节     
    “大人,赵国公世子、寿安县主已经到府衙了!
    燕国公胞弟、徐侯三子、长宁郡主、…等朱氏宗亲也已经出发,正在前来府衙的路上!
    但也有齐国公三弟等朱氏宗亲拒绝前来府衙,说不想掺和明王的家事。
    据前往的衙役说,齐国公的三弟在收到府衙的传话后,马上就收拾行李,出城离去了!”
    就在付毕生想着太子参与这次刺杀事件的几率有多大时,一个仆役进来禀报道。
    付毕生回过神来,仔细听着仆役的禀报。
    在仆役禀告完后,付毕生冲禀告的仆役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个仆役虽然只是仆役,但能力却是比之前的那两个衙役强多了。
    真不知道下面的人是怎么选人、用人的。
    付毕生决定回头就将这个仆役提拔为衙役。
    至于之前的那两个衙役就让他们去府衙之外发光发热吧!
    “世子!县主!久等久等!!”
    走到大堂外,刚一看见赵国公世子和寿安县主,付毕生远远的就热情的打着招呼。
    “付大人公务事忙!我们父女能理解!
    既然是赵老侯爷相召,付大人还是先带我们去拜见老侯爷吧!”
    赵国公世子看见付毕生到达,如是说道。
    赵国公世子的话,让付毕生一愣。
    作为朱氏宗亲,不先去见朱志英这位大宗正院的左宗人和明王十三子朱无视。
    作为验伤见证人,不等着其他朱氏宗亲一起,去检验柳正义、赵金牛和众多捕快捕头的伤口。
    反而要求先去见赵玉刚!
    这是什么操作?
    是作为朱氏宗亲,要找赵玉刚的麻烦,向赵玉刚发难?
    但听赵国公世子的话,也不像啊!
    “相召”“拜见”…,听听这些话,这是像要找麻烦的人能说出来的吗?
    还是说……?
    但这赵国公世子父女,可是朱氏宗亲啊!
    付毕生心中有无数思绪浮现,但最终,付毕生还是老老实实的按照赵国公世子的要求,将他和他的女儿寿安县主带去了赵玉刚休息的所在。
    谁知付毕生带着赵国公世子父女走了一段距离,还没到达赵玉刚的房间。
    却是先遇到了朱志英。
    “哼~~”
    朱志英看见付毕生引领着的赵国公父女,当即面色一冷,冷哼出声。
    “左宗人大人!”
    赵国公世子却是丝毫没有受到朱志英冷漠态度的影响,反而拱手行礼,将礼节做足了。
    “朱志功,你果然还是一如以往的虚伪!”
    看着礼节十足的赵国公世子,朱志英眼中却是流露出厌恶。
    “朱志英,你休得侮辱我父,你不过一介小小的伯爵罢了!怎敢对我父这位国公世子如此无礼!”
    寿安县主却是不如她的父亲-赵国公世子那样深具城府,听见朱志英的话,当场就炸了起来。
    “朱志功,就会躲在女人身后吗?
    过去是你姐云安,现在又是你女儿寿安!”
    朱志英却是没有理会炸毛的寿安县主,把话题拉回给赵国公世子朱志功。
    寿安县主是晚辈,朱志英和她吵架辩论,辩输了不好看,辩赢了也会被人说成是以大欺小。
    何必呢?
    “朱志英,你还有脸提……“
    寿安县主还要再说什么,却是被赵国公世子一把将她给薅到了身后。
    “朱志英,这么多年了!你还是丝毫没变!
    只会玩一些暗地里的花样,过去是,现在也是!
    过去,因为…让你侥幸躲过了一劫!
    没想到你不但不知悔改,现在还想故意重施、变本加厉!
    没想到吧,这次踢到了硬石头。
    福安侯不是好刺杀的…
    为了营救被抓住的同伙,你却是让赵老侯爷抓住了尾巴!
    我倒是很好奇,这次你又会怎么为自己辩解洗脱!”
    朱志功这时也不再保持明面上的礼仪了。
    毕竟女儿都为他出头了,若他还唯唯诺诺的,那他就枉为男儿、枉为人父了。
    若不是在从小的教育下,朱志功的王族礼仪深入骨髓。
    若不是付毕生就在一旁,朱志功不想被外人看朱氏的人笑话。
    若不是在官场呆久了,习惯了面上笑嘻嘻,背后…
    在朱志英跳出来的那一瞬间,朱志功就想给朱志英的脸上来上那么一拳。
    “朱志功,我告诉你,别含血喷人!
    福安侯被刺杀之事,我之前根本就不知道!”
    朱志英这个左宗人不是白当的,能从众多朱氏子弟中脱颖而出,朱志英岂会听不出来朱志功的险恶用心。
    朱志功这是想把他和刺杀福安侯之事绑定死了。
    “呵~
    朱志英,你就别狡辩了!
    赵老侯爷德高望重、经验丰富,若不是已经把事情查得十拿九稳,岂会轻易出手控制你。
    我劝你还是实话实说,免得连续无辜!”
    朱志功可还记得朱志英最开始那个轻蔑的“哼~”,现在抓住机会,朱志功当即回了朱志英一个更加轻蔑的语气词“呵~”。
    看着眼前“哼~”“呵~”互别苗头的朱志英和朱志功,一旁的付毕生怎么还不明白,眼前的赵国公世子和大安伯虽然都是朱氏子弟,但并不是一路人。
    “是志功来了吧!”
    就在付毕生考虑着是不是要劝解一下赵国公世子和大安伯的时候,一旁不远处的房间内传出了赵玉刚的声音。
    为了避免朱志英逃走,赵玉刚所住的房间和朱志英、朱无视、古三通等人所在的房间相距不远。
    也正是因为这样,赵国公世子父女才会在来赵玉刚房间的途中先遇见了朱志英。
    “赵老侯爷,正是晚辈!”
    听见赵玉刚的声音,朱志功拱手回答道。
    随即,朱志功不再理会朱志英,也没再要付毕生引路,直接敲门走进了赵玉刚所在的屋子。
    “哼~
    一丘之貉,枉为朱氏子弟!”
    看见进入赵玉刚房间,并顺手把房门关上的朱志功父女,朱志英嘴中发出不屑、愤怒的声音。
    朱志英身居高位,所知道的上层隐秘远比付毕生这个徐州知府多。
    朱志英是知道赵氏与赵国公一脉的亲密关系的。
    但这种亲密关系,在朱志英看来,就是赵国公一脉对朱氏宗族的背叛。
    宁愿亲近一个外人,也不亲近朱氏自己人。
    赵氏能成为一族之下万族之上,靠的不仅仅是赵氏本身的实力。
    单靠赵氏自身的实力,赵氏只有赵玉刚一个宗师。
    大明王朝中可有不少的世家大族实力都不在赵氏之下。
    赵氏能坐稳一族之下的位置几十年,靠的更多的还是赵氏那因为地位所带来的庞大关系网。
    特别是赵雨珊王后位置所带来的朝廷关系网和赵玉刚宗师、大将军双重身份所带来的武者、军方关系网。
    赵国公一脉虽是朱氏宗亲,但曾经也没落过。
    国公的位置虽然世袭罔替,但没有了权势、钱财,空有一个国公的称呼,在朝廷、朱氏内部,赵国公府就是一个“隐形人”。
    直到几十年前,现任赵国公还是世子的时候,为了重拾祖上荣耀,摆脱“隐形人”的尴尬处境,放弃平安日子选择了参军入伍。
    随着现任赵国公逐渐在军方掌权,赵国公府这才慢慢恢复了国公府的气派和地位。
    毕竟有了权就有了钱,而权和钱都有了,自然也就有了地位。
    而在现任赵国公参军入伍的时候,他的顶头上司正是当时已经逐渐崭露头角的赵玉刚。
    在行伍训练中,在战场厮杀中,赵玉刚都帮了现任赵国公很多,甚至还救过现任赵国公的命。
    之后,两人感情越来越好,甚至好到了约定成为儿女亲家的地步。
    若不是明王允诺的王后之位太过诱人。
    说不定朱承武的母后赵雨珊就被赵玉刚许配给了眼前这位赵国公世子了。
    但就算赵雨珊与朱志功没成,也不影响赵氏与赵国公一脉的亲密关系。
    赵雨珊与朱志功之前并没有怎么见面,不是被长辈强行拆开的痴男怨女。
    因此也不会怀恨在心,影响两族关系。
    而且这一对没成,其他成的可不少。比如赵玉刚的侄女就嫁给了当代赵国公的庶子。
    这就是豪门大族人多的好处,这一个联姻不行,大可以换一个嘛!
    当然赵氏和赵国公一脉能一直保持这么亲密的关系,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赵玉刚和当代赵国公都还没死,他们各自在自己的家族中都还有着莫大的影响力。
    “志功,快坐!”
    “寿安,你也坐!”
    赵玉刚招呼着朱志功和他的女儿寿安郡主。
    “长者赐,不敢辞!”
    朱志功拱手道谢,带着寿安郡主坐下。
    “谢谢赵爷爷!”
    寿安县主也嗲声道谢。
    “哈哈哈哈~
    志功,你这个女儿可比你当年会说话多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赵玉刚看着夹着嗓子、称呼甜蜜亲切的寿安县主,一愣,大笑着对朱志功说道。
    “都是被宠坏了!
    让老侯爷见笑了!”
    朱志功用宠溺的眼神看了寿安县主一眼,如是说道。
    “你这么说就不对了!
    你家寿安聪慧可爱是出了名的!
    京城可不知有多少人家的好男儿在惦记着你家寿安呢!
    怎么能说被宠坏了?”
    听见赵玉刚的夸奖,寿安县主骄傲的看了父亲朱志功一眼。
    似乎在说,怎么样,我给你长脸了吧!
    “都是各家的抬爱!
    对了,赵老侯爷,这次您控制了朱志英,有几层把握?
    可需要我做什么?”
    没了避免女儿寿安县主把尾巴翘到天上去,朱志功把话题拉回到了正事上。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朱志英的嫌疑是最大的。《灭生九箭》的伤口做不了假!
    虽然我不知道朱志英是真这么笨,截狱救囚还用自己的拿手绝技?还是朱志英另有什么谋划?
    但现在先把他控制起来,放在我眼皮子底下总是没错的!
    现在,你什么都别做!
    就和其他的朱氏宗亲一起老老实实的检查金牛他们的伤口,辨认一下造成伤口的武功路数,待朝廷和朱氏的人到后,向他们如实禀告就成!”
    赵玉刚让朱志功什么都别做。
    付毕生不知道,但京城的那些大佬,谁不知道赵国公府与赵氏私交甚好。
    多做多错!
    做得到多了,说不定最后还会被人从赵国公世子父女这里打开缺口,让朱志英和太子滑走。
    这个时候,赵国公世子父女就老老实实、安安分分的当好一个不起眼的朱氏宗亲就好。
    “好的!
    老侯爷!”
    听见赵玉刚说什么都不需要他做,朱志功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
    虽然赵国公府与赵氏交好,但说到底赵国公府也姓朱。
    若是赵玉刚让他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以此来做实朱志英刺杀福安侯之事,从而诬陷太子,朱志功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按赵玉刚的吩咐行动吧!
    一旦暴露,赵国公府就是自绝于朱氏。
    不按赵玉刚的吩咐行动吧!
    肯定会破坏赵国公府与赵氏几十年来的深厚交情和默契。
    正是担心赵玉刚会有什么私下的安排要交代,所以朱志功才会在接到消息后,带着女儿寿安县主匆匆赶到府衙。
    就是为了在其他朱氏宗亲没到之前,见一面赵玉刚。
    也不怪朱志功怀疑赵玉刚会有什么私下的吩咐。
    实在是这一切发生的太巧了。
    而且现在发生的这一系列事情的指向性越发明显。
    太子!
    朱志功不知道这一切事情真的是太子所为,还是赵玉刚在背后拨弄。
    就在赵国公世子父女与赵玉刚交流的时候,其他的朱氏宗亲也相继到了府衙。
    “你们说,真的是左宗人救走的刺杀福安侯的黄俊吗?”
    说话的是徐侯三子。
    徐侯虽然已经超过50岁了,但他的三子很年轻,至今才刚刚18岁。
    年轻的徐侯三子,最是沉不住气,是在场朱氏宗亲中最先开口进入主题的。
    和普通百姓、纨绔子弟早早成婚生子不同,豪门大族真正被重视的子弟,为了修文习武,成婚往往都比较晚。
    如朱承武,如赵国公世子,也如当代徐侯。
    甚至就连朱承武的父亲,当代明王也是一样。
    当今明王娶第一任妻子时已年过30岁了。
    这就导致当今明王虽然已年近80岁了,但哪怕是朱承武的大哥,作为嫡长子的太子,现在也仅仅40余岁。
    然而,谁知徐侯三子这个话题一出,却让现场本来热闹的交谈氛围瞬间一静。
    “这个事情,谁也说不好!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我们现在什么情况都不了解,还是不要过多议论了。
    这么大的事情,朝廷和大宗正院应该会安排专人前来调查的。
    我们到时候看调查结果就知道了!”
    最后还是燕国公胞弟出言缓解了徐侯三子的尴尬。
    燕国公一脉和徐侯一脉交情不浅,并且都底蕴深厚,在王位继承问题上一直都是闲坐钓鱼台的。
    “哼~我看,赵老侯爷未必就有什么实证!
    这一切说不一定都是赵老侯爷的一厢情愿罢了!
    我们都知道,父王年事已高…
    左宗人又是支持我哥的!
    赵老侯爷现在诬陷左宗人,意图很明显…”
    这时,长宁郡主发话了。
    长宁郡主是太子的胞妹。
    在成年后受封长宁郡主,并许配给了西北常家。
    西北常家同样是深耕大明军方的大族,家族真正实力并不比赵氏弱多少。
    这让长宁郡主在朱氏宗亲中的话语权不小。
    太子胞妹长宁郡主和西北常家联姻,也让很多人觉得,这是明王有意在稳固太子的地位,为了交接权柄和制衡赵氏做准备。
    正是因为有西北常家和山西方家若隐若现的站在身后,太子最开始才能在赵氏的攻击下,勉强坐稳太子之位。
    山西方家是太子的母族!
    太子的亡母,当今明王的第一任王后就出身山西方家。
    同时太子正妃也是山西方家之人。
    在成婚之前,太子正妃是太子的表妹。
    有着山西方家和西北常家之助,再加上明王偏向也较为明显。
    这些年来,太子的追随者越来越多,太子之位越发稳固。
    甚至在与赵王后和赵氏的交锋中,开始隐隐占据上风。
    今天只有2章,明天开始恢复1天1章了。作者也会不定时加更的,尽量保证1周10章。作者非全职,加上手速有限!实在抱歉!请各位书友多多原谅。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