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印刷术
作者:妙芝霖   崽被读心后,暴君黑脸抓出男太后最新章节     
    系统“噗”强忍笑意:【……阿软,好像有点点不对,你在和他展示书籍印刷术,他以为你在和她展示组句。嗯……这算不算鸡同鸭讲。】
    皇帝一挑眉,书籍?油墨?印刷术?
    他瞬间懂了。
    不等元软和系统反应过来。皇帝很淡定地拿起四枚木块在木盒旁的墨汁里按下,然后将其拿出来在一块白色的新纸,连续三次重重拍下。
    很快,纸张上出现三排“最爱父皇。”四个字。
    元软原本有些动摇,看到这里脸上露出大大的笑容:【哈,我就知道阿兄都猜到了。】
    系统不好意思:【看来是我猜错了。】
    太子这时也凑过来看,瞬间起了兴趣,忍不住抚掌道:“好!好!居然有如此妙法,九妹实在是太聪慧了。”
    声音中气十足,元软都被震得耳朵麻了一下。
    系统也自豪道:【大侄子有眼光!我家阿软就是聪明。不光解决了纸张问题,还解决了印刷问题。这一下书籍普及的速度会成为过去十倍、百倍,哈,大侄子的变革才有机会完成。】
    元软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尖:【低调低调……我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毕竟给了纸张,怎么能忘记它的官配印刷术嘛。】
    然后,她扯了扯太子的手:“太子,哥哥,加油!印书本。”
    太子连连点头,对,印刷书本!
    不管是纸张,还是不需要人工誊抄的印刷术,都进一步节约制作书籍的成本与时间。
    元软见太子表情激动,忽然想到还有一个东西没展示。
    她连忙从盒子里又拿出一个雕刻好的板子。
    她努力拿起小刷子在上面刷墨汁。
    太子见她动作艰难,连忙上前帮忙刷墨汁,同时盯着这块上面雕刻了文字的板子。
    元软指着木板,很认真地说:“这个是,雕版,印刷。大量,印刷,这个比,活字,印刷,更齐整。”
    太子的头点得更快了。
    多看了几眼,多摸了几下纸张,太子很快就看出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的优缺点。
    他在脑海中开始畅想如何整装书籍,如何铺货,如何冲破世家门阀的官吏制度。
    很快,太子尽量沉稳地轻轻捏了下她肉乎乎的脸颊:“九妹帮了大忙了。真的,帮了大忙了。”
    元软嘿嘿一笑,肉乎乎的小手拍拍太子的肩膀:“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太子和皇帝都被元软小大人的模样逗得“哈哈”一笑。
    太子抱着元软:“对。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走,陪我一起去工部看看。”
    皇帝笑容一顿,慢慢开口:“太子?你现在去工部?”
    太子回以皇帝一个灿烂的微笑,拱手道:“父皇,科举大考在即,儿臣已经急不可耐了。”
    系统感慨:【太子真是一心为国,忠心耿耿啊。】
    元软也感慨:【不愧是小说钦定的贤良太子,老实肯干,优秀!】
    皇帝的嘴角微微抽搐:肯干,优秀的评价没错!
    但老实……
    太子急着走,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想留下来和世家门阀出身的官吏们继续扯皮。
    皇帝本想留着太子,锻炼一下他对世家贵族的拉扯以及手段。
    但细细一想,连印刷术这样的大杀器都出来,那些维护太后的贵族们最会见风使舵,多半也形成不了多大阻力。
    恰在这时,大太监过来汇报情况,皇帝也就任由太子离开。
    皇帝看向大太监:“怎么回事?”
    大太监道:“回陛下。老奴看着,朝臣们争议应该是结束了。”
    皇帝一顿,转身走了过去。
    此时,凉亭前的朝臣们分两派站着,泾渭分明。
    “见过陛下,陛下万福。”朝臣们纷纷行大礼。
    皇帝转过身,挥挥手:“诸位爱卿平身。讨论完了?”
    朝臣们对视一眼,也不叫讨论完了,他们只是愿意给太后一脉的世家一次出声的机会。让他们先说,看能不能说动皇帝。
    大理寺右少卿深吸了一口气,刚准备迈步。
    皇帝忽然又道:“等等,那也不重要,你们先看这个。先给朕举荐几个人,尽快筛选科举出题范围,准备好教材和题目,趁早举办科举初选仪式。”
    朝臣们:???
    等等,陛下,我们不是在讨论太后以及外戚吗?!怎么又扯到科举上面了?!
    陛下,知道您急,能不能别这么急。能不能一日事一日毕啊?!
    吏部尚书忍不住拱手道:“陛下,为大夏选拔人才,是国之大事,切忌操之过急。”
    皇帝“嗯”了一声,然后挥了挥手,太监便捧着一个盒子上前。
    皇帝亲自拿出里面四块模板,沾染了墨汁,然后在一块白色的绢布上拍下按压,再松开,很快,纸张上出现三排“最爱父皇。”四个字。
    文臣武将瞳孔一缩:!!!
    王丞相、李丞相等人迅速凑了过去,仔细观看。
    能当上六品的就没有蠢货。
    须臾,众人就意识到它对于世家官宦阶级的冲击。
    重臣之中也分权贵出身、清贵出身和稀少的平民出身。
    像是,好几个还想为太后说话的出身贵族的朝臣,脸色一个比一个凝重。
    在他们看来,皇帝现在拿出这个印刷术,无异于化身小人在他们脖子上放了一柄刀,桀桀桀威胁:你们想一意孤行地护着太后?!行,有了书籍朕不缺人才,随时可以快速找到新人替代,不听话统统杀掉!
    这几个朝臣越想越心惊,尤其准备领头说话的大理寺右少卿,整个人僵在了原地,左右为难。
    当然,即便与太后无关的出身世家大族的朝臣,心中也多有一分紧迫感。
    ……
    而平民出身的大臣表情就截然不同了。
    工部尚书激动得就差趴在纸张上看,连声道:“好,好,原来还能这样!以后不用人誊抄,只需要这样一下一下地印!我大夏将出现无数书籍,培育无数的人才!陛下,这实在是厉害啊!”
    皇帝微微颔首:“当然。九儿最爱朕,心之所向,必然能做出活字印刷术这样的利器。”
    工部尚书激动的表情,僵硬了一秒,忍不住与旁人低声吐槽:“陛下何时变得如此唯心了……”想炫耀九公主亲近您,也不至于归功在爱戴这上面吧。
    然而站在工部尚书旁边的是程卫宁。
    他非常认真地对工部尚书,低声道:“尚书大人,臣以为陛下说得对。臣正是秉承着对公主殿下的心意,才能做出那么多农业利器。”
    附近的工部尚书、户部尚书以及兵部尚书:……
    ……
    皇帝冷眼看着朝臣们情绪此起彼伏。
    他提前抛出“印刷术”,正是告诫那些想替姻亲或者什么关系的朝臣们:朕不缺人,试试就逝世,自己识趣点。
    等群臣们重新安静下来。
    皇帝看向李丞相,道:“爱卿,对科举还有什么想法?”
    李丞相果断上前一步,道:“陛下,臣认为越快越好。”
    贵族出身的官吏一个踉跄:李丞相,你这是挣扎都不挣扎一下啊。
    皇帝满意地看了李丞相一眼,点头:“好!这事爱卿你好好盯着,来年若没达到朕的要求,朕唯你是问。”
    李丞相拱手道:“遵命。”
    皇帝又看向大理寺右少卿,似笑非笑道:“好,现在谁还要说太后问题?”
    大理寺右少卿激起一层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