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朕的钱!”
作者:煌煌华夏   首辅最新章节     
    当欧阳必进说出支持陆远观点的话后,严嵩陷入了沉默之中。
    一开始的时候他确实是忽略或者说忘记了当年朱老四时期因为郑和下西洋闹出的矛盾,毕竟时间太长了,而且从弘治年间开始大明朝光是海禁就持续了几十年。
    那个时期刘大夏还藏匿郑和海图,用如此激烈的手段来对抗孝宗皇帝想要开海的打算。
    时间跨度太久,严嵩这个时期的官员忽略掉也不奇怪。
    只是在回想起这些事后,严嵩也咂摸透了其中的意思。
    开海对国家到底有没有好处暂时不知道,但是对嘉靖皇帝那是一定有好处的。
    “去过了。”
    朕的钱!
    但是再如何不痛快,嘉靖也不能急。
    “主子,陆部堂为人虽然年轻,但一直都很稳重,开海事关国家大局,他难免谨慎了一些,这么做也是为了主子着想,毕竟江南正忙着推行考成法,怕再出什么风波吧。”
    这种事上犯错误就会出大乱子。
    明白过来后嘉靖心里很是不痛快。
    “老领导言重了。”陆远宽慰道:“毕竟离着上一次开海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时间长久,难免会有疏忘的地方。”
    嘉靖这才睁开双眼:“和朕说说,你们聊的怎么样了。”
    “是,陆部堂还引用了前朝东山先生说过的话。”
    “不要提刘大夏。”嘉靖一挥手:“朕很不喜欢他。”
    黄锦已经接收到严嵩的眼神示意,加上这番话已然明白。
    严嵩起身作揖:“臣告退。”
    屁股决定脑袋。
    “黄锦。”
    “去过文渊阁了吧。”
    严嵩也不糊涂,他知道陆远肯定也是支持开海的,只不过陆远更在乎的还是江南的利益。
    “阁老慢走。”
    嘉靖发泄了一通,随后又迅速的恢复平静。
    万般无奈,严嵩只能看了黄锦一眼,嘴里说着话。
    “到老夫府上聊吧。”
    嘉靖一脸诧异,有些惊愕的说道。
    要顾全大局,更何况这是一件关乎整个国家兴衰的大事,急,就容易犯错。
    转了一圈下来,就还是为了一个钱字。
    看到嘉靖高兴,严嵩苦笑一声:“皇上,臣还没说完,众人只是一开始支持,可后面陆部堂说了一些话之后,除臣以外,内阁其他三名阁臣都改了主意,决定再议议,再考虑考虑。”
    这下嘉靖总算是听明白了。
    作为江南党魁,陆远必须要为了保全江南利益而开口。
    “臣觉得,陆部堂之所以这般摇摆不定,大抵也是担心朝廷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却是泥牛入海,万一收不回成本,对朝廷又是一个负担。”
    “臣分内之事。”
    见嘉靖还是不明白,严嵩有点着急了,可再着急这话也不能从他口中说,全靠着嘉靖自己去悟。
    这个时候张治开了口。
    “阁老,朕听司礼监说,今天陆远进京了。”
    “奴婢在。”
    严嵩答道:“那臣寻个时间,会同其他三位阁老再同这陆部堂聊一聊,也转述皇上的圣意。”
    “要不是伯兴所言,老夫几人险些糊涂了。”
    严嵩为什么能当首辅,为什么能一干几十年屹立不倒。
    开海之后赚到的银子,是归国家还是归内帑的问题。
    于是乎,就关于开海与否的第一次会议草草结束,没有任何结果。
    “回皇上,就开海的事,一开始大家都是支持开海禁的。”
    “是的。”
    因为他会替嘉靖搂银子。
    所以嘉靖如此说道。
    严嵩滞语,随后言道:“当时张文宪反驳了陆部堂的话,陆部堂又改口不说开海是劳民伤财。”
    等到严嵩一走,嘉靖脸上的怒意便控制不住的浮现出来。
    两人都有自己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这就很难让意见达成一致了。
    这一点上,严阁老你作为首揆,要多教教、多传授些经验,将来等他入阁之后,才能更快的掌握全局,提调全国。”
    如果归国家,那么江南是纳税的大头,而织造局和市舶司卖出去的绝大部分货物又都是在江南六省征收的,国家就得按比例给江南分账。
    在沉吟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严嵩开了口。
    黄锦心肝一颤。
    “是吗。”嘉靖面露喜色:“你们所有人都支持,这倒是难得。”
    严嵩答道:“陆部堂说,开海禁到底是替朝廷开源还是劳民伤财,谁也不敢保证,因此要慎重处置。”
    “怎会如此?那陆远都说什么了。”
    嘉靖深吸一口气:“那陆远真是那么说的?”
    嘉靖越听越迷糊:“他到底是支持开海还是反对开海。”
    “这些都是朕的钱,他们却要伸手来分,难道说朕还要求着他们去开海,要朕捧着钱送给他们,那是不是还要朕感谢他们!”
    “这陆远,怎么一会一个说辞。”
    “朕的钱!”
    没办法的事情。
    众人皆离开文渊阁,严嵩赶去西苑面圣,陆远则和张治几人结伴离开。
    现在弄清楚了这其中的逻辑,严嵩就是立场坚定的支持开海派。
    严嵩很谨慎,在没有嘉靖的明确态度前,他是不敢擅自做主继续坚持下去的。
    皇城里人多耳杂,显然不是聊这种话题的合适地点。
    ――
    严嵩缓步走进精舍,刚欲见礼就被闭目潜修的嘉靖喊住。
    韩士英言道:“之前老夫只想着开海的好处,却忽略掉一旦开了海禁,江南的剥削将会日益严重。”
    “嗯,这样便很合适。”嘉靖满意点头:“那就劳烦严阁老了。”
    若是归了嘉靖一个人,这银子还有多少能用在江南?
    江南百姓的负担会加重的。
    “既然几位阁老都是这个意思,陆部堂又是远道而来还没来得及休息,那今天就先这样吧,先行搁置,接下来具体该怎么议,老夫去面圣请圣训。”
    “朕听明白了,陆远不错,年纪轻轻就有如此稳重的定力,不过就是眼界心胸还窄了一些,也不怪他,毕竟从是从知县开始干的,眼光总盯着自己眼前一亩三分地,缺乏了一些大局观。
    “是,臣明白。”
    “稍晚些时候,你派个人去见陆远,就说朕的精舍已经翻修好了,要感谢他,请他今晚入宫与朕饮宴。”
    再气再怒,嘉靖也知道,想要开海的国策没有陆远的支持是不可能推行的。
    这,就是江南党魁的排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