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罢官!嘉靖的强硬反击
作者:煌煌华夏   首辅最新章节     
    朱定祭拜孝陵的排场在礼部安排下办的非常大,不仅南京的官员们集体出面观礼,在银行的组织下,全南京的商人也参加了。
    这可算是让朱定在江南利益集团狠狠刷了一次存在感。
    政治信号堪称十分强烈。
    这件事的风声不胫而走,随着风直接传进了北京城。
    一瞬间,整个北京城炸开了锅。
    最先得知消息的通政使张文宪去找严嵩汇报,严老头什么事也没做,转手就将这条消息送进了司礼监。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已经不是他能掺和的了。
    很快,司礼监的回应来了,嘉靖要上朝!
    在京文武百官全部都要参加!
    “皇上坐不住了。”
    在通政使司将这个消息传达开之后,朝会前一晚的北京城内,不知道多少官员私下中聚在了一起,各自交流着态度。
    张治在自家府中设宴,还将严嵩、欧阳必进、张文宪这些个严党官员都邀请到,江南党和严党十几名最有权力的官员聚在了一起。
    “陆阁老在江南将岷王朱定请去了南京祭拜孝陵,组织了士绅数万人去观礼,这事,皇上绝对是不可接受的。”
    严嵩沉声道:“这种事怎么能做呢,陆阁老糊涂啊。”
    “胡涂不糊涂的,这件事既然陆阁老已经做了,那咱们现在就该想想怎么面对皇上。”
    张治看向茅瓒:“现在翰林院、国子监的生员们什么态度?”
    后者苦笑道:“吵的沸反盈天,很多人都对这件事极不满意,尤其是那个海瑞,他直言陆阁老是司马昭,是意图分裂国家的罪人。”
    “唉。”
    张治叹了一口气出来:“陆伯兴太着急了,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么做的恶果啊。”
    随后又看向张文宪。
    “张部堂,这些天北京报局方面要严格把控一下,不要让这些事见报。”
    张文宪看向严嵩,见后者点了头便开口应下。
    “张阁老放心,下官记住了。”
    张治又同严嵩言道:“阁老,既然事已至此,咱们只能一错到底了。”
    “文邦什么意思?”
    “咱们联手合作。”张治扔出重磅炸弹:“如果皇上执意动武的话,咱们就辞官。”
    两党合作,直接逼宫。
    严嵩抬了一下眼皮,微微摇头道。
    “事态还没到那一步呢,更何况,陆阁老也没有在南京真干出什么图穷匕见的事来,这个时候咱们还是不要再刺激皇上了,先看看皇上如何应对吧。”
    “万一。”
    “没有万一。”严嵩笃定道:“老夫伴圣驾几十年,深知皇上秉性,如果他真是下定了决心,今天北京城就该戒严了,此番朝会,皇上也只是想要看看百官的意愿罢了。”
    “好吧。”张治只得点头:“那就都听阁老的。”
    这一晚,注定很多官员是难以入眠了。
    转天一早的朝会,几乎半数人都是顶着一双黑眼圈走进的奉天殿。
    “皇上视朝,兴。”
    唱礼的太监才刚刚喊开嗓子,嘉靖已经快步流星的走进大殿,甩袖。
    “我大明已经礼崩乐坏了,都免礼吧!”
    正准备下跪参拜的百官生生止住,神情复杂的站起身来。
    嘉靖坐上龙椅,一双眼扫过朝堂百官,冷声开口。
    “南京的事,诸卿都听说了吧。”
    回应他的只有落针可闻的沉默。
    “陆远,朕的肱骨之臣,我大明朝的东阁大学士,将岷王朱定请去南京祭拜孝陵,呵呵,他要做什么啊。”
    韩士英站了出来,作揖:“皇上息怒,这件事不见得是陆阁老所作,据闻,岷王年初袭爵,是其执意要来南京祭拜孝陵的。”
    “就算不是陆远邀请的,那如果没有他的首肯,南京礼部怎么敢如此大张旗鼓的组织士绅一同观礼,其声势之浩大,是一个藩王该有的礼制吗。”
    嘉靖怒道:“更何况,朕都没有准许,藩王怎敢擅自往南京祭拜孝陵,其视祖制何在。”
    严嵩出班安抚了一句。
    “皇上所言甚是,岷王此番作为确实不合祖制,南京礼部负有不可推卸的罪责,陆阁老也有失察之过,应予惩戒。”
    “仅是失察吗?”嘉靖迫问道:“是失察还是存心如此啊。”
    见严嵩等人不愿接话,嘉靖便又道。
    “此番朱定擅往南京祭拜孝陵,其行不合祖制,朕要下旨,着将朱定关进宗人府禁足一年,将南京礼部尚书杨成修撤职查办,至于陆远,革去其东阁大学士、翰林学士、海关总督等职,待其来京述清原委后再做安排。”
    好家伙,这是把陆远一撸到底了。
    张治、徐阶等人无不是面色惊变,还不等两人出班劝阻,韩士英已经提前一步。
    “皇上圣明,臣附议,另臣已年迈,再次向皇上乞辞。”
    “皇上圣明,臣等年迈,向皇上乞辞。”
    一连十几名官员走出来夸赞圣明的同时辞官。
    张治内心叹气的同时也站出来。
    “皇上,这陆阁老当年是臣保荐的,其今日失职,臣亦有罪,无颜再位列台阁,请皇上准臣辞官。”
    “卿等欲用辞官来要挟朕吗?”
    “臣等不敢,但请皇上体恤臣等老迈,实不可堪社稷重担矣。”
    面对这种辞官的要挟手段,嘉靖冷笑数声后看向严嵩,那意思,你辞官不?
    严嵩还没有说话,一小太监走了进来。
    “皇上,辽阳总兵李成梁将军进城了,现在就在午门外求见皇上。”
    “快召进来。”
    小太监离开,不多时一员八尺见高,虎背熊腰,顶盔掼甲的将军大步走进奉天殿。
    正是辽阳总兵李成梁。
    这一年的李成梁,年近三十,长得是满脸凶悍之气,目光流转之间,就有杀气泄露。
    军户出身,少时从军,十四五就在辽东那种苦蛮之地开始和女真、蒙古、鞑靼人厮杀,这样的边将可谓是死人堆中爬出来的。
    “臣,辽阳总兵李成梁,参见吾皇。”
    李成梁抱拳,单膝跪地见礼,行止间甲胄摩擦发出金铁交鸣之声。
    嘉靖大喜。
    “卿终于来了。”
    “不仅臣来了,臣还从辽东给皇上带来了两万铁骑。”
    李成梁抱拳答话:“请皇上放心,臣带来的兵都是沙场百战精锐,臣只此军,纵横辽东无可堪之敌,愿为皇上之先驱,荡平不臣。”
    “好好好,好!”
    嘉靖抚掌大笑:“朕要加卿兵部侍郎衔,出任辽东总兵官。”
    “谢皇上。”
    “卿快免礼。”
    李成梁入朝,嘉靖顿觉底气更足,有了枪杆子这腰杆子就直。
    “严阁老,你的态度呢?”
    严嵩走出班列,恰同李成梁并肩而立,微微侧首看了一眼身旁虎视眈眈的李成梁,随后开口。
    “皇上圣明,此番南京确有责任,理当问责,臣没有疑议。”
    嘉靖给了一个算你识相的眼神,大手一挥。
    “既如此,内阁拟旨吧,至于想要辞官的,辞疏递进司礼监,朕一一照准!”
    罢免陆远一切官职,这就是嘉靖给出的强硬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