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离经叛道
作者:梦随本心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最新章节     
    看着满怀希望的少年,郭嘉陷入了沉思。
    他自幼饱读诗书,在这个时代,是顶尖的存在,自然明白读书在这个时代的意义。
    想在政府任职,别说是官员,就算是小吏,也需要认识文字。
    这个不难理解,政府命令的转达,并不是靠口头,更多是依靠文书,如果不能弄明白文书上面的字,执行命令也就无从谈起。
    可普通人想在这个时代读书,根本不可能。
    且不说你能不能吃饱饭,有没有空闲时间。就算你两者兼有,想要读书也没有多少可操作性。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无书可读。
    这绝不是开玩笑,而是赤裸裸的现实。
    由于纸张的匮乏和不易保存的特性,文字记录和储存都是以竹简为主。
    竹简书籍存放的地方是非富即贵,家中能有一本存书,都是传家宝的存在。
    普通人想要从他们中间拿走书籍,根本不具备任何可能性。
    郭嘉沉默半天,隐隐觉察到刘隅的意图。
    在他看来,刘隅的想法很大胆,甚至有些疯狂。
    “有点意思啊!”郭嘉口中啧啧赞道,“世人都说我离经叛道,行事不符合对规矩,没想到和你比起来,那真是小溪之于江河,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若这件事能够做成,可不仅仅是不遵守规矩这样简单,而是重新树起一个规矩。
    这种气魄颠覆了郭嘉的认知,让郭嘉吃惊的同时,也成功勾起他的兴趣。
    他对刘隅有些期待,这种期待很奇怪,郭嘉也有些说不清楚,他感觉事情似乎和他想的并不一样,并且越来越有挑战性了。
    他知道做成这件事的难度,很多问题,在摆在面前。
    文字会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转播?
    世家大族的反扑?
    这两件事,就足以让郭嘉非常头疼。
    如果光靠竹简口授,根本不可能改变目前的格局。除非有一种新的传播途径。
    郭嘉可以想象,世家大族如果发现其中的关键,会像疯子一样扑上去,瞬间能把刘隅的力量斩断。
    没有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汉室的江山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很快就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想到其中的关键,郭嘉突然对刘隅有了一丝敬佩,但他并不看好刘隅能够成功。毕竟上一个雄心勃勃的,立志要改变一切的人,失败的时间距此并不算太遥远。
    郭嘉眼睛微眯,这件事也成功勾起了他的兴趣,他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满宠那封信,会对刘隅评价这么高。
    两个人都是怪人,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怪人。
    想到这里,郭嘉微微自嘲,自己好像也属于这类人。
    他在雒阳城闲逛,发现有意思人和事越来越多。
    在别处把手艺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工匠,竟然抢着向外传授自己看家本领。
    这是什么情况?
    如果郭嘉不是因为在雒阳见识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后,他会这些人都疯了。
    对于工匠来说,手艺是什么?是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传家宝。
    这和世家大族的读书是一个道理。世家大族能传承书籍,传承财富。
    工匠却能传承手艺,他们的子孙后代,虽然不像世家大族,家境丰厚,但凭着这门手艺,倒也可以说衣食无忧。
    仔细询问了工匠,郭嘉才搞明白事情的始末。
    想着刘皇叔许给工匠的金额,郭嘉在心中暗自敬佩,怪不得他们愿意把吃饭的家伙,传给别人,一句话说到底,给的钱多呗。
    只要好好教徒弟,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变成小富之家,这样的诱惑,谁不心动。
    郭嘉一向自诩擅长奇谋,可看到雒阳城的这些情况后,郭嘉有些自惭形秽,就刘隅这些谋划,就算他想破脑袋,也很难想出来。
    这也难怪,郭嘉虽然多智,可与刘隅相比,却有两千年知识的差距,这中间经历过太多兴衰往复,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刘隅能够在这段历史中汲取营养。
    两千年的积累,绝不是简简单单一个多智就能比肩的。
    可是毫不夸张的说,就算刘隅出生在寒门,凭借着他无数的见识,一样可以在这个时代,碾压无数谋士。
    郭嘉一路向西,在从雒阳城穿城而过,雒阳城留给他的印象不错,刘隅留给他的印象还带着几分震撼。
    “看来长安之行,是非去不可了。”他站在城门口,望着远处喃喃自语。
    一个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先生,是要去长安吗?”
    郭嘉低头看去,只见一个少年身背着一柄长剑,站在他的身旁,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不错。”
    少年想了半天,鼓足勇气问道:“能不能带我一起去?”
    “你去长安干什么?”郭嘉有些好奇。
    “我要去学剑。”少年坚定的声音缓缓响起。
    郭嘉望着他背着那柄长剑的长度, 几乎和少年身形一样高,心中有些好奇。
    “学剑为什么要到长安?”
    “因为我的师父在长安。”少年回答有些不太确定,“我师父说了,只要我把铁棒磨成针,他就收我为徒,你看,如今那把铁棒,已经变成了绣花针。”
    少年举起满是伤痕的手,在手指间有的确有一个绣花针。
    郭嘉有些不可思议,听少年的意思,这绣花针竟然是用铁棒磨成的,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
    “你师父是谁?”郭嘉很好奇,是哪个师父竟然想出这样奇葩方式,来考验少年。
    “我听刘皇叔说,我师父名叫王越,是一名剑客。”
    “你认识刘皇叔?”
    少年肯定点点头,指了指身后那柄长剑。
    “这柄剑就是刘皇叔送给我,他告诉我师父,我一个练武奇才。”
    郭嘉对面前的少年,愈发觉得有趣。
    他虽然不以武艺见长,但也并不是对武艺一窍不通。
    他看着少年坚定的眼神,和有力的双手,觉得刘隅的眼光不错,这个少年的确是一个不错的练武坯子。
    “你叫什么名字?”
    “史阿。”
    郭嘉脸上带着淡淡笑意。
    “名字不错,那我就带你去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