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暗斗
作者:梦随本心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最新章节     
    刘隅看着手中的情报有些苦恼,精盐业务,和他预料的有些出入,在豪强富商强势的地区,都无一例外的受到了豪强的抵制。
    这一点,让刘隅有些意外,他本以为,凭着自己先进的制盐工艺,在这个时代,足以碾压任何对手,说到底,他还是低估这个时代的险恶。
    冀州甄家,对于精盐抵触最为强烈。
    精盐在河北刚一开始,甄家还想分上一杯羹,见张、苏两人不愿意放手,甄家也就放弃了。
    正当张、苏两人心中喜悦时,甄家恐怖的实力开始显现出来。
    他先是大量收购精盐,等精盐业务储存到一定的规模后,开始低价销售。
    在甄家不计成本的情况下,张、苏的精盐业务很快停滞下来。
    甄家卖出的精盐,竟然比张、苏的还低上几分。
    一个二道贩子,硬生生的把厂家逼的停止销售,这找谁说理去?
    如果想要压制甄家,还需要大量的精盐低价去冀州。
    刘隅有些头疼,如果自己资金充裕的话,他会让甄家一败涂地,最关键的是,他没钱啊,他如今的财富积累,根本就不足支持和甄家的这场商战。
    很明显,甄家也看出了这一点,要不然他也不会做这种赔本的买卖。
    “主公,粮食收购的情况怎么样?”贾诩听到这个消息后,直接问出了问题的关键,能不能战胜甄家可以先放一放,如今马孟起收缴流匪的事情,进展的很顺利。
    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大量的流民进入到长安城,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对他们进行安置,这些人不但不会是助力,还是一个隐患,他们会随时爆发出动乱,在背后给长安致命一击。
    如果真筹措不够粮食,贾诩的计划,是把他们全部斩杀,只有让几十万全部消失,长安城才能迎来短暂的平和。
    刘隅把信递给贾诩。
    “文和,你看看吧,流民的粮食,正在往长安运输,这几天就会到长安。”
    贾诩接过书信,看了一遍,心中才放下心来,只要这些粮食能够准时到长安,长安城同样会没有后顾之忧。
    只要让他们在土地上及时耕种,丰收下来的粮食就会让他们彻底稳定下来。
    见刘隅脸上还有担忧,贾诩有些不解。
    “主公是担心冀州甄家?”
    “冀州甄家虽然强势,对我们的影响不大,最多我们先放弃冀州这块生意,可真正让我担心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主公是担心,世家大族对于精盐的抵制,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刘隅点头。
    “这件事,文和你怎么看?”
    贾诩沉思片刻后说道:“精盐业务已经在各地销售这么久,有心人想要查出精盐的源头,也并不是太难的事,从目前的情况看,如果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很有可能是袁氏兄弟。”
    “不错,如今也只有他们有这样的实力和动机。我只是有些好奇,袁绍和公孙瓒斗的如火如荼,竟然还能把心思来对付我,真是让人敬佩。”
    对于袁绍对于精盐的抵制,刘隅并不担心,他担心却是另外一件事,世家大族在这个时代的恐怖影响力。
    自己研制出的精盐,可以说跨时代的存在,依旧在世家大族面前吃瘪,未来自己研制的书籍如果想简单的进入百姓家中,遇到阻力恐怕比此时会大很多倍。
    精盐是分世家的财路,读书却是分世家的出路。
    毫无疑问,后者比前者更让他们担心。
    “袁本初在与公孙伯圭的战斗中,胜少败多,此时还抽出精力对付主公,只能说明一件事。”
    “什么事?”
    “在袁绍心中,主公才是他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
    刘隅无奈苦笑,被袁绍看重,他不知道应该喜悦还是苦恼。
    此时他基础薄弱,兵马不多,他只想猥琐发展,并不想招惹任何麻烦。
    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如今这个世道,想要安静做个美男子,显然不太可能。
    既然如此,他也决定,给袁绍做点什么。
    “公孙伯圭不是袁本初的对手,用不了多久,他就会败下阵来。不知道我此时派人过去,帮助公孙伯圭,还来得及吗?”
    贾诩和徐庶都有些不解,从目前的形势看,公孙瓒一直处于进攻状态,根本没有失败的迹象,就算最后袁绍会取得胜利,恐怕也会等到数年之后。
    “公孙伯圭手下白马义从,实力强劲,怎么会短时间就失败?”徐庶有些不解。
    “白马义从的确是这个时代轻骑兵的巅峰,可他们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怕强弓劲弩,只要袁本初策略得当,在一个地方设置好埋伏,引诱白马义从前来,有很有可能会全歼这支部队。”
    贾诩久在西凉,知道其中的厉害,对于刘隅的想法很认同。但公孙瓒也是久经战阵的勇将,岂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可如今不断的胜利,会不会让他失去警惕,贾诩不清楚。
    “希望公孙伯圭不要有轻敌之心,要不然很有可能出现主公说的情况。”
    “难啊。”刘隅微微叹气,“在不断的胜利面前,还能保持谦虚谨慎的人,古往今来,能有几人。”
    没办法,这是人的劣根性决定的,并不会随着时间和事件而改变。
    “主公准备如何帮助公孙伯圭?”
    “直接出兵肯定不合适,如今我们目前的情况,还不太适合卷入这场争斗,他手下的士卒不弱,如今最缺少也不是士卒,而是能够指导他们作战的人。”
    听刘隅这样说,贾诩已经明白的他的意思。他主动请缨。
    “主公,不如让我过去,去襄助公孙伯圭。”
    刘隅心中有一个人选,也是贾诩,自己手下的谋士,也就这么两个人,徐庶智谋虽然天赋不错,但此时的他还很年轻,很显然,他还没有达到自己巅峰。
    可贾诩就不同了,这个老狐狸在西凉的时间不短,对战事十分了解。
    公孙瓒如果肯听他的计策,必然不会在与袁绍的争斗中,迅速落败。